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艷玲
由于忙于工作,業余時間還要參加各自專業知識的學習,好久沒上微信,點開微信,一看嚇一跳,里面有好多朋友的留言,大部分都是無關緊要的事,但,一個朋友的留言卻是這樣:“兩個月了,發信息你都不會?看到回復我。”
我回復過去,問她什么,她又告訴我沒什么事,聊了幾句她除了抱怨現在工作工資不高,想改變又無能為力,接著又抱怨對生活充滿失望。
我翻開她的朋友圈,她發到朋友圈的大部分都是雞湯文,近期不怎么發類似的文章。但,又總結出一句話:“我讀過很多雞湯文,到頭來感覺還是沒有用。”看到她這一句話,讓我想到,韓寒在《后會無期》電影海報的標語中寫道:“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雞湯”再補,也無法賦予你成功的力量。受生活惰性的影響,有人已選擇日復一日的舒適,逐漸消磨了當初的夢想和激情,一天天混日子。
2
有人或許還懷著一顆夢想的心,想改變。可又怯于沒有安身立命的本事,或沒有給自己找準定位,又或有了夢想堅持不下去,最后也只能以失敗告終。
由于下午還有事,我退出微信,坐車的路上,心情還是不能平靜,想是什么因素讓這個前同事,變得這樣頹廢呢。她現在做著一份文職,輕松,自由,工資微薄。用她話說,在混日子,想改變又沒有勇氣。
沒有技能,可以學啊,任何人的才能都是學而得來的,而不是一天到晚的抱怨,還總感覺沒人理解自己。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是呀,不用擔心沒有職位,就怕沒有找到立足的的地方;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怕沒有值得別人了解的地方。
有了改變自己的想法,為什么不行動呢?
不由得想到另外一個和她差不多大的男生。
那個男生現在的職業是正式的高中美術教師,另外,還有自己的工作室,類似高考培訓班。加上他偶爾接廣告設計的活,他現在的年薪高達7位數。
能認識他真的好巧,我租的辦事在他畫室對面,有天,員工都下班,我來辦事拿資料。到了才發現鑰匙沒帶。我只好站在門口等。
他們的畫室門敞開著,他正在專心的教學生繪畫。他畫的是一個人物素描,我被他的畫吸引住了,不覺的來到他的畫室里,只因為我以前也學過一段時間的畫,對于畫功好的人尤其佩服。
大概過了一個小時,等他起身去方便時,才發現站在他身后的我。就這樣我們認識了,因為是門對門,久了也就熟識,成了朋友。
漸漸地我了解到,他大學學的專業,不是畫畫,而是模具設計。因為高考前學過一年的素描,隨后因高考,他就放棄了這個唯一的愛好。大學畢業后, 在模具行業做了三年,他發現雖然已有點成績,但,就是感覺心里空嘮嘮的,這一切不是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身為教師的爸爸,但又擔心現在起步太晚。他爸爸語重心長的說了一句:“任何時候只要想學都不怕晚,但,你要磨練一技之長,一定要先養活自己。”他聽著爸爸的話,猶豫的心,有了堅定的信念。
想想也是,他家庭雖然是書香門第之家,但并不富裕。學畫畫是個很費錢,很費時間的事,當然你要學成業余愛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于是,他決定,一邊工作一邊學畫畫。
并決定從最基礎的素描畫起,從新拾起畫筆后,他開始上網搜教學視頻,又在下班后報了一個培訓班,那段時間用他的話來說,整個人都為畫畫瘋了,本來培訓班下課后,就已經到了夜里十二點,等他拖著疲憊的身體回道家,都快凌晨一點鐘了,他還是堅持把老師在課堂教的畫,又畫一張才睡下。由于太困太累,他經常畫完,畫筆一丟,人就和衣倒在床上睡著了,不刷牙,不洗澡,第二天早上起來再一塊洗洗,接著上班。說到這里時,他啞笑的搖搖頭,那鐘日子真的很苦。
最后,他風輕云淡的說了一句:“千萬別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天才,那是說給不懂行的人聽的。畫畫的秘訣就是不斷練習,練習,練習。”
看著他一臉淡然的神情,你會相信,他為成功付出艱辛的努力是必然的。
3
真正忙于事業和工作的人,是沒有時間把情緒都發泄在負能量上的。
上個月,好友讓我到她家住幾天。她已經結過婚,我感覺去不方便,問清原因,才知道他老公和他的同學出差到上海了。
到了她家里,閑聊中她和我說,她老公的那個同學,夫妻兩人也是大學同學,人家比我們大不幾歲,白手起家,在投行做了十幾年。不僅在深圳那個寸土寸金的地方,買了房子,車子還有自己的獨立公司,在老家還給父母蓋了一棟別墅。
最關鍵的是,他們夫妻長得真是非常普通。兩個人之所以有今天,也是拼命做出來的,他們之前剛進投行,每日忙到深夜那是家常便飯,不過這個工作習慣,他們一直保持至今。當朋友問他們可刷朋友圈時,他們夫妻竟然異口同聲說,哪有時間啊,老婆忙著打理公司,老公就忙著出差,整天飛來飛去。
時間不會虧待任何人,你投進多少精力和努力,到頭來你就會收到多少成果。
我想到自己,以前也是一個非常懶散的一個人,和那個狀態不好前,差不多,工資不高,生活也亂糟糟的,甚至感覺這個世界都被黑暗籠罩著,直到我遇到一位長者,他告訴我:“你想的太多,做的太少,焦慮會上癮。”
后來,我經過努力改變了那種局面,雖算不上成功,但,努力和勤奮的工作,讓我的工資提升了不少。一步一步一個腳印。做個行動者,而不是把責任歸咎于其他,整天抱怨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