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人為鏡,照一照自己
最近《我的前半生》熱播,讓觀眾們愛恨交加。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我們雞飛狗跳的日常赫然被搬上熒幕,那些難以啟齒、痛苦掙扎的情節像是被編劇偷去一般呈現在我們眼前。
此前我沒有急于對這部劇發表看法,是想給自己多一些思考的時間。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也許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我的前半生”。
這部劇看到目前為止,就是講了三個不同的職場女性在經歷了不同的前半生后,如何面對后半生的故事。
因為有小三插足等情節,觀眾們的反應很激烈,有些甚至跑到該劇飾演凌玲一角的吳越老師微博下謾罵。可當我們開罵的時候,應該反過來想想,她們其實只是三個完全不同的女性,有著各自的優缺點。
的確,子君缺乏自主感情用事,唐晶自以為是只顧工作,凌玲工于算計步步為營,這都是她們性格中的缺點。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子君,一個為愛甘等十年的唐晶,一個工作嚴謹專業的凌玲。
劇中的每一位女性角色都是鮮活的,是具有現實意義的。與其一味地針對劇情發泄怒火,不如以人為鏡,照一照自己。
二、女性獨立的意義在于擁有自我選擇的權利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我們這個社會一直在倡導女性獨立、男女平等的精神。可究竟什么才是女性獨立呢?
以現階段的標準來看,似乎那些出入CBD,走路帶風,長滿棱角的職場女性是大家認可或者效仿的模版。
一開始傻白甜的子君被大家所討厭,叱咤風云的唐晶毋庸置疑地獲得大家的欣賞。但隨著劇情深入,我漸漸發現該劇標榜的女性獨立都是虛偽的。
如諸位所見,子君離婚前靠前夫,只是做好一個捕風捉影無能任性的家庭主婦。離婚后雖有著自己的努力和認真,但同時也獲得了太多不符常理的幫助和后門——某種意義上她仍舊是在依靠賀函,再進行一場體驗式的自我成長。
而子君的好閨蜜唐晶,作為頂尖咨詢公司的高級顧問,在賀函的十年培養下,成為無數女生的偶像。但我們真的就可以認定,經濟獨立且被工作支配的唐晶,就是女性獨立的標準嗎?
我認為,真正的女性獨立,真正的男女平等,不是說女性要獲得多大的成功,不是女性要和男性比有多么能干。而是在弱肉強食的現代社會中,女性可以有自我選擇的機會:不是女性該成為什么樣的人,而是女性自己選擇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職場女性之所以拼命工作,不該是為了要和男同事比,而是為了可以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挑戰的工作,選擇有意義的生活,而不是無端的忙碌。當一個女性獲得經濟獨立,獲得工作上的肯定,她就能獲得成就感和尊嚴,她就可以優雅地在任何一個場合談笑風生,在任何一個日子里難過快樂。
除了職場女性這個角色之外,中國女性還有許多角色可以選擇:為愛犯傻的少女、勇敢的探險家、最后一搏的主婦、贍養家庭的出租車司機、翼裝飛行愛好者...她們可以心安理得地成為自己,做好自己,而不必受到旁人的指指點點。
當類似“某某國的新總統是位女性”的事件不再是新聞,那我們民族便是朝前邁出一大步。
三、女性最大的依仗是自己
不可否認,劇中男主賀函智慧、體貼、優雅——簡直優秀到沒邊,所以不可避免地觀眾們把重點放在了賀函應該愛誰這件事上。這是因為大多數女性潛意識里還是傾向于依靠男性,還是以男性為中心。
雖說自我選擇的權利是女性獨立的象征,但結合普遍的現實我還是想說:沒有誰可以成為或者應該成為你這趟人生旅行的依靠,當沙塵暴來臨時,只有強大的你自己才可以讓你度過劫難。你可以愛一個人低到塵埃里,但是沒有人會愛上塵埃一樣的你。
賀函選擇和誰結婚并不是這部劇的重點,這個劇想讓我們思考的是,我們在面對前半生的不堪后或者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如何改變自己才能過好后半生。
需要特別提到的是,我對劇中子君、子群的媽媽薛甄珠女士,有著說不出的喜愛和欽佩。她并不是如表面看上去那么難堪,反而既真實又勇敢。雖然她市儈、愛占小便宜,但這是她在和丈夫離婚后為了獨自拉扯兩個女兒長大必須要學會的技能。她是天下無數母親的縮影,也許不那么體面,但足夠令人感恩和欽佩。
生活里沒有強者之分,沒有高低之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不如意,每個生命都是平等且充滿意義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力地生活,哪怕是虛度光陰,也要讓光陰的故事里有春天的花,秋天的風以及冬天的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