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楊絳先生逝世,享年105歲。消息傳出,微博頭條,微信朋友圈很多人發文懷念緬懷。同時,她與錢鐘書可遇不可求的曠世情緣也被廣為傳頌。
初見,在清華大學,才冠三梁的錢鐘書與艷壓群芳的楊絳一見如故,談起家鄉,談起文學,錢鐘書急切地澄清:“外界傳說我已經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你不要相信。”楊絳也趁機說明:“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的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兩人文學上的共同愛好和追求,性格上的互相吸引,心靈的默契交融,這一切使他們一見鐘情。
兩人戀愛時,除了約會,就是通信。有一次,楊絳的回信落在了錢鐘書父親的手里。錢父好奇心突發,悄悄拆開信件,看完后對楊絳非常滿意。在錢父看來,楊絳思維縝密,辦事周到,這對于不諳世事的兒子,是可遇不可求的賢內助。
后來,兩人完婚。婚后不久,錢鐘書楊絳即告別父母朋友,相伴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深造。在牛津,楊絳懷孕了。兩個年輕的人,擁在一起時,必然有幸福的希冀。錢鐘書說:“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可是楊絳卻說:“我要一個像鐘書的女兒。女兒,又像鐘書,不知是何模樣,很費想象。”真正愛一個人,都會希望生一個孩子,有一雙和你一樣的眼睛,有和你一樣的鼻子,有和你一樣的靈魂。
錢鐘書與楊絳的愛情起始便偏平淡,簡單隨意,一如兩人的處世風格。兩人一路走來,從相識,相戀到相知相守,歷經戰亂、生離、去國、還鄉、著書、從教、批斗、下放、平反。他們一生坎坷,直到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再后來,他們女兒阿媛離開人世。阿媛去世的第二年,錢鐘書去世。楊絳在《我們仨》里寫道:“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1998年歲末,鐘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現在,只剩下我一個。”后來讀到《聽楊絳談往事》,看到這句話:鐘書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顧人,男不如女。我盡力保養自己,爭求“夫在先,妻在后”,錯了次序就糟糕了。鐘書走時,一眼未合好,楊絳附到他耳邊說:“你放心,有我吶!”她是撐著不先走。她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應盡的責任。真愛一個人,才會在晚年之際,多活一段時日。因為,老伴已去,歲月就是悲傷的凌遲。先走的,才是福多的;后走的,都是愛多的。
楊絳一生追隨錢鐘書,甘愿站在丈夫身后。楊絳曾說,她把錢鐘書看得比自己重要,比自己有價值。錢鐘書的名作《圍城》,1989年將要搬上銀幕前,楊絳為表達主題寫了兩句話:“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楊絳曾解釋,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圍城”的含義,不僅指方鴻漸的婚姻,更泛指人性中某些可悲的因素,就是對自己處境的不滿。錢鐘書很贊同楊絳的概括和解析,覺得這個關鍵詞“實獲我心”。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于有一個能讀懂你的人。而楊絳就是能讀懂錢鐘書的人。
錢鐘書曾在書上寫下:“贈予楊季康,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楊絳也曾自己寫文章說,她的“每項工作都是暫時的,只有一件事終身不改,我一生是錢鐘書生命中的楊絳。”夏志清曾說:“20世紀中國文學界,再沒一對像錢鐘書和楊絳才華高而作品精、同享盛名的夫妻了。”胡河清亦贊嘆:“錢鐘書、楊絳伉儷,可說是當代文學中的一雙名劍。錢鐘書如英氣流動之雄劍,常常出匣自鳴,語驚天下;楊絳則如青光含藏之雌劍,大智若愚,不顯刀刃。”最才的女子,最博的先生。最慧的楊絳,最敏的鐘書。琴瑟和弦,鸞鳳和鳴。婚姻如此,夫復何求?!
兩位大師的攜手相伴是對人生最好的注腳。《我們仨》中平時的文字,滲透出來家的溫暖和平實,是居家溫馨最好的釋義......
感動于二人的相濡以沫,又想起了另一位女子林徽因,16歲的林徽因游歷歐洲,在英倫期間,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當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情竇初開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愛上了林徽因,徐志摩深愛林徽因,回到中國與此時剛生下第二胎的妻子張幼儀離婚,但當他回到英國,林徽因已經離開了英國,又回到了中國。雖然也深愛徐志摩, 但家庭的背景以及教養使她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徐志摩為了她,當然也付出了代價,更或血本。他與張幼儀離婚,可是林徽因最終并沒有選擇他。其后徐志摩為聽她的學術報告,乘機遇雨觸濟南開山而身亡。林徽因對徐志摩也是一直有感情的。徐志摩死后,林徽因將徐志摩遇難飛機的一塊殘長久地掛在臥室內,并寫了多篇文章懷念他。二人就這樣相忘于江湖了。
世界上有兩種可以稱之為浪漫的感情。一種叫相濡以沫,另一種叫相忘于江湖。有人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而我認為,如果能相濡以沫,沒人愿意相忘于江湖。但是,有時候最終迫不得已,如徐志摩和林徽因,他們的愛情被現實打敗,最終相忘于江湖。
所以,能牽手的時候,就別只是并肩;能擁抱的時候,就別只是牽手;能在一起的時候,就別輕言放棄。很多事情因一瞬間的遲疑而永遠遺憾。有些事錯過了就是永遠,有些人一轉身就是一輩子!如果可以相濡以沫,沒人愿意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