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不再,毫無顧忌地去稀里糊涂地愛一場
1
最近和栗子聊天的內容,三句話跑不開一個姓胡的男生。
因為我實在有些免疫每天大同小異的少女情愫,態度著實有些冷淡。
“你是不是愛無能啊。”
作為一個單身時間超過兩年的男孩,從性取向到人生觀再到個人人品,免不了要被各種懷疑。
“你是不是,不相信愛情了。”
“你是不是,不喜歡女孩”
“你是被女孩傷害太深,現在不敢愛了嗎”
“還是你那方面有問題”
對于所有質疑我都可以不予理會,但是說我不行的,我真的會生氣的。
當然,這句話確實讓我開始認真思考,為什么我每天講故事,說雞湯,偶爾客串情感老師解答少女們的情感疑惑,我還是一條單身狗。
翻來想去,最后又回到那句,“我愛的不愛我,愛我的我不愛,總之就是一直在錯過,遇不到怦然心動的人”
2
有人曾經問過我,在過往的所有感情里,哪一段最記憶深刻。
我想大概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學生時代青澀的那段感情吧。
不管是默默無聲的暗戀、敢愛敢恨的明戀還是互相喜歡卻一直不能在一起...它們被小心翼翼地安放在心底小小的位置。
比起失去學生身份后的愛情,當年的我們如此純真,只知道喜歡一個人,就可以義無反顧。
有時候,不得不感嘆,年少時動心真的是很容易,也許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從此再也忘不掉她的笑臉。
學生時期的戀愛,不用擔心柴米油鹽,不用擔心對方是有目的的接近。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幸福可能就是一起上下學,一起學習,一杯水,一包零食。
那個時候,喜歡一個人的理由也很單純很簡單。
也許是他不經意間朝你的方向微微一笑,也許是他被老師叫起來讀課文的聲音很好聽,也許是她帶著耳機坐在操場邊安靜的樣子,也許是她站在講臺上發言后臉上泛起的紅暈……
因為某一個莫名其妙的瞬間,突然從那個人身上發現一個平凡無奇的優點,然后你就奮不顧身的喜歡了。
后來你回憶起,你會發現,曾經你喜歡的原因莫名其妙,放在現在,你壓根都不會注意到他。
那些你為他做過很多傻事,被你藏在記憶的角落里,微不足道卻無比珍貴
你卻無比懷念那些日子,因為那時的你肆無忌憚地愛著一個人,義無反顧。
你們約定著要考上同一所大學,約定著要環游世界,約定著要去聽一次周杰倫的演唱會,約定一起做很多很多的事……
你們腦補著最美好的愛情,你們會結婚,生一堆孩子,你們會一起變老兒女繞膝,白頭偕老。
難道愛情是有份額的,因為我們之前的愛都太過熱烈,把所有的配額揮霍一空了,如今我已經愛無力,甚至愛無能了。
3
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寫道,如果我們沒有能力愛,也許正是因為我們總希望從別人那得到什么,而不是無條件地投入其懷中并且只要他這個人的存在。
我總喜歡對身邊的好友說,遇到喜歡的,趁年輕去談一場肆無忌憚的戀愛。
只不過,長大后的我們很惶恐,很怯懦,很擔心,因為我們怕這場肆無忌憚的戀愛只會換來苦澀的下場。
現實中,人們所要的愛情結果大抵便是婚姻吧!然而,放到現在,絕大部分的人,都沒能走到這一步。
畢竟愛情只是兩個人的事情,吵也好,鬧也罷,折騰來折騰去也就是兩人而已。
而當你決定走入婚姻,就變成兩個家庭的事情。你不得不開始面對,對方家人的要求,己方家人的要求,房子、車子、穩定的經濟收入、穩定的生活環境等等諸如此類。
年少時總是覺得只要有愛,其他的都是可以克服的,后來,慢慢的,我們發現,愛不是萬能的,不過是錦上添花的一種裝飾品,它裝飾了你的心靈,卻無法裝飾你的生活。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真的可能孤獨終老?
當我發現我很難再奮不顧身去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常常說,可能我注定孤獨一生了吧。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戀愛從人類的本能變為了一種負擔。當我們決定戀愛時,總是先掂量對方的條件,然后考慮考慮,考慮考慮著機會就溜走了。
這大概成為很多人錯過的最根本的原因。
其實,年輕的時候,談戀愛就是什么都別想,盡情地‘耍流氓’就好。
如今像我這樣的90后,已經人到中年,不再年輕,只能抱著回憶里轟轟烈烈的純粹愛情,靜靜地等著老去。
當然,還是對愛抱有期許的,畢竟說不定哪天就遇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