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就像鬼,聽過的人多,見過的人少。
在很年輕的時候我就對愛情這種東西存疑,因為我發現我根本沒有辦法愛一個人很久。
總有長輩或者年長一些的朋友在跟我探討愛情無果之后,都一副我佛慈悲的模樣憐憫地對我說:你只是還沒遇到那個對的人。
彼時我自己也是將信將疑,也許他們確實比我有經驗,或者比我更幸運,早早地遇到了那個對的人。
現在明白,根本沒有所謂對的人,能走入婚姻的,只不過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而已。
愛情是荷爾蒙給予的一時興起,彼此那種“看你摳鼻屎都覺得好看”的天然的吸引不會存在太久。
當我順從自己的意念對愛情祛魅以后,戀愛如同讀書寫字一樣對我而言只是一場場精神旅行,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除了人品是底層邏輯,其他不過是不同的建筑風格。
而另一個我們需要及早認識到的要點是,你必須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擁有獨立的健康、財富、精神、思想,你才能對愛情祛魅。
愛情不是一場拼圖游戲,把你人生中缺失的那一塊補上,而是,我本來就很好,所以我能遇到好的愛情。唯有如此,當你遇到人品低劣之徒,無需把習慣和依賴誤認為是愛情,立刻抽身;當你遇到完美的另一半,也絕不需要慨嘆自己何其有幸,自此患得患失。
對我而言,能不能遇到“對的人”,在于自己有沒有成為“對的人”。我始終努力自?。何沂欠褡銐蛏屏?,我是否足夠平靜,我是否足夠充沛,我是否對當下已然滿意。
如果答案都是“是”,那我絲毫不擔心我遇不到愛情,每一段愛情我都有能力令其美麗。
當然,更重要的還在于,我們必須清楚,愛情是精神需求,婚姻是社會需求,婚姻不是愛情的保險箱,更不是愛情的墳墓,他倆唯一的關系大概就是很多人以愛之名走入婚姻,愛情有時是婚姻的導火索。
當在愛情里不再把婚姻當成目的地,不再把白頭偕老當成美好愛情的唯一標準,你就可以只和對方的優點相處,他的非人品方面的缺點均可做到視而不見,因為只要你自己不過度依賴,這些缺點基本影響不到你。當然,品格方面除外,防止哪天自己被賣了還幫人數錢。
至此,所有的愛情就都美好,因為一旦不美好,就可以立刻劃上句號。
記得我發了在挪威和John的視頻后,女朋友問我,你們怎么解決戀愛中的經濟問題?我的原則很簡單,只要不抱著占便宜的心態,同時自己不要在戀愛中吃太大經濟的虧(幫人還債,借錢給對方等),就沒問題。
基本如果選擇一個人品本身沒問題的人,就不會出現什么經濟問題。當John訂了挪威的所有酒店在旅行中擔負更多時,我就會盡量負責買單日?;ㄤN,并想著給他準備一些禮物。
吃飯看電影叫外賣這些事情,兩個人都從不計算,我們不會因為對方這次沒有買單下次就必須他買,也不會因為這次對方買了,下次就刻意搶著買。兩個人都經濟獨立,并不精于算計。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遇到John是我人生之幸,因為任何成熟的理論基礎都需要一點點運氣,但我仍有很強的配得感,因為我夠好,所以這份運氣降臨。
他既不吝嗇于語言上對我無窮無盡的贊美,更不吝嗇在每一個細節上照顧我的感受。
當我說我收藏不同版本的《1984》,他可以利用他僅有的國外旅行時間跑遍書店,在加拿大和奧地利給我買到8個不同版本;
當我說我想在旅行的最后一天去奧斯陸轉轉,他可以立刻放棄無法退款的酒店,重新預定一間奧斯陸市中心近兩千的酒店,只為了能讓我在奧斯陸多待幾個小時;
當他知道我喜歡拍美美的照片,哪怕只是去個石刻藝術館,他也要帶兩個相機四個鏡頭,并在其中最重要的長焦摔壞后反復跟我道歉,用蹩腳的中文說寶寶對不起,請不要你生我的氣。
當他決定去挪威之后再去別的國家繼續旅行時,他會問我哪些國家我想去,他都不做選擇,留著下次和我一起去,最后他去了我不太感興趣的奧地利,看他最喜歡的莫扎特的出生地。
當我想要盡快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時,他會每天給我布置英文家庭作業并細心給我糾正。
我愛讀歷史,他愛讀哲學,當我們交集于馬可·奧勒留時,我們喝著酒談論到凌晨兩點,那時,雨在淅淅瀝瀝下著,輕敲我窗。
我曾為了與Chris在菲律賓相會而結識他,他教會我英文目送我到Chris身邊,當Chris繼續他環游世界的旅行后,他留在我身邊,繼續愛我。
他說他曾經有很多年以為自己不會愛上任何人了,但我改變了他的想法,更改變了他的生活。他說原來我的生活已經很好了,但是遇到你之后,更好了。
看,他仍是那個獨立的靈魂,是那個多倫多大學畢業的天之驕子,是在加拿大時工作比大多數人都好但卻熱愛生活,因為喜歡中國就只身跑來中國生活了7年的“少年”。
年輕時我想,親吻一千只青蛙總能遇到王子。但現在,我已然不再需要王子,你可以是森林中的獵人,山野間的農夫,是騎士,是國王,是擺渡者,你都將帶我見識不同的世界。
但此刻,和過去的每時每刻,我都已擁有最好。未來,我更加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