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
“當時青年人的生活包括三個要素:在他們的身后,是一個永遠被摧毀了的過去,但所有陳腐僵化的東西仍在廢墟上蠢蠢欲動;在他們的前面,是一個在廣闊地平線上呈現的黎明;在這兩個世界之間有著某種類似海洋的東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阿爾費雷德·德·繆塞
昨晚,跟網上認識的一位書友崔先生聚了兩三個小時。我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一家輕吧,在一堆不停自拍的網紅群中聊人生,很特別。第二次和昨晚第三次的見面都在我公司辦公室。對比第一次的輕吧,我相信崔先生更喜歡在我這居高臨下,下面還有一堆比基尼美女在游泳的辦公室暢談人生。每次見面聊天他都會帶著一堆的問題過來和我交流。有生活上的,有工作上的,當然少不了個人的。他告訴我他準備結婚了,我相信以后肯定還會有婚姻上的。我們相互交流了看法,不一致的是各自生活的背景,一致的是我們共通的積極、樂觀、自信和愛。
昨晚的崔先生在我辦公室翻看了我好幾本的書籍,也問了許多關于我寫日記的一些問題。我覺得昨晚兩三小時的聊天并不足以讓我很清晰地表達透我在學習上的一些東西。所以我今天還是想專門寫一下我讀書、寫字的一些心理上的細節作為補充。
其實,我的整個心路歷程完全可以通過我博客上所有的文字溯源,但也有二十幾萬字,包括我自己也未必能全部重新看完。我的迷茫和清醒可以說是落在了同一個時間點。一邊完全不知道怎么做,一邊好像要知道自己想要做些什么東西。我就是這樣帶著無知和有知大學畢業了。跟大家一樣,該迷茫的迷茫,該有的任何想法我一點都不缺。生活沒有著點,過程都是輕飄飄的。有些人從別人身上借別人的點來當作自己的點去奔跑,但我覺得始終不知自己的,不踏實。這樣一個類似個人信仰的著點一旦形成,對個人以后的幫助非常大,這是一個人滾雪球的重要核心點。
作為一個技術人,別人在拼命學習技術往BAT的人生殿堂去努力時,我卻在讀各種非技術類知識試圖去尋找自己。在技術人眼里我可能算是一個特類。別人天天在輸出自己的技術總結和感悟,我卻在天天歌唱“我是誰”。跟別人走不一樣的路,是需要巨大的勇氣,這就是我的第一階段。當然,努力工作養活自己是必須的,無論多么的辛苦。
如果把第一階段理解為我個人覺悟的開始,那第二階段是我尋找“信仰”的過程。我想成為任何人,所以,我必須要有自己核心內在的東西。如果自己的那個支點是自己,我就不會輕易地被外界所干擾和動搖。我很慶幸自己能意識到這一點。意識到這一點之前我一直在胡亂地參考了許多牛人的一些博客和書籍,也了解了身邊那些值得尊敬的人的許多情況。這個過程真的很迷茫,但至少我有一顆不甘的心。我渴望成為什么樣的人,那些值得我去學習和借鑒的信息統統都被我思考過。也許就是我不斷思考的積累,讓我達到了自己的一個臨界點,好像有一種突如其來的覺醒。思考是真心的累,如果處理不好自己的度,真的很容易陷入抑郁的病態。我曾經一度想去看心理醫生,但我覺得自己能扛過去,最大壓力的時候,我差點暈倒在公司,這一階段的難受真的只有自己知道,也只有自己能解決。我對那些“想讓自己思考,寧愿去死”的人非常理解。誰愿意讓自己這么痛苦,誰那么變態這樣來虐待自己,換個輕松一點的工作不好嗎。我當時的恐懼是正常人的恐懼,該有的想法我都有。
我并沒有做出我恐懼時的所想,只因我多做了一步:思考我所經歷的那些痛苦和恐懼,我發現恐懼時的那些潛意識導向,例如辭職換一份沒必要讓自己那么難受的工作,根本就無法解決我所面臨的問題。我不知道該怎么做,我呆在老家休息了幾天,我很害怕會大城市見到我所熟悉的一切,包括人和事。因為我一想到這些哪怕有一點關系的事和物,心率會異常加速,胃會絞痛難受,整個腦袋想被炸開一樣。就因為我覺得自己不可以這么不負責任地一走了之,如果我這么一走,我這些所經歷的就會白白浪費。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站起來。越是怕什么,我越要面對什么。但別以為我下定決心的那一刻就解決問題了,真正的難受才剛剛開始。這也是我第三階段的開始:自我塑造。
我今天那捕獲情緒的能力,是我第三階段的努力成果。我一直在觀察痛苦的源頭,這個過程意味著不適會一直存在。我的“一個程序員的自白”系列文章可以作證。直到現在不適還會存在,只不過現在的壓力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更多是我自愿去尋找的不適。因為這一段困難的自我挖掘和剖析過程讓我認識到了難受、不適以及痛苦的意義。這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然是現實,為什么不去面對它們和思考它們。期間,我發現了許多先天或后天受影響的一些不正確觀念的驅使,這些都是我以前難受但又哭不出來的根源。那到底什么樣的觀念才是正確的呢?我又從哪里可以學習到那些可以讓我終身受益的觀念呢?帶著這些問題,我繼續通過讀書和網絡去尋找一些線索。我心里想什么,我眼睛看到的就是什么。整個工作生涯下來的歷練過程鍛煉了我的執行能力,我不怕問題,我就怕發現不了問題。遇到了值得我學習的人,我堅決不會放過。網絡的強大讓我所學所想的東西很多,吸收了,我需要思考、消化、輸出以及反饋,這樣的學習閉環很重要。如此大量的吸收需要我同等量的輸出,日記就是我最好的方式。這樣一個高效的閉環學習方式是建立自我中心信仰的一個雪球。滾到今天,我似乎在廣闊的地平面上看到了我第四階段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