2017-10-8
? ? ? 今天看的是武志紅老師的《為何愛會傷人》。說來就是巧合,跟這本書的初遇是在一家很喜歡的書店隨手拿起而已,卻被這本書內容深深吸引了。可以說它讓我理解了戀愛中那些我無法解釋的心境,讓我可以真正理性地看待戀愛中的人,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
1 愛是事出有因
? ? ? 在經歷著不愉快感情的時候,我常常問自己為什么他不像之前那么愛我了?為何他不能像我想的那樣?經歷了感情的失敗之后,我錘頭頓足問自己為什么當初會看上這樣的一個人?這些疑惑,你是不是也經歷過?
? ? ? 我相信大多數人跟我類似,因為我們都不理解為何愛情不知所起,過程明明愛恨交加,卻仍舊一往情深。武志紅老師告訴我,愛情關系就是我們童年跟異性父母關系的投射。這本書從心理的成長說起,告訴我們那些愛情里面必經的教訓,其實可以理性地預判到。包括我上面問自己的那些問題,還有“七年之癢”、“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之類口口相傳的詞句,其實都是事出有因。而這些原因都來自我們的內心。
2 童年影響愛情的選擇和過程
? ? ? 沒有讀過心理學的人,可能不會相信自己童年的重要性。但是認真回憶童年經歷的事情,在人生后來的軌跡里,其影響確實有跡可循。
? ? ? 原生家庭是孩子認知的第一個世界,父母是孩子第一個世界里面的所有成員。他們教給孩子的認知以及和孩子的關系,將形成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偏好。而愛情是比普通關系更加深入的情感,是僅次于父母親情,所以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內在關系會極大地投射在感情的外在關系中。
? ? ? 比如父親從小很喜歡控制女兒,雖然女兒長大成為事業很成功的女性,但是她對雙性關系中的控制和被控制的關系已經形成很深的習慣模式,所以她會在夫妻生活中繼續扮演控制者或者被控制者。比如母親是憂郁的,男孩不喜歡母親憂郁,就會形成保護母親的性格,討厭憂郁的他在感情上卻會被同樣憂郁氣質的異性吸引。比如孩子從小在原生家庭中因為懂事乖巧而被喜愛,以后在社會中就會形成懂事乖巧的做事風格,但是卻會被叛逆有個性的異性吸引,因為那部分情感是從小就被壓抑的。比如一些人經歷了痛苦的童年,長大之后依然會不斷尋求那種痛苦的感受,而制造出家庭悲劇等等。
? ? ? 童年對人的一生有不可磨滅的影響。想要在今后的日子再去改善是很難的,很多關系的開始和結束可能都源自我們內心對特定因素的渴望。要想不制造悲劇,我們首先要讀懂自己的內心。任何關系都不只是單方面的原因,失敗的關系至少有一半原因來自我們的內心。
3 生命是一個輪回
? ? ? 從小聽得最多的就是長輩教導我們,不要在同一個問題上犯同樣的錯誤。然而在感情上,我們卻經常會犯同樣的錯誤。而這一切并非當事人本人刻意為之。
? ? ? 當一段關系結束,我們告訴自己以后再也不要找這樣的人了。于是我們找到了看似不一樣的人重新開始一段關系。但是好死不死,找什么樣的人都沒有太大區別,關系到最后都會變成一個結局。因為我們內心渴望的,會將對方引導成我們需要的樣子,我們只是在一個錯誤上不斷犯錯,就像一場輪回。
? ? ? 印象最深是武老師舉的一個例子,一個女人第一任丈夫有家暴,離婚之后女人對自己說要找個溫暖愛她的男人。后來她又結婚了,對方是個很溫暖的男人,脾氣也不錯。可是結婚之后,他們也開始吵架,她開始經常無理取鬧,讓兩人關系越來越差,終于有一次吵架時,這個男人也動手打了她。雖然兩任丈夫不是一類人,但在感情關系上,找什么樣的人不重要,重要是她心里真正渴望的是什么,她希望這段關系是什么樣的。如果渴望的東西是一樣的,那結果也會是一樣的。
? ? ? 當然誰都不一樣自己的婚姻一次次失敗,遇到的人都對自己不好,只是很多時候將感情寄托在別人身上,不如先審視自己的問題。先尋求自己內心的平衡,再彼此退讓包容,才能讓一段關系趨于美好。
4 談自己有把握的戀愛
? ? ? 武老師的這本書,從不一樣的視角分析了愛情,讓我看到愛情很不一樣的一面。在大多數女人眼里,愛情是最重要的經歷。所以女人常常會為了愛情不分是非,奮不顧身。如果雙方的童年都是相對美好,內在關系比較和諧的話,那這樣的愛情可能會促成佳話,但如果是為了追求幻想中的愛,或執著于不美好的記憶,這樣的關系就是災難。
? ? ? 冷靜地看待愛情,看懂那些狂熱的迷戀下是什么在操控著,可以預防很多悲劇發生。當然愛情中隱藏著很多因素,需要相處之后慢慢發掘,但首先對對方童年經歷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對方本身童年是不幸的,那結局也將會讓彼此痛苦。但是大多數童年多少存在問題,那么挑選伴侶另一個重要因素就要選擇具有自省精神的人。懂得自省的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至少他是可以積極去改變的。
5 跳出輪回
? ? ? 看到童年重要性,這讓我們也不覺想到自己后代。給他們足夠的愛和關注,給他們完整的家庭,這些都變得非常有意義。
? ? ? 讀懂自己的內心,為下一代創造好的成長環境。別讓輪回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