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點老婆微信給我說還在做“作業”,我問她忙啥?她回答說在替女兒抄數學試卷,因為做錯了幾個題目,老師罰抄試卷2份全部重做2次,我發了個無奈的表情。
這樣的教育懲罰已經不鮮見,特別對孩子上小學初中的家長應該不會不知道,當然不能講每個地方都有,就算沒經歷過至少也不陌生,見諸媒體更嚴重的是體罰學生。我倒沒問過孩子的感受,但老婆的親歷而為讓我有感而發。為了減輕孩子的課業負擔,很多有能力的家長都挺身而出,不惜代勞,實在不忍心孩子這般辛苦。
十年寒窗苦讀,自古至今本無非議,對于某些老師施教的方法實在不能直讀,這種變相的體罰是否能讓孩子體會切膚之痛,牢記教訓,增長了分析理解解題能力,需要教育界探討。我不是老師,作為家長實在難以認同接受。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學亂象,哪個家長都心知肚明,私下里各有微詞。教育局很多明文規定,執行起來也是視若惘聞,其中緣由不便細糾。
回想起我們的學生時代,被老師打罵體罰諸如此類的事情也很正常,有些家長還主動要求老師嚴加管教,似乎前輩舊時私塾先生戒尺掌手的遺風尚在,頗得人心。童年時代,我算是個好學生,也有過被老師“刁難”過的經歷,善意的有益的至今感懷,偶有個別老師師德不佳的也就成了同學聚會時的笑談。
當年畢業時,也曾有過考慮上師范做老師的念頭,作為農村孩子其實也不懂,當時班主任老師鑒于彼時教師現實境況的考慮,最后也沒建議上師范,倒是幾個女同學上了師范現在都在教育系統教學教研。我一直在企業單位工作,風風雨雨,經歷眾多,不曾有所建樹,現在想來內心還是喜歡做個老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如果我是個老師,我會是個學生喜歡的好老師嗎?我帶出來的學生會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嗎?站在一個學生的角度,我所理解的好老師標準:
1.職業化
職業化是對各行各業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但事實上很多從業者對職業化理解不深,更缺乏職業精神,教師職業也如此。
教師職業分析可以運用過程方法,其輸入是知識和文化教養,活動是教學,輸出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的學生。
如此,一個有職業素養的教師應該具備完整的知識儲備,系統的教育理念,良好的道德品質,做好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這點同工廠里的工人每天生產合格產品是雷同的。
2.專業化
如果說職業化是獲得教師資格的基本條件,那么專業化才是好老師的標準。術業有專攻,學校課業的分工已經很細,各課老師應在其專業領域研深研透,并能將知識以學生的理解接受層次傳授。
3.人性化
教育工作面對的是具體的人,而且還是成長階段的孩子,盡管面對眾多的個性不一的學生,學校也會出臺相應的管理考核辦法,比如升學率,學校排名等等。但一切不能違背教育的初心,不能忽略學生心理和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不能拔苗助長,也不能只顧眼前,更不能簡單粗暴。
教育需要耐心更需要愛心,一個好老師必然是個敬業懂得關愛學生,樂于付出的友善之人。
無戒日更營第七周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