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現實生活多么一地雞毛,朋友圈里永遠歲月靜好。說實話,偶爾瞄一眼朋友圈,我的內心會涌出嫉妒、酸澀、自卑等各種情緒。
身為平凡的中年婦女,每天一睜眼就陷在“與人斗”的泥潭之中。在家里為小孩好好學習的事情絞盡腦汁,在單位為了復雜的人際關系愁到禿頂。偶爾出去吃個飯,連手機都懶得拿,更別提拍九宮格發圈了。
在手忙腳亂的空閑打開手機,瞬間進入高大上的世界。大外甥女在云南度蜜月,藍天白云,海浪輕拂著沙灘;堂姐吃完海鮮大餐又奔到北京,在鳥巢前大跳廣場舞…
要說我對外甥女確實嫉妒不起來,人家能力值足足是我的2倍左右,小小年紀就在北京買了房又買輛小奔,生活樂無邊。
但是堂姐的生活狀態就很令人懷疑自我了。年近50歲的她連初中都沒念完,頭婚找了個村里的二流子,每天受氣挨打。離婚后不久又找了個做電動門的小老板,手頭應該挺寬綽,但肯定不足以支撐她頓頓大餐。
后來她又秀出女兒買的100多萬豪車,真真驚掉我的下巴。這位外甥女自打結婚后就一直窩在家看孩子,老公是健身房教練,教人運動能掙這么多錢嗎?
我為此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中。后悔不應該上這么多年學,全部青春都浪費在書本中不說,還把自己拖成大齡剩女,只能勉強找個同樣的剩男湊合,日子過得緊巴巴。
十月一和家人聚餐,聊起這位堂姐的現狀,我那股子酸勁兒還從胃部一直蔓延到口腔。結果幾位知情的姐姐們透露,堂姐表面上的瀟灑快活,背后是滾雪球般的借貸,她每天疲于應付各種催債電話,資金鏈已處于崩潰的懸崖邊。
由此可見,真正幸福的人不需要發朋友圈,那些成天發圈的人把濾鏡去掉后,也只是在泥潭中掙扎的蕓蕓眾生罷了。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標題是人到中年過得不如狗,想想還真是這樣。有位頗有錢的鄰居,養了只成天叫嚷不止的泰迪,這狗得了怪病在本地無法治療,專車送到北京去,足足花了5萬多塊才治愈。說實話,別看朋友圈里人均百萬的樣子,很多人的銀行賬戶里壓根就拿不出5萬塊錢。
有人說自己發圈并不是為了炫耀,而是想要愉悅自己,“比起那些貧瘠的現實,我更愛華麗的虛偽”。
好吧,身為有素質的中年人,我們不應該對別人用濾鏡美化過的生活嗤之以鼻,但只有放下手機,才能看見真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