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年,圍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戰勝了一大批頂尖圍棋大師轟動全球。有一位過去“名不見經傳”的棋手柯潔(其實人家是全球圍棋積分排名第一)在微博公開“約架” alphago。他在微博寫道,“就算阿法狗戰勝了李世石,但它贏不了我。”(遺憾的是,柯潔后來還是輸了)后來,他還在微博頻頻發文,以其率真的性格、自信的言論,引發多人圍觀,引起了社會熱議。
他打破了棋手一直以來老成持重、彬彬有禮、沉默寡言的常規形象,憑借自己的實力和魅力,逐漸成為當前媒體和棋迷最喜歡的棋手之一。知名度甚至可以追上聶衛平、常昊等頂尖棋手。
后來,他在2017CCTV賀歲杯決賽順利奪冠,登上各大門戶網站體育版的頭條,數十萬人通過網絡平臺收看圍棋比賽的直播,推動了圍棋在中國受到了更大程度的關注,也讓自己成為了中國圍棋的“蓋世英雄”,圍棋圈的新一代偶像。他,年僅20歲。
也許,柯潔在圍棋界繼續深耕數十載,今后也能成為像聶衛平、常昊這樣的大師。但是他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充分利用網絡的宣傳口徑不斷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加速了自己成名的進程。我覺得,柯潔是“網紅界”最會下圍棋的,圍棋界最懂網紅的。
2
有一名歌手叫薛之謙,出道十余年一直不溫不火,這兩年突然火起來了。原因卻不是因為自己的歌曲,而是他的段子。從一個悲傷逆流成河的音樂人變成一個腦洞大開的段子手,我覺得他是歌手中最會寫段子的,段子界最會唱歌的。
中國足球有一個“標志性人物”,名字叫李毅,大家喜歡稱他為李毅大帝。他最有名的一句話叫“我的護球像亨利”。此人球技平平,但很喜歡說寫一些不著邊際的話,被人整理成李毅經典語錄供大眾娛樂。
即便如此,李毅依然是中國足球界最有名的運動員之一,成為“中國足球文化”(技術菜、口氣大)的一種圖騰、一種精神、一種象征。可以說,他是吹牛界最會踢球的,踢球界最會吹牛的。
傳統的思想觀念認為,一個人只有在一個領域里深耕細作、兢兢業業才可以做出成績,任何有悖于此的行為都被歸結為不務正業。
我不敢說這種說法是錯誤,但至少是不完備的。
在一個垂直的領域中,高手往往是立于頂端的那些人,在其中我們很難脫穎而出。但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這就容易很多。就是說不一定非要在一個垂直的領域跟別人拼的你死我活,如果換一個方式,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在其他領域,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很喜歡曲婉婷的《沒有什么不同》這首歌,里面有一句歌詞“誰說我們一定要走別人的路”,讓我深有感觸。別人走過的路,往往是正確的,但走的人太多,我們很難再走在前面。“不走尋常路”則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現在很有多游戲玩家,都轉型做了游戲主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許他們不是玩游戲最強的,也許他們主播方式不是最吸引人的,但將兩者結合起來,就可以達到1+1大于2的效果。
當然,當游戲主播人數多了以后,這條“不尋常”的路也就變成尋常路了,從中脫穎而出又變得越來越困難。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敢于創新、積極探索,找出這條“不尋常”的路,將自己的特長和優勢置于其中,以達到最大化自己價值的效果。
4
現在很多大學生剛畢業就面臨一個問題,是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等“鐵飯碗”,還是去企業應聘接受市場的洗禮,或者是自己創業?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的思想觀念、個人素質、抗壓能力等等都不同,喜歡自由的人就別進體制,不想離家太遠的人就別去大公司,喜歡平穩的人就別去創業。處理這個問題,關鍵是別太貪心,不能既要這個又要那個,否則最終結局是什么都得不到。
這里我想說的是另一個問題,如果去企業的話是去大公司,還是去小公司?
大公司的優勢是擁有良好的資源讓你學習,快速的提高能力;弊端是人才云集、高手眾多,脫穎而出非常困難。小公司的優勢是可以鍛煉一個人創造力、決策力、承受風險和壓力的能力,只要認真工作,脫穎而出的幾率會大很多;弊端就是工作平臺有限,個人發展跟公司成長緊緊捆綁在一起。
到底去哪里,我覺得關鍵是要看哪里能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可以先去大公司“鍍鍍金”、增長見識、擴大視野,然后轉行去小公司,成為骨干之才;也可以先去小公司磨礪,增長經驗,提高自己綜合能力,然后再去大公司謀求一席之地。
選擇的關鍵在于如何評判自己的價值和個人的定位。個人的優勢可以在哪里得到最大的發揮,就應該選擇去哪里。
特別是具備一定的才能后,不要在一個垂直的領域里一條道走到黑,而是要將自己的優勢置于最優的平臺中,以此發揮出自己最大的能力。
5
我有一名同事,剛考過來的時候是在辦公室工作。后來干了半年多就向領導提出要去業務處室。由于他的文字能力只能算中等,再加上當時辦公室人員充足,業務處室人手比較緊缺,所以領導就同意他換崗了。
我當時只是覺得,這又是一個不想寫材料的人。事后證明我想的太簡單的了。
到業務處室后,他沒有放下自己手中的筆,依舊兢兢業業地寫信息,后來居然將他們處室的信息排名從中游水平提高到第一名。從事一段時間的業務工作后,他還起草了好幾篇調研報告拿給領導,有理有據的闡述了當前工作存在的困難問題、面臨的形勢以及下步的對策。
由于在業務處室可以掌握第一手資料,他的報告被領導形容為“找問題入木三分,提對策切合實際”。就這樣,他逐漸成為了本處室的業務骨干而得到重用。
現在我才明白,人家不是不想寫材料,而是因為在辦公室這種“筆桿子”匯聚的地方,他寫的再好也很難嶄露頭角。與其如此,不如在新的平臺展示自己的實力。
然后,他就成為我們部門寫材料中最懂業務的,懂業務中最會寫材料的,個人價值由此顯現。
善于利用自己的優勢并找準最合適的平臺,是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