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通鑒】世界是舞臺,國君們是我的道具——縱橫張儀

衣賜履按:合縱、連橫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蘇秦、張儀,既是正面又是反面,只不過命運使然,蘇秦務合縱,張儀弄連橫。從后人的角度看,從一開始就注定了蘇秦的失敗和張儀的勝利。然而,就當事人而言,蘇秦和張儀都是極度的成功者。他們把各自的公司經營得朝氣蓬勃,董事長們樂得輕閑。然而,在具體的處理過程中,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高度考驗縱橫家們的智慧。

【魏國公民張儀】

前328年,秦國派大將嬴華、張儀,率軍攻陷魏國的邊城蒲陽(山西省隰縣,隰讀如習)。張儀說服秦惠王,把蒲陽還給魏國,并派貴族嬴繇(讀如姚)到魏國充當人質,然后對魏惠王說,秦國對貴國可是恩重如山啊,你們該怎么表示,自己看著辦吧。魏國害怕,就把上郡(陜西省延安市)十五個縣,全部割讓給秦國。張儀回到秦國,當上宰相。前327年,秦國把焦城(河南省陜縣西)、曲沃(河南省靈寶市東北)歸還給魏國。

前324年,張儀率軍攻擊魏國,占領陜城(河南省陜縣西,焦城即陜城)。

前322年,張儀免職,被派往魏國擔任宰相(我們不很清楚,秦、魏之間究竟是一種什么關系,為什么秦國可以給魏國派任宰相,很難說這種行為是一種個例還是通例),企圖使魏國臣服秦國,以便其他國家效法。魏國拒絕,秦國立即發動攻擊,占領曲沃(山西省聞喜縣)、平周(山西省介休市西),并暗中給張儀秘密厚贈。沒立大功而得厚賞,張儀覺得很面上無光。

各國在不斷受到秦國打擊之下,重提蘇秦合縱倡議。前318年,由楚懷王羋槐(留下許多故事的著名笨蛋)擔任盟約長,集結趙、魏、韓、燕、齊聯合攻擊秦國。齊國用孟嘗君田文的謀略,答應出兵,卻命軍隊走得越慢越好。五國聯軍抵達函谷關(河南省靈寶市東北),各懷鬼胎,誰都不愿先行出兵。幾天之后,秦國守將嬴疾出奇兵切斷楚國糧道,楚軍缺糧先行撤退,其他四國軍隊也跟著撤退。

衣賜履說:六國聯合作戰,齊國出于所謂謀略遠遠尾隨在后,其他五國互相猜忌,沒有人能夠將聯軍團結起來,六國聯軍被秦國一支部隊,沒打即行敗退,真的是讓人無語。孟嘗君真所謂的“聰明人”,其出的主意就像是一鍋粥里的那顆老鼠屎,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齊國不是如此行事,其他各國未必會不戰而退。我們后面會講到,前247年,由信陵君魏無忌率領五國聯軍(無齊國軍隊),在河外(黃河以南)迎擊秦國大將蒙驁(也是戰神一級的大將),蒙驁大敗而逃,被信陵君一直趕回函谷關,始行撤退。孟嘗君、信陵君都被后人列入戰國四公子,我若是信陵君,必為與孟嘗君同列而恥。六國不是干不掉秦國,關鍵是各自的“謀略”太多、太巧妙啦!

田文之謀略,一定倍受齊王贊賞,因為其他國家都勞師動眾,只有齊軍剛剛出發就班師了,沒有任何損失,比別國損失少,也是值得得意的事。然而,等到秦滅五國之后,齊國想與秦國并立于天下,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田文與魏無忌相比,在官場爭斗上,田文之謀甚高,魏無忌有如白癡。但是如果是由這白癡執掌魏國,六國未必滅亡。而由聰明如田文者當權,則必被秦所滅。我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白癡。

前319年,魏惠王逝世,子魏嗣繼位,是為襄王。前317年,張儀勸說襄王道,魏國地方不滿千里,士兵不足三十萬,地勢四下平坦,沒有崇關大河的險要。防軍分別守衛與楚、韓、齊、趙接壤的邊界,用來扼守要塞的不過十萬人,所以,魏國歷來是廝殺的戰場。各國約定聯合抗秦,在洹水(河南省安陽市北安陽河)結盟,作為兄弟之邦互相救援。然而同一父母的親兄弟,有時還為爭奪錢財互相殘殺,各國之間,想靠反復無常小人蘇秦的一番伎倆,就結成同盟,明顯是不足恃的。大王您不與秦國結好,秦國就會發兵進攻河外,占據卷城(河南省原陽縣西)、衍城(河南省鄭州市北)、酸棗(河南省延津縣)等地,再襲擊衛國,奪取陽晉(山東省鄆成縣東)。那時,趙國不能南下,魏國也不能北上,南北隔絕,就談不上聯合抗秦,大王您的國家想避免危險也不可能了。所以我希望大王您能深思熟慮,拿定主意,讓我辭去魏國相位,回秦國去籌劃修好(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對比蘇秦、張儀游說各國國君的說詞,同樣的情況,完全相反的說法,都很有道理,挺有意思)。

魏王于是背棄了聯合抗秦的盟約,派張儀前往秦國去求和。張儀回到秦國,再次出任宰相。

柏楊先生注:一個人可以在兩個敵對的國家,擔任掌握國家命運的宰相,是戰國時代特有的政治市場。不過類似蘇秦、張儀這種縱橫國際、智慧型的宰相,可能只有尊貴的名義,處理若干特定的外交事務、國防軍事及內政上重大決策,恐怕不能參與。

前313年,秦王想征伐齊國,又顧慮齊國與楚國有互助條約,便派張儀前往楚國。張儀對楚懷王說,大王如果能聽從我的建議,與齊國廢除盟約,斷絕邦交,我可以向楚國獻上商(陜西省丹鳳縣)於(河南省西峽縣)地方的六百里土地,讓秦國的美女來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兩國互通婚嫁,就能永遠結為兄弟之邦。楚王十分高興,允諾張儀的建議。

群臣都前來祝賀,只有大臣陳軫表示哀痛。楚王惱怒地問,我一兵未發而得到六百里土地,有什么不好?

陳軫說,老大,你動動脖子上那個東西行不?我告訴你,我們不但得不到商於之地,而且齊國、秦國還會聯合起來,給我們造成大禍。

楚王問,你憑什么這么說?

陳軫說,秦國之所以重視楚國,就是因為齊國是我們的盟友。現在,如果與齊國毀約斷交,楚國便孤立無援了,虎狼秦國怎么可能白白送六百里地給一個孤立無援的國家呢!張儀就是個嘴貨,他回到秦國以后,一定會背棄對大王您的許諾。到了那時,大王北與齊國斷交,西與秦國生出怨仇,兩國必定聯合發兵夾攻。我為您算計,不如我們表面上與齊國絕交,但暗中仍與齊國修好,如果秦國真的割讓給我們土地,再與齊國絕交也不晚。

懷王斥責道,閉上你的烏鴉嘴,少廢話,等著看我去接收大片土地吧!

于是楚懷王請張儀兼任楚國宰相,重重賞賜。隨后下令與齊國毀約斷交,派一名將軍同張儀前往秦國。

政治家一般也是影帝級的表演藝術家,張儀剛一回到秦國,就假裝從車上跌下,號稱因傷無法上朝,這一歇就是三個多月。楚懷王聽說后就琢磨,是不是張儀覺得我與齊國斷交斷得還不夠徹底?于是,便派勇士宋遺借了宋國的護照,專門到齊國去辱罵齊宣王田辟疆(我們不知道為什么派的是勇士,而不是大臣;用的是宋國護照,而不是楚國護照。凡事當然有原因啦,我們也不必過于深究。不過,這一段記載,楚懷王的白癡狀躍然紙上,由這樣的家伙帶領五國聯軍攻擊秦國,如果勝利了才要讓我們笑掉大牙)。

平白無故挨了一頓臭罵,齊宣王大怒,立即與秦國結盟。這之后,張儀才開始上朝。影帝就是影帝,見到楚國使者后,張儀一拍大腿,萬分驚訝地問,你怎么還在這里?怎么還不去接受割地?

楚使火了,說,老張,你說割給我們六百里土地究竟在哪兒啊?

張儀說,你哪個耳朵聽見我要割六百里給你們?我明明說的是割給你們六里,就從某處到某處,趕緊去,要不六里也沒了。

楚使說,你嘴皮子一動,六百里就變六里了!有你這么玩兒人的嗎?

政治家一般翻臉的速度比翻書快得多,張儀一拉臉,說,你們愛要不要,滾!說罷,拂袖而去。

楚使差一點兒就給氣死了,回國報告楚懷王,懷王勃然大怒,想發兵攻打秦國。陳軫說,我可以開口說話嗎?攻秦國還不如用一座大城的代價去收買它,與秦國合力攻齊國。這樣我們從秦國失了地,還可以在齊國得到補償。現在大王您已經與齊國斷交,又去質問秦國的欺騙行為,是我們促使齊國、秦國和好,同時招來各國攻擊,我們肯定虧大了!楚王不聽,派大將屈匄(讀如丐)率軍隊征討秦國,秦國也任命庶長魏章起兵迎擊。

前312年春季,秦國、楚國在丹陽(河南省淅川縣西,丹水北岸)決戰。楚兵團大敗,陣亡八萬人,統帥屈匄,以及高級官員、貴族,被俘七十余人。在藍田(湖北省鐘祥市)再戰,再大敗。韓國、魏國趁機向楚國攻擊,抵達鄧城(湖北省襄陽市)。楚國向秦國請降,割讓兩個城市給秦國,締結和約。

前311年,秦惠王派使節晉見楚懷王,愿把武關(陜西省丹鳳縣東南)以東的土地交換楚國黔中地(黔中郡,郡政府在湖南省沅陵縣,轄區包括湖南省西部及貴州省北部)。楚懷王對張儀恨之入骨,說,我不愿換地,只想用黔中之地來換張儀。張儀聽說后,請求秦王同意。

秦惠王說,楚國要殺死你才甘心,你豈不是自投羅網?

張儀說,秦國強,楚國弱,只要大王您在,估計楚國不敢把我怎么樣。而且我和楚王的寵臣靳尚關系密切(一句關系密切,就可以推斷出張儀不知送給靳尚多少金銀財寶啊),靳尚又侍奉楚王的愛姬鄭袖,鄭袖的話,楚王沒有不聽的,您就放心吧!

【我見猶憐的鄭袖,誰能拒絕她的要求?】

于是欣然前往楚國。楚懷王把他下在獄中,準備處死。靳尚對鄭袖說,秦王十分寵愛張儀,想用上庸等六個縣及美女來贖回他。大王看重土地,又尊重秦國,那樣秦國的美女將被寵幸,您就會遭到冷落(各位看,靳尚的計策顯然又是一個“圍魏救趙”——美女宮斗學中的圍魏救趙,呵呵)。于是鄭袖日夜在楚王面前哭著哀求,當年的事,不過是臣下各為其主。現在要是殺了張儀,秦國必定震怒。我請求讓我們母子兩人先遷居江南,免得將來逃不掉,受秦軍的凌辱。

懷王聽鄭袖這么一說,覺得挺有道理,于是赦免了張儀,重新尊為上賓。

衣賜履說:讀到此處,對楚懷王的鄙視轉做了同情,如此愚蠢不可救藥的白癡,偏偏生在皇家,偏偏還要當王,偏偏還執政幾十年而不死,有這樣的君主,秦不滅楚都讓人費解。

于是,張儀勸懷王說,倡導各國聯合抗秦,簡直是趕著羊群去進攻猛虎,明顯無法相斗。現在大王您不肯聽命秦國,秦國如果逼迫韓國、驅使魏國來聯合攻楚,楚國可就危險了。秦國西部有巴、蜀兩地,備船積糧,沿岷江而下,一天可行五百余里,不到十天就兵臨捍關(捍讀如漢,重慶市奉節縣東)。捍關告急,貴國西方邊境一帶,都成了死城。黔中(湖南省沅陵縣)、巫郡(重慶市巫山縣)恐怕就不再是大王您的了。秦國如果大舉甲兵攻出武關(陜西省丹鳳縣東南),那么楚國的北部就成為絕地,秦兵再向南攻擊,楚國滅亡,也就三兩個月的事兒,而楚國等待各國來救援要在半年以上。坐等那些弱國來救,而忘記了強秦的威脅,我可要為大王您現在的做法擔心啊!大王如果能誠心誠意地聽我的意見,我可以讓楚國、秦國永久結為兄弟之邦,不再互相攻殺。

懷王既然已經釋放了張儀,又不愿平白真的獻出黔中之地,于是表示同意。

張儀便前往韓國,勸說韓襄王,韓國地方險惡多山,所產五谷,不是豆子而是雜麥,國家口糧積存不夠兩年,現在軍中的士兵不過二十萬,秦國卻有甲兵一百余萬。崤山以東的人要披上盔甲才可以參戰,而秦國人個個赤膊便能上陣迎敵,左手提著人頭,右手夾著俘虜。秦國用孟賁、烏獲那些勇士們來進攻不肯臣服的弱國,正像在鳥蛋上壓下千鈞重石,無一可幸免。大王您不肯迎合秦國,若秦國發下甲兵占踞宜陽(河南省宜陽縣),扼守成皋(河南省滎陽市西北),大王的國家就被分裂,鴻臺的宮殿,桑林的園苑,就不再是您能享有的了。為大王著想,您不如結好秦國進攻楚國,既轉嫁了禍災又取得秦國歡心,沒有比這更好的主意了!韓襄王聽從了張儀的意見。

張儀回到秦國報告,秦王封賞給他六個城邑和武信君的爵位。

注:春秋戰國時代,封國國君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國君以下只好封君。封國躍升為王國后,本可以對部下照封公、侯、伯、子、男的,但仍保持原來習慣封君,稍后才偶有封侯,直到西漢王朝建立(前206年),男性爵位才恢復封公侯伯子男,只女性爵位仍然封君。

張儀又出使齊國,對齊宣王說,主張聯合抗秦的人,必對您說“齊國有三晉作屏障,地廣人多,兵強士勇,即使有一百個秦國,也拿齊國無可奈何”,大王您也總是稱贊這種說法而不考慮實際情況。現在秦、楚兩國互通婚姻,結為兄弟之國;韓國獻給秦國宜陽(河南省宜陽縣西);魏國交出河外之地(黃河以南);趙王也去朝見秦王,割讓河間(河北省獻縣)討好秦國。大王若是不迎合秦國,秦國將驅使韓國、魏國之兵進攻齊國南部,再逼迫趙兵傾巢而出,渡過清河,直指博關(山東省茌平縣西北),那時臨淄、即墨等齊國心腹地帶可就不屬于您所有了。等到國家遭受攻擊的那天,您再想討好秦國,也來不及了!

齊王同樣采納了張儀的建議。

張儀西去,對趙國國君趙雍(即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后面我們會講他的故事)說,大王帶頭聯合各國抵抗秦國,使秦兵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河南省靈寶市東北)。大王的威望在崤山以東傳揚,我們秦國十分恐懼,繕甲厲兵,積蓄糧草,時刻擔憂您的威懾,不敢放松警惕,唯恐大王您興兵前來問罪。現在我們秦國托福您大王的神力,一舉攻下巴、蜀,吞并漢中,包圍兩周,兵抵白馬津(河南省滑縣)。秦國雖然地處偏遠,然而對趙國心含憤怒已不是一天了。如今秦國有一支不成樣子的敗甲殘兵駐在澠池(河南省澠池縣),愿意渡過黃河,越過漳水,進據番吾(河北省平山縣),前來邯鄲城下相會。希望用古時甲子會戰形式,重演武王伐紂的故事。為此,特派使臣我來通知您的左右。現在楚國與秦國結為兄弟之邦,韓國、魏國俯首稱臣,齊國獻出盛產魚鹽的海濱之地,這就像砍斷了趙國的右臂。被砍斷了右臂而與別人爭斗,失去同黨而又孤立無援,想要不滅亡,能辦到嗎!如果秦國派出三支大軍,一支軍隊進據午道(今地不詳),通知齊國渡過清河(今地不詳),在邯鄲之東駐軍;另一支軍隊駐扎成皋(河南省滎陽市西北),驅使韓、魏軍隊進軍河外(黃河以南);第三支軍隊駐扎澠池,約定四國聯合攻趙,征服后必定四分其地。我為大王著想,不如與秦王當面親口結下盟約,使兩國成為長久的兄弟之國。

趙王也接受了張儀的勸說。

最后,張儀北上到達燕國,對燕昭王說,如今趙王已經去朝見秦王,并獻出河間以迎合秦國。大王您不趕快結好秦國,秦國就會派甲兵到云中(內蒙古托克托縣)、九原(內蒙古包頭市),驅使趙國進攻燕國,易水、長城可就不是大王您的了!況且,現在齊國、趙國就像秦國的郡縣一樣,不敢妄起刀兵相攻伐。大王您服從秦國,就可以長年免除齊國、趙國的威脅了。燕王于是請張儀獻上恒山(山西省靈丘縣南)北部五個城以向秦國求和。

張儀回國報告,還沒到咸陽,秦惠王就去世了,其子嬴蕩繼位,是為秦武王。武王從做太子時就不喜歡張儀,等到他一即王位,很多大臣便來誹謗數說張儀的短處。各國聽說張儀與秦王間發生矛盾,都放棄了對秦國的許諾,再次聯合抗秦。

前310年,張儀權衡了自己的處境,不愿重蹈公孫鞅的覆轍,急謀脫身,于是向秦武王嬴蕩說,為大王您考慮,東方發生事變,大王才能乘機多割得土地。我聽說齊王十分憎恨我,我居留在哪里,齊國必定要去攻打。我請求讓我這個不肖之人到魏國去,齊國必定要討伐魏國,齊國、魏國正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大王便可以乘機攻打韓國,進軍三川(伊水、洛水、黃河交匯地帶,即大洛陽地區),挾持天子,掌握天下的地圖戶籍圖冊,這是統一天下的大業呀!秦武王允許張儀到魏國去。齊國果然出兵攻魏,魏襄王十分驚恐。張儀安慰說,大王不要擔心!讓我來退掉齊兵。于是派他的手下人到楚國,聘請楚國的人充當使節,晉見齊宣王,假裝驚訝說,大王竟然用這種手段加強秦國對張儀的信任?

齊王說,此話怎么講?

楚使說,這是很明顯的事,張儀跟秦國關系何等深厚?怎么會那么灑脫說走就走?一定有陰謀,正要齊、魏兩國互相攻擊,而秦國乘機奪取三川(大洛陽地區)。現在大王您果然攻打魏國,正是對內勞民傷財,對外結仇鄰國,反而更加強秦國對張儀的信任。

齊王聽罷,下令退兵回國。

張儀在魏國做了一年的宰相,便去世了。

衣賜履說:張儀出使六國時,蘇秦已去世多年。蘇秦當年從北向南,張儀此番從南向北,除了秦惠王還是那個秦惠王之外,其他六國的國君都已換了人。天下大勢,還是那個天下大勢,游說各國國君的論據還是那些論據,但蘇、張卻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并且獲得所有國君的同意,不得不說,蘇秦、張儀都是一代英才啊。在波瀾壯闊的舞臺上,張儀、蘇秦就是導演,各國國君就是主角,但再大的腕兒,再有脾氣的腕,再愛耍大牌的腕兒,都得乖乖跟著導演來,直到兩人說一聲“Cut”,呵呵。看蘇、張的故事,常常感覺兩人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異常兇險,然而兩人總能及時嗅到危險,早作綢繆,幾為善終,更讓人嘆服啊(蘇秦被刺,非國君主使,我感覺應為不可控的突發事件)。

再多啰嗦幾句,張儀善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知進退,一見秦武王對自己不待見,立即不再迷戀戰國最有權勢的宰相——秦國宰相這個位子,拔腳就走,頭都不回,絕不心存僥幸。他知道楚王干不掉他,魏王干不掉他,但就算他有一千個腦袋,秦武王絕對有一萬柄大砍刀伺候著。兩千多年下來,多少高官顯貴讀史,讀不到張儀善終的真諦,抱著一顆僥幸心,爾后被誅九族,放眼望去,何止萬千!

附帶一個張儀的小故事。張儀完成學業,就去游說諸侯。他曾陪著楚相喝酒,席間,楚相丟失了一塊玉璧,門客們都說,張儀貧窮,品行鄙劣,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張儀拘捕起來,一頓拷打。但張儀始終沒有承認,只好釋放了他。

【幽默家張儀】

張儀的妻子奚落他說,老公啊,你能不能干點正事兒啊!你看你被打得跟豬頭一樣,以后能不能別再四處白呼了?

張儀對妻子說,達令,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

妻子噗嗤笑了,說,舌頭還在呀。

張儀晃了晃被打成豬頭的腦袋,說,這就夠了。

說罷,夫妻倆相視哈哈大笑。

衣賜履說: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那張儀不但是縱橫家,還是個幽默家,簡直太可愛了,呵呵。不過,我總覺得這個故事是后人編排張儀的。為什么呢?因為蘇秦、張儀雖然被列為縱橫家,但是他倆一直被同時期的人認為只會耍嘴皮子,毫無立場,朝三暮四,而當后世成為儒家的天下之后,對善辯之人更加鄙視,則故意突顯蘇、張的口舌之利,卻避而不談兩人的戰略思維。蘇秦、張儀胸中有丘壑,他們的所作所為所言都是為了實現心中的藍圖,辯才只是他們推行各自戰略的手段而已,從歷史記載來看,他們可能未忠于某個國家或某個國君,但他們各自始終如一地踐行著“合縱”和“連橫”戰略,給他們按上“縱橫”二字,端得顯示出縱橫家的氣魄和格局。被列為縱橫家的還有一些,與蘇秦、張儀無可比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91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26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4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0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8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55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09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3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0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1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72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50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58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