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掌握這項技能后,做作業的速度會從磨蹭變快
知常容
文章講歷史,專欄說教育,閑時談談道德經
關注
接第一章的內容,第一章重點講了家長的心態和怎么對待作業磨蹭孩子具體措施,作業磨蹭的孩子大多數對時間和做事的順序沒有概念,他不知道時間長短自然就會慢,又會拖拉,而如事情有好幾件,他不知道怎么安排自然就會拖延了,而父母要求他限時完成對他是沒有任何效用的。
先來看一看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情況,以典型的三年級現象為例,三年級現象為什么成為現象呢?主要原因是三年級科目增加了,三年級會增加2位功課,一門是英語,一門是科學,不過從今年開始一些地方從一年級開始就有科學了。
很多孩子蒙圈了,原來只完成語文和數學就可以了,完成不了還可以下午第三節課補,因為小學一二年級只有26節課,孩子覺得時間挺多,我慢慢來也沒有問題,一會語文做一下,一會數學做下,來不及反正下午也能補回來。但三年級的時候,孩子們發現完成不了,一下子變成四門,從學習容量來說翻了一倍,對孩子產生巨大挑戰,他們不知道怎么應對。
家長在這個時候并沒有關注到這個本質,最后影響到成績才使一些家長發出二年級好好的,為啥到了三年級就成這樣子的感嘆。所以一二年級家長需要重點訓練孩子一次做一件事情,學會分清事情主次能有效避免這種情況。怎么訓練呢?看下文。
1、 在現實生活中不能讓孩子同時干二件事
有些家長說,怎么可能會同時讓孩子干二件事,真的嗎?你看我下面說的情景在你孩子身上發生嗎?
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這情況有嗎?
一邊吃飯一邊聊天這情況有嗎?古人講食不語是有道理的。
一邊吃飯一邊聽音樂有嗎?一邊手拿水果吃,一邊在那邊蹦蹦跳跳的玩這樣的事情有嗎?
諸如此類的事情估計屢見不鮮,偶爾是不影響孩子的,如果你孩子身上出現慢或拖延,你還讓孩子進行這些情況,那就應該馬上制止。如果發現孩子一會寫語文,一會寫數學也應馬上制止。
2、 教孩子分清事情重要和次要
孩子對事情的重要性是沒有概念的,特別是拖拉的小朋友對這個更加沒有概念,這樣小朋友的家長是很羨慕那些一回到家中就把作業先完成的學生。因為你孩子不知道作業這事情是重要的,有人說我和孩子說過好多次了,如果說有用的話,要家長干什么呢?
你看到你孩子一回到家里就打開電視,或得出去玩,快睡覺的時候才開始寫作業,那么都屬于這種類型,你必須進行如下訓練。
孩子在上學的時候活動的內容都是固定的,就是作業和玩,做完作業就玩,低年級孩子都有一本記錄今天有什么作業的本子,家長是不是就按照上面的順序讓孩子回成作業呢?
答案是否定的,你需要幫助孩子,根據孩子平時的習慣和學習能力水平進行重新調整,你要加上一項中間休息的時間,這一點對拖延和磨蹭的小朋友很有用,做完一件之后,休息一段時間,再做第二件。安排的順序原則應該是:易易難
這些家長可能不知道具體的細節所以才會導致知道方法卻發現方法不行的原因所在。
3、 讓孩子知道專心做一件事的好處。
作業拿回家中,有語文,有數學,有英語,還有科學,三年級孩子一下子就覺得壓力山大,不知道先完成哪一項,很焦慮的表現是:一會拿出語文做一會,一會做數學,一會做科學,時間就這么浪費了,家長發現這種情況之后,一定要第一時間介入。
你可以這樣問孩子:你覺得哪一樣最容易?等孩子回答了,你就說先做最容易的,然后把最難的放到后面。
有家長不理解為什么最難的放到最后,因為孩子很脆弱,你得讓他體會到成功的感覺,而且拖延的小朋友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遇到難的就會卡在那里很久,導致會做的都沒有時間做了,一樣作業也沒有完成。
這樣之后小朋友完成第二項作業時,你表揚他,你看看,爸爸(媽媽)幫你一分解,你做作業的速度就快的多了。孩子覺得好象也是啊,看來做作業應該選擇分類,經過持久的訓練,他發現爸爸(媽媽)教的方法還真的很有效果,習慣成自然,他也就形成了這樣的思考方式。
不止是作業,凡學習上出現問題請家長一定要注意絕非僅僅是學習上的,相反都是生活中帶過來的,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該重點訓練孩子做一件事情。
列表法的確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生活中遇到要做很多事情,讓孩子列表,挑最容易或最緊急的先做,當然緊急和容易相沖突時,以服從緊急為先,列好表格,完成一項打一個鉤,時間久了孩子這習慣就形成了。就不會手慌腳亂了。
第三章會講到時間分段也是關于怎么加快孩子做作業的速度
所屬專欄
你的蠻教育在毀孩子,你卻不知情
作者:知常容
8 幣 8節
加入書架
專欄內容
你的瞎規定不但改不了孩子磨蹭,甚至會讓其更拖拉,正確做法應這樣
17.4萬次閱讀
10月16日
你孩子這幾個習慣沒有養成,以后作業磨蹭的機率會很高
1.4萬次閱讀
10月16日
孩子學校犯錯,為啥家長這樣回應,反受到教師的認可和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