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一首詩,當我們擁有它的時候,往往并沒有讀懂它;而當我們能夠讀懂它的時候,它卻早已遠去。這首詩的名字,就叫青春。
我叫夏天,因出生在夏天而得名。人生四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我獨鐘愛夏天,也因此討厭冬天。
我家在農村,一個偏僻的小城。從小爸媽給我灌輸的就是,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出人頭地,才能走出去,見識到更廣闊的天地。因此,我從小到大都是認真學習的乖孩子,成績名列前茅。小學六年,一直當學習委員,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年年三好生。那時我是我們家和全村的驕傲。
好成績不是天下掉下來的,其實我不聰明,我只是勤奮。每天早起,總是第一個到校,很多時候連學校的大門都沒開呢,我就來了。上課認真聽,課后不貪玩,團結同學,配合老師,還積極參與學校活動,結果我胳膊就帶上了三道杠。
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認真做作業,做完再玩。炎熱的夏天晚上,蚊子成群飛,到處尋找口糧,怎么安心寫作業?結果想了個大絕招,拿只水桶裝半桶水,然后把雙腳放進去,水漫到膝蓋,這樣寫作業,既涼快,蚊子又叮不到,一舉三得。類似的事情有很多,總之就是先苦后甜,雖然我并不覺得做作業苦,我也從不讓爸媽為我的學習操心。
高處不勝寒,沒有對手真的很寂寞,還好有學校派我參加各種比賽,語文、數學、體育和書法。坐井觀天不知天高地厚,通過比賽交流,我膨脹的內心才認識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強中更有強中手。好了,我可以有更高的目標了。到了初中,我又參加了英語、物理和化學的比賽,幾乎門門功課都參與過。其中數學更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我還得了獎。
升入初中,年級由一個班變成了四個班。我繼續當著學習委員,成績依然名列前茅,只是競爭大了,我不再常霸榜首。我陷入了獨屬于我一個人的W曲線魔咒,什么意思?解釋一下:W曲線魔咒就是指,這一次我考試得了年級第一,稍稍有點小興奮,到下一次考試,我卻掉入了六七名,然后我不服,拼了命的認真,下定決心要翻盤,再考,我又考回第一,接著再考,又掉,再考,又第一......如此循環反復,規律得從未出錯。
我的W曲線魔咒,很神奇,也許你不相信,但這是事實,有考試數據為證。關于這,班主任找我談過話,說你就是骨子里太驕傲了,一考第一就不得了,一點也不穩重。還說:“你看人家那個第二名,無論你的名次如何高低起伏,人家總是穩居第二,你應該向她學學。”切,竟要我這個第一去向一個千年老二學習,搞錯沒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那第二高峰呢?有多少人知道。我不跟她學做千年老二,但是我曾努力嘗試過去改變W曲線魔咒,但魔咒就是魔咒,打不破。
光陰似箭,三年一晃而過,快中考了 。這三年中的一切喜怒哀樂,和那最懵懂的青春味道,就讓它隨之塵封吧。此時,我和梅并肩走在操場邊,邊走邊聊。
“夏天,你志愿想好了嗎?”
“早想好了,第一志愿重點高中,第二志愿中專,第三志愿普通高中。”
“咦,跟我想的一樣,不過,第二志愿中專,我選的是師范,我記得你以前說過你不喜歡當老師的。”
“嗯,我爸讓我選醫生或教師,說這兩個職業最吃香,但我不喜歡。我一定要選個大城市,我要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你成績這么好,一定可以的。對了,你的W曲線魔咒還沒打破嗎?”
“沒有呢!”
“照這么說,你最近的模擬考是第五名,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中考,你一定會考好,甚至是第一。”
梅的話剛說完,我就停下腳步,看著她。說真的,我真沒有把W曲線和中考聯想到一起,一直以來都是學校的模擬考。這下好了。見鬼,我們兩個人竟真的相信老天會眷顧,W曲線會一如既往地朝著它該有的方向而去。
可是,老天爺卻給我們開了個大大的玩笑,我的中考沒有考好。語數英物化都發揮正常,是政治沒考好。神奇的W曲線魔咒被打破了,當聽到考分后,我心慌,羞愧,無地自容。是我過于相信這該死的W曲線,是僥幸心理的作用,葬送了我的前程。
差三分,離重點高中分數線就差三分,卻宛如差了十萬八千里。雖然分數線夠到中專,可以選擇中專或普通高中,但非我所愿,我的目標是重點高中啊。一代學霸終成笑柄,我無顏見老師同學,無顏見家鄉父老。
父親此時在遙遠的外地打工,我打電話告訴他考試結果,并和他商量志愿的最終選擇。我都不知道當時自己是怎樣鼓起勇氣打了電話,他沒有怪我,只是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這樣也好,那就不讀高中了,讀中專吧。我們家庭條件不好,讀高中大學至少6年,讀中專是4年,早點讀完早點出來掙錢。”
直到回到家,耳邊還一直回蕩著父親的話。父親說得沒有錯,他為了扛起這個家,一個人常年在外打工掙錢,那么辛苦,真不容易啊,我是該早些為這個家盡一份責任。可是我不甘心啊。姐姐比我大兩級,她普通高中都沒考上,只能去上技校。而我的大學夢,怎能就這樣破碎呢?我還要靠這個去改變家的貧窮,改變自己的人生呢。
我堅持著自己的大學理想,又和父親通過幾次電話,我跟他說,我一定好好學習,爭取獎學金,為家里減輕負擔。最后父親終于同意了,我馬上就可以讀高中上大學啦。只是,這個高中從重點高中變成了普通高中,但是那又怎樣,難道普通高中就不能造就人才嗎?我不信。
因為三分之差,讓我踏上了另一條不同的人生之路。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