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來老師是今年的網紅之一,他是《和時間做朋友》這本書的作者,2016年最受歡迎書籍之一。2007年春節,笑來老師創作了這本書。十年一轉眼過去,這十年里發生了什么?
自從離開新東方,這十年間,笑來老師“不務正業”的做過很多事情。買比特幣,互聯網創業等等,不停的嘗試。后來的很多好運和之前的一個嘗試有關。今年請臺灣的老師來做全棧培訓,也是之前結下的緣分。兩年前的不務正業,如今帶來了很多機遇。
一開始進入任何領域,都不是順利的。學習能力是無敵的。一直在掙扎,一直在學習,進步肯定是有的。任何等級的學習能力總比不學好。你的所謂經驗,只不過是最近2年經驗,過去的20年只不過是重復。
馬云說:“創造互聯網的時代已過去,現在是運用互聯網時代”。現在是運用互聯網收割紅利期,網紅經濟,比如網紅電商,知識電商等。國內互聯網平臺競爭趨于成熟,很難再去超越。
笑來老師的人生并不是我們看到那樣一直順利的。比如,今天是挫敗的一天。今天笑來老師公司做的新生大學app部署出了問題,居然沒有找到原因,預定好的老師直播不能如期進行;8點笑來老師在網易課堂有個直播,他的那個直播間也出了問題,20分鐘的課折騰了45分鐘。一整天都是在處理錯誤中度過。
笑來老師人生中三次重大挫敗經歷。
1、高考。
笑來老師1991年參加高考,當時不太想上大學,想快點打工賺錢,沒有認真對待考試,最后考的也一般。后來同學告訴他,你應該上大學,上大學是如何如何美好。于是又開始復讀,復讀的壓力非常大。第二年復讀高考前期,他的母親生病,自己臨近高考十天又急性闌尾炎。醫生說全麻對記憶力有影響,后來用了局部麻醉,本來一個幾分鐘的手術,他的闌尾位置不對,在局部麻醉狀態下,找闌尾折騰了四十多分鐘,非常痛苦。后來費了好一番周折,通過調劑才讀了長春大學會計。
人生關鍵機會錯過,后來要花很大代價也彌補不了,還有很多意外。經歷了這件事,笑來老師后來做任何事情和決定都認真對待。
2、創業時候犯的錯誤。
7年一輩子。笑來老師28歲進新東方,35歲離開。2005年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2006年,想下一步干什么;2007年提出辭職;2008年正式離開新東方。2008-2009年,互聯網創業。當時做了一個分類廣告網站,找了外包團隊,整了原型和一堆數據,下一步卻不知道做什么,干了三個月就關門了,把剩下的70萬還給天使投資人徐小平老師。考慮到要生活,他回到比較擅長領域,做出國留學賺錢,再后來把剩下的30萬還給了徐老師。當年他也是徐老師經常作為創業失敗例子。去年他做了一個公司,情非得已,徐老師又參與了此次投資。徐老師笑著說,“當年我不會投資,你也不會創業。”
笑來老師第一次互聯網創業,2008年3個月就壽終正寢了。
3、最近的失敗。去年底,笑來老師開始嘗試做社群,然后圍繞社群做新生大學app,準備今年4月份上線,第一次上線就崩潰了。這半年過去,還會經常出現各種情況。后來他反思了一下,有兩方面原因:1、團隊沒經驗;2、自己的問題,看起來一個簡單app,搞得那么復雜。他自己并不是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年初,得到app創始人,也是邏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告訴他:“笑來,你做的太復雜了”。當時自己沒聽進去,等他反應過來,半年過去了。做一個好的產品,一定要足夠簡單,這是笑來老師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學到的道理。
笑來老師說自己不笨,但也不是很聰明,學會了不做一些蠢事而已。這些年一路走過來,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他總結有以下原因:
1、關鍵時刻決不放棄。用東北話說,決不掉鏈子。
2、持續做事情。一本書可能讀不懂,我可以硬著頭皮去讀,反復去讀,讀過很多遍,直到讀懂;做不好的事兒,硬著頭皮去做,反復去做,直到還算可以。做一件事持續很多年,反復去做,結果自然會比大部分人做的好。我08年互聯網創業失敗之后解決生活去了,做留學咨詢,但我一直沒有放棄互聯網創業。試了一個又一個方向,新生大學app,還有今天的一塊聽聽app。現在我對互聯網創業越來越有信心。反復嘗試去做,會越來越好。
回頭看,10年間做了很多事情,互聯網創業,做留學咨詢,買比特幣,天使投資,自己互聯網創業。現在依然在嘗試。很可能這就是我和時間做朋友。
我并不是進取型人格,不太在乎別人看法,只在乎自己在做事情。我越來越不相信天賦,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成就=有效成長總時間。我很久以來就沒有工作日說了。大家知道,一年節假日加起來有115天,每天工作6小時,10年下來,你比別人多出18380個小時。能力一般,天賦一般,有效成長總時長比別人長,總比別人要厲害。
2014年我開始學做天使投資,跟著徐老師學了一招,只看過去,不看將來,這也相當于看有效總時長,過去有成就,通常是不會出大錯。越往上接觸更多的牛人,發現每人都有牛逼之處,難以追趕。面對高手,也越來越謙卑,這進一步刺激你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公開寫作,給我帶來如下改變:
1、讓自己更有動力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當我把真心相信的想法公開,更深刻的理解,更深刻的去踐行,讓我變為一個更真誠的人。寫完成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像一面鏡子,時刻去檢視;
2、許多年后在做天使投資的時候,它竟然成了我的敲門磚。很多創始人說是看了我寫的書認識我的;
3、在我決定重新上路的時候,它又成了起點上的一個驅動力;
4、它像鏡子一樣,讓我冷靜,不斷看到自己的不足。
未來是屬于終身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