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書有個習慣,遇到那些對我思想有強烈沖擊的好書,我總會隔三差五地再看幾遍,把其中一些好的句子和觀點抄錄下來,再沉淀1個月,結合自己長時間的思考,整理成一篇文章,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而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一本書是資深公共關系培訓專家,總統顧問,一直致力于“六度人脈”理論研究的李維文大大。
如果你不知道他,那沒關系。但你一定知道網上一個著名的段子:“你與美國總統奧巴馬之間的距離,只差6個熟人。”
這個觀點就是他在人際關系領域實踐研究的結果,去粗取精,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分享就是他的經典著作《找對你人生中的最重要的7個人》。
作者化繁為簡,將目光對準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要接觸的七個關鍵角色——玩伴、同學、同事、上司、合作伙伴、知己、愛人,這7種角色代表人生不同階段的7種關鍵力量!
上文是全文的一個大致梗概,接下來,我會結合作者的觀點和自身的親身經歷,來跟大家聊一聊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那7個人。
PART1 遇對人,走對路,找到你的小伙伴
作者認為,我們成年后的為人處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受童年小伙伴的影響,他們的價值觀、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會在潛移默化中成為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
在我上大學之前,一位前輩教導我:“多觀察別人的為人處世方式,虛心向別人學習,別人的思路模式會在以后某件事情上幫到你。”
在從家鄉來到帝都之前,我的小伙伴有很多。一些交往密切的酒肉朋友教會了我不少道理。
有一位朋友,我們都叫他“大俠”,留過級,打過架,在學校的標準里,屬于“不良青年”一類。不過在一次打架受傷后,他有了很大的轉變,而我們也是在此時認識的。
跟他說話,無論你怎么挖苦他、諷刺他,他都呵呵一笑不在意,心很大。我們出行旅游都少不了他,遇事機靈,辦事利索。一個人只花了35人民幣在香港過了一天一夜。
在人力資源課上,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性格測試,我的測試表反映出這樣一個現象:當遇到特殊情況或危機時,我會從較真理性型人格轉變到團結友善型人格。也就是說,遇到事情我會放下自己的執念,而從大局和人際關系角度考慮。
細細想來,我其實是受了“大俠”的影響。在我的潛意識中,一旦遇到危機就會反思之前的處理方式,而替代一種新的行為來解決問題。這種新的行為就是大俠的處事方式,一張厚臉皮,辦事笑嘻嘻,搞團結不搞斗爭。
雖然當時忍了一時之氣,壓抑了自己的意志,但換來的卻是人心和持續發展的機會。對我這種類型的人,光分析思考不行,還得學點痞氣,臉皮變厚,學會緩和人際關系。
PART2 學生時代——找到你的“啟蒙者”
“真正能幫你的人總是在大學里認識的。”在大學少不了幾個狐朋狗友,大一大二我對學業上并不是很上心,因為學習環境和模式的轉變一時沒有適應過來,再加之價值觀上的混亂與自己見識的短淺,在學習上一直處于不上不下的尷尬處境。
真正對我產生影響產生示范作用的是我的好朋友——大怪獸。他是一位資深學霸,同時也是我們籃球隊的成員,一開始看到了做自媒體的機會,我首先找到他,跟他商議如何寫文,如何推廣,如何發展等等,我倆臭味相投,攜手并進渡過了剛開始起步最艱難的歲月。
在學業上有了比照對象,自己便不敢松懈,努力讓自己向優秀的他靠近。自己在一點一點向他靠近中也體會到了大學教材內容的豐富與美妙。
PART3 畢業頭三年,每天和誰一起工作更重要
我還沒有畢業,對此還是比較茫然。不過作者提出的一些思路和觀點和之前經歷的事情具有相似性,極具參考價值。
“同事的水平影響我們的進步。”
自從交流換學校換宿舍環境后,我是感慨頗深。不是說之前的宿舍室友不好,而是兩個宿舍的關注點完全不同。北京的室友喜歡聊天,彼此心意相通,但沒有出人頭地的狠勁,對自己的要求比較低。而上海的室友則不一樣,參加比賽,出國留學,考雅思托福,一等獎學金他們都是常客。
我們每天都會交流,他們所講的一些東西對我來說十分新鮮。最重要的事習慣十分良好,早起早睡,高效能人士啊!這讓8、9點才起床的我第一次有了負罪感。
在這種隱形的壓力下,我也開始調整自己的作息,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學業上,并開始考慮了更上一層次的打算。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其本質是會影響到我們對自身要求的標準,真正能夠我行我素的人很少,如果我大一一開始就處在一個這樣的宿舍氛圍中,想必現在的發展會有很大不同吧。
因此,謹慎選擇你的同事和你所處的圈子,找對人,走對路,態度積極,能力過硬,職業習慣過硬,當為個人職場發展第一要務。
PART4 遇到一位好上司,勝過遇到一位好老師
關于剛畢業的大學生是應該去成長性企業呢還是成熟型企業?為了獲得對這個問題更清晰的認識,我參加了許多就業指導會,咨詢了一些老師,在數次探討中,我突然明白:其實二者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上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的人品和處事方式能不能幫助你成長。
之前我的思維一直囿于公司的屬性,其實大可不必,我的關注點在個人能力成長,那么找到一位好上司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這個好上司所處的公司是成長型的還是成熟型重要度相對低一些。
遇到好上司還不夠,你還得想辦法讓他愿意提拔和重用你,那么哪些方法可以讓你脫穎而出呢?
書中提出了好下屬的七條軍規,我稱之為“下屬力”。
1>當一名虛心的學習者:跟領導聊他最驕傲的事;
2>當一名忠誠的協助者:接受難事,為上司分憂解難;
3>當一名擅長恭維的仆人:不當面恭維效果最棒;
4>當一名真誠的粉絲:出于人格上的認同感;
5>當一名積極跟隨的盟友:忠誠可靠,堅決執行;
6>當一名講究細節的下屬:周到細致,防微杜漸;
7>當一名懂得距離之美的知心員工:該出現時出現,該消失時消失。
前段讀了《和珅傳》,和珅討好乾隆皇帝的手段完全囊括上述七項,拋開個人品德,他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可謂是登峰造極。但可悲的是他把這些當成了畢生追求的目的,借古鑒今,我們可以運用這些手段,來支撐自己的想法和生活。
PART5 找到靠譜的合作伙伴,事業穩如山
書中提到了一個觀點:“我們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有兩到三位長期合作的人。”
《獵場》中的鄭秋冬,除了自己的個人能力外,還有林拜和羅伊人這些貫穿他生活始終的長期合作人的幫助。
我們老生常談的成功學案例,也大多數都是團隊合作,巴菲特有查理芒格,馬云有蔡崇信等等,有時候阻撓我們前進的,是不堅定和容易跳槽的合作伙伴。
找到那些有能力和有機會跟你走下去的人,是事業成功的一個很重要因素。
PART6 聽一聽最中肯的聲音,找到一位好知己
我們的一生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需要別人幫助我們做出一些重要的決策,在生活中,要有這樣的三種人:能聽你訴說心事的人、敢對你拍桌子的人和能批評你的人。
能聽你訴說心事的人,這個人可以是父母、朋友甚至一位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有事情不要憋著,找人傾訴宣泄情感,會讓我們心理好受多。
敢對你拍桌子的人,這個人最好是一位欣賞你的上司或者長輩,他們能在你思想滑坡和犯下大錯的時候,給你最有力的警醒。
能批評你的人,這個人最好是你身邊一位你十分信賴的朋友或十分敬佩的長輩,建議這三種功能不要賦予同一個人,試想如果你選擇父母作為傾訴對象,同時倚重他們批評你,情緒上會產生排斥, 再向他們訴說心事的意愿值就會很低了。
PART7 選擇愛人,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
在生活中,我是一個比較不上心、有點邋遢和隨意的人,但我的女朋友卻恰恰相反,生活的很有品位和質量。在她的帶動下,我也開始漸漸關注自己的皮膚和外貌,著裝和打扮,自己的形象也一點點變得更好起來。
平時自己容易偷懶,女票也會時不時地督促,這時不時的善意提醒,讓我做成了許多事,度過了一段又一段有意義的美好時光。
總結與反思
我一直對大學的教育有個疑問:“人際關系是一門如此重要的人生必修課,為什么沒有專門的課程來教我們?”
很多時候,決定我們發展高度的并不是專業能力和知識,而是與人相處的方式與人際交往的能力。
這些能力小到如何處理與室友、與女友的關系,大到處理與領導、與知名人士交往的細節,知識會遺忘,但做人的道理卻不會。
除了家庭教育,在這一塊很多人都有空缺,掌握了解更多的行為模式,能極大地提高自己在未來處理事情的應變能力,我建議大家有機會多閱讀一些關于這方面的書籍。
早些了解人性,洞察人性,幫助自己避開生活航道上的暗礁。
準備了人際交往方面相關的電子書20幾本,想要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加我微信,共享海量資料,與田寶共同成長。
更多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