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辭】小過①: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②。
【彖傳】《彖》曰:小過,小者過而亨也。過以利貞,與時行也③。柔得中④,是以小事吉也;剛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飛鳥之象焉,“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順也⑤。
【象傳】《象》曰: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⑥。
[注釋]
①小過:卦名,艮下震上。
②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遺,遺留。宜,適宜。飛鳥留下了它的鳴叫聲,不宜向上飛、宜于向下,可獲大吉。言外之意是:再向上飛就是“大過”了。
③與時行也:指按適當的時機行事。
④柔得中:六二、六五是陰爻而居中。
⑤上逆而下順也:(鳥)往上飛是“逆上”,逆上而兇。向下則“下順”。向下飛則吉祥。
⑥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知過而矯之以正,故于其行則過于恭謹;于其喪則過于哀傷;于其用則過于節儉。
[參考譯文]
《小過》卦象征著小有過越:亨通,有利。可以做小事,不可以做大事。就像飛鳥越來時留下的聲音,不宜飛得太上,使人聽不到聲音,應該向下飛越,使人聽到聲音,如此則會獲得大的吉祥。
《彖傳》說:小有過越,這說明柔小之事有所過越則可亨通。過越則有利,并順應適當的時間行進。因柔小居于卦中,所以做小事則會吉利。陽剛失位不正且不能居中正之道,所以不可以為大事。因為卦象中含有飛鳥之象,所以卦辭說:“飛鳥越過來時留下的聲音,不宜飛得太上,使人聽不到聲音,應該向下飛越,使人聽到聲音,如此則會獲得大的吉祥”,這說明向上行不能順利,而向下行則順利。
《象傳》說:山上有雷聲震動,象征著“小有過越”。君子因此在行事時,就稍過于恭謹;遇到喪事時就稍過于悲哀;使用東西時就稍過于節儉。
【爻辭】
初六,飛鳥以兇①。
《象》曰:“飛鳥以兇”,不可如何也。
六二,過其祖,遇其妣②。不及其君,遇其臣,無咎③。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過也。
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兇④。
《象》曰:“從或戕之”,兇如何也!
九四,無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⑤,勿用,永貞。
《象》曰:“弗過遇之”,位不當也;“往厲必戒”,終不可長也。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⑥;公弋取彼在穴⑦。
《象》曰:“密云不雨”,已上也。
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兇,是謂災眚⑧。
《象》曰:“弗遇過之”,已亢也。
[注釋]
①飛鳥以兇:以,連詞,猶“而”。“飛鳥”是指只知道逆上而飛、而不知“宜下”的鳥,故有兇險。
②過其祖,遇其妣:父死曰“考”,母死曰“妣”。初為坤體之始,故稱“祖母”。二在初上,則二已過初,故曰“過其祖”。筮得六二則動,動則變,變則二至四互有乾,乾為父,為祖,動而有乾,也是“過其祖”。乾伏坤,坤為母,坤伏則母失其象而不顯,故曰“遇其妣”。
③不及其君,遇其臣,無咎:二本應五,然中有三、四阻隔,且有艮止。又因五失位不正不能下應二,使二不得應于尊居王位的六五。退而求其次,則與九三、九四相遇,此二位均為臣位。六二在艮而止,止而承三,以陰承陽,以下承上,無咎。
④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兇:弗過,沒有過度。之,語氣詞(下句同)。從,隨從、跟隨。戕(qiānɡ),傷害、殺害。此是說:還沒有過度時就要防備,跟隨上面將會受到傷害,有兇險。
⑤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弗是副詞,意為不。厲:險。戒:警戒。
⑥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密云不雨”,上卦為震,震為雷,有雷則必有云。坎為水,有震象而無坎象,故無雨。“自我西郊”,濃云從我們所居住城邑的西郊興起。
⑦公弋取彼在穴:公,王公。弋(yí),《玉篇》:“繳射也。”系著細繩的箭頭,射后可以拉回來。《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弋鳧與雁。”是用來射鳥的。王公用弋射鳥,鳥帶著繩鉆到穴中,又將其拉出來。
⑧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兇,是謂災眚:離,通“罹(lí)”,遭受。《詩經·王風·兔爰》:“雉離于罿。”罿(chōnɡ),捕鳥用的網,鳥被網捕獲。《新臺》:“魚網之設,鴻則離之。”設網是為了捕魚的,卻網住了鴻雁。爻辭是說:不但不相遇而還想超越,就像鳥往上飛被網住一樣,有兇險,這就是所說的災禍。
[參考譯文]
初六,飛鳥逆勢向上飛行就會遇到兇險。
《象傳》說:“飛鳥逆勢向上飛行就會遇到兇險”,這是初六自取其咎,誰也不知該如何救它。
六二,越過象征著祖父的初爻,遇到象征著祖母的三爻。然而,還是沒有到達象征著君王之位的六五,但是遇到象征著大臣的九三爻,所以還是沒有什么災禍。
《象傳》說:“沒有到達象征著君王之位的六五”,這是因為作為臣仆的六二是不能超過尊上之位。
九三,不僅不肯過分地防備,而且隨從其上,可能會受到殺害,有兇險。
《象傳》說:“隨從其上就可能會受到殺害”,兇險是多么的嚴重啊!
九四,沒有災禍,不用越過就有遇合;前往有危險,一定要有所戒備,不可施展陽剛之才能,應長久地守持正道。
《象傳》說:“不用越過就有遇合”,這是因為九四居位不當所致;“前往有危險,一定要有所戒備”,這說明九四不能長久地居于陽剛之道。
六五,濃云密布卻不降雨,濃云從我們所居住城邑的西郊興起,王公用箭射取藏在洞穴中的鳥獸。
《象傳》說:“濃云密布卻不降雨”,說明陰柔之氣已過于向上。
上六,不能遇合陽剛而超過陽剛;就像飛鳥遭受射殺一樣,有兇險,這件事真可謂是“災異”。
《象傳》說:“不能遇合陽剛而超過陽剛”,這是因為上六已到達極高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