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破罐煮史?春秋戰國那些狠角色?3天前
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嬰,字仲,春秋齊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晏子在歷史上的名氣很大。
“出使狗國鉆狗洞,出使人國走大門”“橘在淮南則為橘,橘在淮北則為枳”,這個“晏子使楚”的故事,小學生都知道。
晏子的歷史評價也很高。
司馬遷《史記》里的《管仲晏嬰列傳》,將他與天下第一賢相管仲相提并論。
晏子一生勤政愛民,廉潔自律,生活簡樸,孔子說他是真君子。
楚靈王本想羞辱一下晏子,反被晏子懟得口服心服,則直接稱他為圣人。
。。。。。。
總之,后人對晏子的評價幾乎是一邊倒,無論是其為政還是為人,簡直堪稱完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想晏子也不能例外。
比如,晏子“二桃殺三士”這件事,竊以為便是晏子公報私隙而進行的一次謀殺。
“二桃殺三士”是這么回事:
齊景公時,朝中有三員猛將: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捷。
田開疆曾帶兵東征,戰功累累。
古冶子曾黃河斬黿,救過景公。
公孫捷力舉千鈞,能赤手空拳力搏猛虎,深得景公贊賞。
這三人意氣相投,結為兄弟,并自稱“齊幫三杰”,常常挾功恃勇,簡慢公卿,甚至和景公也是你我相稱。
晏子身高不足1米5,是典型的矮子,加之他常將俸祿接濟給窮人,平時也習慣衣著樸素,所以在這三人眼里,晏子簡直就是一“矮矬窮”,無論是在朝上朝下,三人根本沒把晏子當回事。
晏子身居高位,貴為上相,就算再怎么心胸豁達,也還是心有芥蒂。
晏子多次對景公說:此三人身為公家工作人員,全無君臣之禮,政治站位不高,核心意識不強,在朝廷三令五申之下,仍然搞團團伙伙,吃吃喝喝。若異日為奸人利用,必為國家禍患,益盡早鏟除。
景公說:“三人雖然有些居功自傲,但畢竟有功而無大過,目前也沒有篡D奪權的跡象,還是等等再說吧。”
一日,魯昭公帶著魯相叔孫婼到齊國進行國事訪問,景公設國宴款待。酒至半酣,晏子奏:“園中金桃已熟,可請魯君品嘗。”景公準奏,命園吏取桃。晏子說:“金桃乃珍貴之物,臣當親往摘取。”
景公對昭公說:“此桃樹為東海人所獻,曰‘萬壽金桃’,亦名曰‘蟠桃’,已植之三十余年,枝葉雖茂,花而不實,今歲方結有數顆。寡人惜之,是以封鎖園門,今日君侯降臨,寡人不敢獨享,特與賢君共之。”魯昭公拱手稱謝。
不一會,晏子引園吏托盤將桃獻上。盤中堆著六枚桃子,其大如碗,其赤如炭,香氣撲鼻。景公問:“怎只此六枚?”晏子答:“尚有三四枚未熟。”
景公命晏子行酒。晏子手捧玉爵,敬了昭公,又命左右獻桃,致辭曰:“桃實如斗,天下罕有。兩君食之,千秋同壽!”
景公和昭公各取桃一枚食之,夸贊不已。景公曰:“叔孫大夫賢名著于四方,宜食桃一枚。”叔孫婼謙讓道:“臣之賢,萬不及晏相,此桃宜賜相國。”景公遂賜叔孫婼和晏子各一枚。
此時盤中尚有桃二枚。晏子奏:“主公可賜予諸臣中最有功勞者食之。”景公準奏,讓晏子定奪。
晏子命左右傳諭:“諸臣中自信有功者,出班自奏,論功行賞。”
群臣不知是計,以為是景公要在魯君面前大賞群臣,均躍躍欲試。
公孫捷畢竟人太年輕,第一個挺身而出,說道:“我曾陪主公狩獵于桐山,力誅猛虎,其功如何?”
晏子說:“功莫大焉,可賜酒一爵,食桃一枚。”
接著古冶子闊步上前,說道:“我曾斬妖黿于黃河,使君危而復安,其功如何?”
晏子說:“此蓋世奇功也,有何疑哉?可賜酒一爵,食桃一枚。”
田開疆戰功顯著,本無意邀功請賞,但是看到兩位兄弟踴躍自報,也只好上前說道:“吾曾奉命伐徐,斬其大將,俘甲五百,更使郯、莒畏威,一時皆集,奉吾君為盟主。此功如何?”
晏子說:“開疆之功,比于二將,高于十倍。怎奈無桃可賜,可賜酒一杯。”
田開疆一臉懵逼,不是說好了論功行賞的嗎?怎么到我這兒桃就沒了。
景公不明就里,掩嘴一笑,解圍道:“卿功最大,可惜言之太遲。”
田開疆自覺受到羞辱,按劍而言:“斬黿、打虎,小事耳!吾跋涉千里之外,血戰成功,反不能食桃,受辱于兩國君臣之間,為萬代恥笑!有何面目立于人世?”言畢,揮劍自刎而死。
公孫捷大驚,亦拔劍而言:“我等微功而食桃,田君功大,反不能食,竟至自裁,吾之罪也!”言畢,遂自刎。
古冶子奮氣大呼:“吾三人情同骨肉,誓同生死。二人已亡,吾獨茍活,于心何安?”亦自刎而亡。
眾人大驚,皆離席而起。魯昭公嘆曰:“寡人聞三臣皆天下奇勇,可惜一朝俱盡矣。”
景公這才明白是晏子搞的鬼,臉色很是難看。晏子從容進曰:“此三人雖有微勞,但為邀功而呈血氣之勇,枉自輕生,終不是大將之才。有何惜哉?”
好端端的一場國宴,就這樣被晏子搞得血濺當場。
好端端的三個義氣兄弟,就這樣被晏子挖的坑一坑埋了。
后來,三國的諸葛亮作《《梁父吟》,以詠其事:
步出齊東門,遙望蕩陰里。
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一朝中陰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者?相國齊晏子!
看來,諸葛亮認為“完人”晏子也具有政治家陰險的一面。
竊以為,如果從人性的角度做深層次心理剖析,晏子甚至還可能有“矮子綜合癥”。
晏子畢竟也是凡人,身居高位卻隨時被人“俯視”,那滋味肯定很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