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
可以暫時簡單點理解為“底層的東西”。
宇宙之道、天地之道,人類數千年來都在不停的探索,探索的過程和一點點成果反向促使人類這個物種走到生物鏈頂峰。
那由人構成的族群、社會之道是什么?
對,探索的過程和成果衍生出來政治、歷史、宗教、軍事、哲學等等人文學科,璀璨的思想幫助人類文明熠熠生輝。
那么,對于個體來說,成長也好,進化也好,修行也好,都是對某種“道”的不斷探索,所謂“活到老學到老”、“終生學習”,就是那個本質,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幫助個體達到某個人生高度,“意義”就在其中。
所以我才反復強調找到自己的根本最重要,可以說個人之“道”是那個生為為人、高出生命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可以稱之為“信仰”的東西,“道不存”,生命全是耗散。
“道”是遠遠高出知識的東西,我們一生會通過書本、實踐、當學徒學到很多知識,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在遇上真正的人生抉擇時,再多的知識也只能是表層,也僅僅是起一點輔助作用,很多時候甚至學的越多、越多困擾,這個時候,沒有對錯,也沒有指導,也沒有什么知識,只能是叩問本心、以自己的“道”作為明燈和力量在全然的黑暗中前行。
探索“道”的過程那就是修行,先從知己開始,這是我個人“立道”的根基,只有對自己了解到極其精微的程度,才有可能探求有果,修有所成。
我那些人生壓艙石的日課樁樁件件本質都是“知己”,我要把“知己”的顆粒度精微到原子級別,呈現出來的客觀結果就是我對資源的利用也會精微到原子級別。
“人心惟危”,不可不精微啊,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做到澄澈,“道”生其中,才可能做到,不管外界如何龐雜,我以此“心”當之。
人總有一往無回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