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7年7月考完N1的,到現在也兩年多了。
曾經我覺得考過N1的都是大神,而當自己費盡“千辛萬苦”考過之后,越來越發覺自己就是個渣渣。越來越惶恐不安,越來越覺得自己不會的有太多太多,甚至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會日語。
這兩年我都干了什么呢?我曾經想考Catti翻譯資格考試。三級口譯筆譯書都買了全套的6本,可是幾乎沒翻過。我也想過考jtest,當然也沒有去考。唯一能拿出手的成績就是從17年12月報名開始,到現在終于把自學考試日語專科的12科目全部考完并通過。以后總算是不用再說自己是高中學歷了,算是沒有虛度光陰吧。
這兩年,我去當過日語老師,可那時候才知道日語原來有聲調,想來真是諷刺。也是我日語真的是自學的最好的證明了吧。在日企做過日語翻譯。討厭里面中日領導團隊的勾心斗角,可憐自己說不出口的工資,可我仍然很喜歡那份把日語用到淋漓盡致的工作。而后來屈從于現實壓力,我辭了那份工作。我也做過陪同翻譯,喜歡那種感覺,能把兩種不同的語言轉換,很是奇妙。
老實說,這兩年我的日語有長進嗎?有,多少會有點吧。但真的應該微乎其微吧。所有那些工作都是為了謀生吧。為了工作而工作,為了考試而考試,幾乎沒有靜下心來為了學習而學習過。
我好懷念那個備考N1時的自己,那種志在必得的決心。那種心無雜念的純粹,簡單而又執著的努力。但是時間回不去了啊,畢竟那時候我是個全職媽媽。能做的只有帶孩子和學習。現在不一樣了啊,不但要照顧孩子,還要賺錢養活他們,輔導上一年級的閨女。自己的學習只能排在這些之后了。
所以我很慚愧,我仍然不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仍然不能翻譯出流利的文章。我甚至常常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會日語。
好多人,包括同行告訴我日語只是個工具。你應該做個會點日語的什么什么,比如會日語的會計,會日語的律師之類。讓日語成為你的加分項,而不是你只會點日語。這道理我懂,很多年前。可是現實是我只會點日語,而且連這點日語我都還沒有學精。
我是不是該學點別的東西呢?當我把這個困惑告訴師傅,她問我:“想扔下日語嗎?”答案是當然不想,也扔不下。人嘛,真的是很奇妙。高中時代,還是憤青的我,怎么也不會想到將來會靠日語吃飯吧。事實上我確實是在吃日語這碗飯,工具也好,什么也好,這是事實。
所以不要把這少的可憐的時間用在糾結上了。我放不下日語,起碼我覺得我還沒有放下它的資本。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了,那時候再去考慮學點別的什么東西吧。
未來的計劃是明年后年接著自考拿下日語本科。考個專科把老本都吃光了,本科可不能掉以輕心,指望臨陣磨槍了。畢竟還有個學位證,還有各科分數要求。Catti也好,Jtest也好,起碼已經有個N1了,算是有個證明了。 所以重點不是考取什么證書,而是提高自己的實際能力。有接觸幾個日語圈的朋友,感覺不是沒有日語的工作,而是就算給我,我現在的能力也接不住。
沒有白走的路,沒有白學的東西。比如這兩年的工作機會都是N1給的。不滿意現在的生活,就去想辦法改變。工作沒時間,帶孩子累,經濟壓力大······生活不會因為你不容易,就額外照顧你。現在不吃苦,未來就要吃更多的苦。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