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著名景點
一、巴格達
巴格達是伊拉克最大城市及經濟文化中心,是伊拉克首都,同時也是巴格達省首府,伊斯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巴格達這個名稱來自于波斯語,含義為“神的贈賜”。舊譯“報達”、“八哈塔”。巴格達跨底格里斯河兩岸,距幼發拉底河僅30多公里,處于東西方的交通要道,鐵路、公路和航空構成陸地和空中的立體運輸,十分便捷。鐵路向北通往敘利亞和土耳其,向南延伸至波斯灣,也是國際東方快車的必經之地。
??? ?巴格達在中東地區位于開羅、德黑蘭和伊斯坦布爾之后列第四位,在阿拉伯世界位于開羅之后列第二位。雖然近年來伊拉克的戰事不斷,但是巴格達依然是一座名勝古跡眾多的城市,巴格達塔、伊拉克國家博物館、巴格達動物園、卡濟米耶清真寺等是最不能錯過的景致。伊拉克國家博物館的收藏品包括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遺物,其收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收藏之一。卡濟米耶清真寺是一座由清真寺和陵墓組成的宏偉建筑群,一些著名的歷史學家如謝赫穆菲德和納西爾丁?圖西也安葬于此。
巴格達位于伊拉克國土中部,跨底格里斯河兩岸,面積860平方公里。本區為亞熱帶干旱與半干旱氣候區。從阿拉伯半島直達印度河下游的塔爾沙漠,都分布有亞熱帶干旱和半干旱氣候。因為這里廣大面積的陸地處于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地面存在著山間高原和盆地,也有助于荒漠氣候的形成和發育。這里(夏季炎熱,冬季較冷),如巴格達夏季氣溫可達49℃,冬季最低氣溫為-8℃。
二、巴比倫古跡、空中花園(Babylon and Hanging Garden)
巴比倫城市遺址在今天伊拉克巴比倫省的希拉被發現,在巴格達南90公里處的巴比倫古城遺址,可以了解公元前3000多年強大的巴比倫帝國的風采,建于公元前2350多年,是與古代中國、印度、埃及齊名的人類文明發祥地。巴比倫意即“神之門”,由于地處交通要沖,“神之門”不斷擴展,成為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流域的重鎮。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曾是西亞最繁華的政治、經濟以及商業和文化中心。它創立了世界第一部法典,筑造了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空中花園,以及傳說中讓上帝感到又驚又怒的巴別通天塔;它還首先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實行7日一周制,創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并率先使用陶盤作餐具。
這個舉世聞名城市的遺址地處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肥沃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現在只剩下由破損的土磚建筑物構成的大型土墩和碎片。城市沿著幼發拉底河建造,被左、右河岸平分成兩部分,配有陡峭的河堤來抵御季節性的洪水。巴比倫最初是一個小城鎮,在公元前二千年初變得興盛。在亞摩利人巴比倫第一王朝于公元前1894年興起時它作為一個小城邦獲得獨立。巴比倫宣稱自己是蘇美爾-阿卡德城邦:埃利都(Eridu)的繼承者。盡管在那時候它還是一個小城市,但是它讓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圣城”尼普兒(Nippur)黯然失色。大約也是這個時候,也就是公元前十八世紀左右,一個名叫漢謨拉比的亞摩利人國王第一次建立了一個短命的巴比倫帝國。從這時候開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南部被人稱作巴比倫尼亞,巴比倫城市的規模日益膨脹,變得越來越雄偉。巴比倫帝國隨著滅亡而快速瓦解。之后,巴比倫在亞述人、加喜特人和以欄人的統治下度過了漫長的歲月。在被亞述人毀滅并重建后,巴比倫于公元前608年到公元前539年之間成為新巴比倫王國的所在地。這個帝國由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南角的迦勒底人建立。新巴比倫帝國最后一個國王是一個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北部的亞述人。巴比倫空中花園是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跡之一。巴比倫在衰落后又被阿契美尼德帝國、塞琉古王朝、帕提亞帝國、羅馬帝國和薩珊王朝統治。
空中花園,雄偉壯觀,巧奪天工。
空中花園,又稱懸苑,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傳說是在公元前6世紀由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倫城為其患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修建的,現已不存。據說空中花園采用立體造園手法,將花園放在四層平臺之上,由瀝青及磚塊建成,平臺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撐。園中種植各種花草樹木,遠看猶如花園懸在半空中,由此得名空中花園。
三、伊拉克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Iraq)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始建于20世紀20年代,是伊拉克最早建立、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第11大博物館。國家博物館收藏了英國考古學家格特魯德·貝爾(Gertrude Bell)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在伊拉克各地開始發掘的藏品,展出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時代的珍貴作品,是研究阿拉伯伊斯蘭教歷史及文化的珍貴資料。館藏了大約25萬件珍貴歷史文物,內容涵蓋了伊拉克上溯10萬年前的石器時代,下迄19世紀中葉的所有歷史時期。在伊拉克戰爭中有數以千計的藏品遭到搶掠。2009年2月23日,伊拉克總理努里·馬利基將博物館重開,但仍然有半數失物下落不明。
四、《一千零一夜》街頭雕塑
??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是《一千零一夜》的故鄉。
《一千零一夜》(tales from 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譚》。相傳古代印度與中國之間有一薩桑國,國王山魯亞爾生性殘暴嫉妒,因王后行為不端,將其殺死,此后每天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殺掉,以示報復。宰相的女兒山魯佐德為拯救無辜的女子,自愿嫁給國王,用講述故事方法吸引國王,每夜講到最精彩處,天剛好亮了,使國王不忍殺她,允她下一夜繼續講。她的故事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夜,國王終于被感動,與她白首偕老。因其內容豐富,規模宏大,故被高爾基譽為世界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
《一千零一夜》——在大艾比努瓦斯大街上,矗立著一座雕像,取材于《天方夜譚》中的一個故事:很早以前,有個叫山魯亞爾的國王,荒淫無度,殘暴兇狠,他每天要娶一個少女作妻子,第二天一早就將她殺死。為了拯救無辜的少女,宰相的女兒山魯佑德挺身而出,自愿嫁給國王,她想了一條妙計,每天晚上給國王講一個精彩的故事,每講到精彩之處就嘎然而止,要知結果如何,且聽明日分解,使國王為聽故事而舍不得將她殺死。好奇的國王就這樣聽了一千零一夜,國王最后愛上山魯佑徳,兩人白頭偕老。這幅塑像的畫面,便是山魯亞爾正在聽山魯佑德講故事。國王半躺半坐,山魯佑德站在一旁,打著手勢,表情豐富地給國王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形態逼真,造型優美,活靈活現。
穿過底格里斯河吊橋,來到河畔邊的艾比努瓦斯大街,就能看到最著名的山魯亞爾國王諦聽山魯佐德王妃講故事的塑像。這座雕像建立在一個有七級石階的方形臺上。古代的阿拉伯暴虐的國王山魯亞爾半臥著,正在凝視諦聽他剛剛娶來的新娘山魯佐德講故事。山魯佐德站立著,一面講述,一面打著手勢。這位美麗善良的姑娘以她的智慧和口才拯救了無數少女的生命。雕像生動地再現了姑娘和國王的神態,堪稱雕塑中的杰作。據說雕塑座基中原置備放大器,每晚播放《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后因年久失修,機器失靈,節目也就中斷了。
五、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
巴格達另一組著名的雕塑,是坐落在繁華的薩阿敦大街街心花園中央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中少女萊佳娜的雕像。這個故事膾炙人口,早已為世界人民所熟悉。在這組雕像中,機智勇敢的少女萊佳娜正站在壇子上,用盛著沸油的瓦罐向壇子里猛澆,神態十分動人。每天早晨7點到10點左右,水從姑娘手中的瓦罐流入下面的38個壇子中,再淌入最底層的池里。伊拉克能工巧匠們的這些藝術杰作,使巴格達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每天吸引著海內外無數的游客。
巴格達無名英雄紀念館坐落在巴格達市中心的廣場上,由兩座水滴形建筑構成,具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其獨特的建筑風格給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F在我們懂得水滴形建筑是伊斯蘭世界的典型建筑風格??稍诋敃r,即使我們這些號稱國家頂級建筑隊伍的人員,也沒有領悟到無名紀念館設計原理的真諦。我們看圖(形)說話,形象得稱它為“桃子”廣場?!疤易印崩锩娴恼褂[展出了一些革命歷史戰爭的史記和史實。其中模擬的一些戰爭場面給人以震撼。當時,展館里面的展覽手法還是比較先進的,配有光、聲、電技術。多年后,我才在國內看到類似的展覽。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無名戰士紀念碑外景。右面是直徑24米的向日葵花盤形狀碑體,左面是42米高的旗桿,下面是 象征性的烈士陵墓。紀念碑周圍的泥土全部是從前線運回的,以示這些無名戰士是為保衛這些神圣的土地而獻身的。
七、? 幼發拉底河
幼發拉底河流經地是人類最早的發源地。幼發拉底河是中東名河,發源于土耳其安納托利亞高原和亞美尼亞高原山區,流經敘利亞和伊拉克,大體上流向東南,最后與位于其東面的底格里斯河合流成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為西南亞最大河流。其與底格里斯河共同界定美索不達米亞。幼發拉底河全長約2800千米。
八、? 底格里斯河
底格里斯河(Dijla)是伊拉克的母親河,與位于其西面的幼發拉底河共同界定美索不達米亞,源自土耳其安納托利亞的山區,流經伊拉克,最后與幼發拉底河合流成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全長2045公里。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正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
九、? 阿拉伯河
河床寬廣,含沙量大。阿拉伯河是伊拉克東南部的河流,由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在古爾奈鎮匯流而成。流向東南,經伊拉克的巴斯拉港和伊朗的阿巴丹港,注入波斯灣,全程193千米。其水道后半部的東岸形成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的邊界,自東岸(伊朗)接納卡倫河,卡倫河給阿拉伯河帶來大量泥沙,要經常疏浚才可通行吃水淺的遠洋輪船。
十、? 薩邁拉古城和薩邁拉塔
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薩邁拉古城為強大的伊斯蘭都城的遺址,該遺址證明它在建筑和藝術具有創新性,這種創新性在那里有所發展,并傳播到伊斯蘭世界和伊斯蘭世界以外的其他地區。公元9世紀的大清真寺和通天塔,是該遺址眾多的杰出建筑奇跡之一,其中80%仍有待于挖掘。
伊拉克螺旋塔,或稱薩馬拉螺旋塔、瑪勒維亞塔,位于伊拉克薩馬拉,矗立在巴格達北部125公里的薩馬拉大清真寺廣場之上,是薩馬拉大清真寺的宣禮塔,也是薩馬拉大清真寺中最著名、最壯觀的建筑,被列為全球十大螺旋樓梯之一,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伊拉克螺旋塔建于公元837年,高約52米,這是一座只有樓梯的建筑,通往塔頂的螺旋形坡道旁邊沒有任何保護措施。該塔是伊拉克阿拔斯王朝(或作阿巴斯王朝)時代建筑藝術的杰作。盡管只有七層,看上去卻似乎比二十層樓還高。
十一、亞述古城
博采古西亞各國之長,且具有自己的特點。亞述古城位于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底格里斯河的特殊地帶上,位于雨水灌溉農業和人工灌溉農業的交界處,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4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亞述古城是亞述帝國的第一個都城,是重要的國際文化和貿易交流的平臺。古城同時也是帝國的宗教都城,同阿舒爾神緊密相連。亞述古城最后被巴比倫人攻占,但是在公元1世紀和2世紀帕提亞時代經歷了短暫的復興。
十二、哈特拉古城
哈特拉是帕提亞王國的一個大的軍事重鎮,公元116年和198年它抵擋住了羅馬人的多次進攻,這主要得利于它高大堅厚的城墻和城堡。這座城市的遺址,特別是融匯了希臘羅馬建筑風格及東方裝飾特色的寺廟建筑展示了帕提亞文明的輝煌。哈特拉古城在1985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哈特拉古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哈特拉古城呈圓形,環城建有雙層城墻,城墻上還建有城堡和塔樓。城內建造有許多座廟宇,它們建在一塊長方形的圣地上,由7座大門組成的圍墻圍繞著圣地,現存的宏大寺宇仍然屹立挺拔于此,寺體呈凹形,中間是大門,兩邊是廂廊,房頂突出,多層線條,由巨大的石柱支撐,氣勢恢弘。城內的太陽廟,因其所陳設的珍貴祭祀用品而聞名遐邇。廟門的正面是希臘神話中的蛇發女。
十三、奧斯曼帝國城堡
巴格達的奧斯曼城堡,顧名思義,是由奧斯曼人民在19世紀建造的。這座城堡被稱為“Qishla”,意為強化場地,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一座軍事防御建筑。在被摧毀一半之后,伊拉克政府在結構恢復方面取得了進展。
附近,就在河的另一邊,還有許多與該州公共服務部門相關的設施和部門,現在被稱為巴格達的“綠區”。最初的規劃概念包括鐘樓的修復,現在可從城市內的任何地方看到。后來在周邊地區進行的修復工作包括花園,古董市場,各種世界美食餐廳和重要的文化活動。
十四、解放廣場
塔格里爾廣場位于巴格達市中心,也被稱為解放廣場。這個廣場是整個城市中最大,最居中心的廣場。在這里,我們可以參觀最著名的城市紀念碑之一:一幅把我們帶到1958年的壁畫,它代表著伊拉克共和國的成立。解放廣場位于Rasafa地區,更確切地說是位于Tigre河的東岸,是巴格達不容錯過的景點。
十五、伊斯法罕王侯廣場
伊斯法罕王侯廣場(Meidan Emam, Esfahan)于1979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廣場中保存了從公元11世紀到公元19世紀的各式各樣的伊斯蘭風格的建筑。伊斯法罕王侯廣場坐落在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首府市中心,建于1616年,長500米,寬約160米,是當年-大帝檢閱軍隊、觀看馬球比賽、隆重演出和舉行其他儀式的地方。廣場四邊是紀念碑建筑,它們與一組二層拱廊相連;廣場周圍有雄偉精美的古代建筑群,有阿里·卡普宮、謝赫·魯特福拉清真寺和具有穹形波斯建筑特色的伊瑪目清真寺。這里保留著300多年前風貌的傳統市場——巴扎,從中能觀賞到聞名遐邇的伊斯法罕手工藝品。巍峨宏偉的伊馬姆霍梅尼清真寺雄踞廣場一側,原名皇家清真寺,一般稱為藍色清真寺;該清真寺造型保持了傳統的波斯建筑風格,寺院內外圍墻和一些高大圓柱,都用深淺藍色的小塊光彩瓷磚拼嵌成一幅幅美麗動人的波斯。
十六、天堂廣場(Piazza Firdos)
Piazza Firdos,其波斯名字意為“天堂”,是一個每年吸引大量伊拉克游客的廣場。在這里,您可以找到對建筑和歷史意義以及經濟和旅游重要性有很強關聯性的建筑。
周圍的建筑包括齋月清真寺和酒店,如巴勒斯坦酒店和伊什塔爾喜來登酒店。
廣場的中央環形交叉口,是無名戰士巨人弧的一部分,后來被薩達姆侯賽因雕像所取代,然后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被美軍拆除?,F在,該場地有一個象征著“自由”的綠色雕塑。
?十七、埃爾比勒
世界上最古老的定居點之一。伊拉克北部城市,埃爾比勒省省會。人口10.7萬。位于扎格羅斯山西麓。自古為農業區中心與交通中心。現為來自巴格達鐵路的終點站,并有公路分別通往伊朗、土耳其、敘利亞。有毛紡織廠、磚廠。中世紀時阿爾貝拉是巴格達和摩蘇爾間的一個重要貿易中心。直到今天它依然是一個交通要道,重要的公路和鐵路在此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