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2017年即將過去。這幾天的朋友圈也是異常的熱鬧,伴隨著00后們開始逐漸走上成年,我們90后、80后甚至更早的幾輩都不約而同的在朋友圈里曬出了自己當年18歲的照片,每看到這些照片,試想曾幾何時,我們都經歷過那美好的18歲。
尤記得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問我什么時候能長大…當時我就一口告訴他們等我到18歲的時候。也許在那時我還不知道長大意味著什么,但卻已意識到18歲對我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
18歲那年的我還在讀中學,學校特地給我們舉辦了成人儀式。在儀式的宣誓過程中,我舉起了右手,勇敢地說出了自己將作為一名成年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并在橫幅上簽下了自己名字。那時的我在中學時代,除了學習,沒有太多顧慮,成績雖說不上優秀,卻也只會為考試考好了而喜悅,也只會因考試考砸了而難過??辞嗄晡恼吞貏e關注就是對自己課下的放松,那個時候的我曾沉溺于青蓮居士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放之中,也深陷于易安居士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那十四個疊字的愁苦之中…18歲那年,我即將步入高三面對高考,那年,也許是人生中少有的那么充實的一年。
18歲,我長大了,再也不是那懵懂無知的少年;18歲,我就是自己的主人,做事要學會自己思考,明辨是非;18歲,我要學會替父母分憂;18歲,《未成年人保護法》終于離開了我們,我們要對自己的一舉一動負出責任了…
18歲,用村上春樹的話說,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