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后回家看母親,母親一個在家,但是她包了很多粽子,放冰箱里。等我回家,結婚前一月回一次,婚后回家便一次又一次的減少。
在家里,心情舒坦,面對母親的勤勞既心疼她又擔心她,畢竟母親57歲,她漸漸地老去,漸漸地動作不像當年利索。
我不得不面對母親的老,她將來的各種問題。母親養育了那么多子女,如今都在外面,只留她一個人孤獨的面對現實。
看見母親不再像當年一樣,她抵擋不住歲月蹉跎,容顏易逝,漸漸地讓我們明白歲月悄悄地溜走,留給我們的是遺憾。
曾經我有多么的不懂體貼父母的不易,直到自己為人母,漸漸地才明白母親經歷過多大的打擊,但是母親堅強的活下去。
母親離逝的那一年,我不知道母親是怎樣的挺過來。時間過去那么多年,母親還是不愿離開老家。
回到家,吃母親做的飯,感覺有家的味道。跟母親聊天才想起,曾經的往事。
母親說,伯母生病,叫我回去上班的時候順便去看看她。高一我在縣城讀書,寄宿在伯母家,伯母伯父待我如女兒。
因為高二換了學校,我便住宿在學校,從此以后也很少去伯父家,只是伯父母病了才去看望老人家。
參加工作后,我便離開生活的城市,在另一個城市生活,也很少回家,每次回家也是匆匆的。極少去伯父家,沒想到這一次去看望生病的伯母,看到白發蒼蒼的伯父,伯母。沒想到再一次見面會是這樣模式。
那一刻我才明白我高中畢業已經12年。曾經年輕的他們也漸漸地老去。時光讓人老去,可是看到他們感覺我們不得不面對老親人的老去。
那一年,我住伯母家,家里老人都已退休,他們各自過上安逸的生活,但是我的闖入打破了他們的寧靜。他們雖然一日三餐要做飯,但是我是學生。他們拿沒有一切從簡,而是讓我吃好。
這么多年過去了,他們的好記憶猶新,只是面對白發蒼蒼的老人,感覺到一種悲涼。
誰都無法抵擋歲月,但是如何不后悔一生,不留遺憾,讓時光漸好。
在伯父家吃的午飯,好熟悉的場景。伯炒菜,伯父負責火。他們兩個老去的相依為命,已經沒有力氣再吵架,和諧的融合在歲月的時光里。
很長時間的相處才能達到彼此的默契,我想若是幾十年后的自己會是什么樣子。面對孤獨的老,孩子長大后的離開,以及各種行動的不便,以及衰老的自己,是否是孤獨的,難過的,還是淡定的。
年輕時,我們不懂得珍惜,吵架,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動肝火,甚至彼此深深地傷害,直到老去的一天才覺悟。或許人總是在經歷過才會懂得。
也許未來還有很多不定數,活再當下,成為自己,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