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才能更專注的寫作,養成寫作的習慣,和生活節奏契合在一起。
1、日更精神:堅持、踏實去寫作
既然是確定自己要成為一個長期的寫作者,那就要有日更精神,要踏實,踏實去鉆研,就像鋼琴家每天都要踏實地花大量的時間去練琴一樣,要堅持,對于寫作者來說,一字一句的積累,就是堅持。
所以要經常碼字,文章寫完要修改,可以日更,可以每周3-4更,最慢也要兩周一更。
日更的背后不僅是更文章,更是日更自己本身,對眼界和信息更新的極高要求。
2、體會記錄生活、鍛煉寫作技法
不是每次的想法都能成為一篇文章,可能是自說自話,可是難道不是一篇文章就不算數了嗎?
我覺得寫作的內面是追求經驗的精密,然后把經驗記錄下來,為了以后生活會用得上,記錄下來就知道要這樣做,這樣想。幫助了自己。也順便提供給別人一些經驗。
既然是追求生活經驗,那就要想得精密一些,不免要求助專家,資料,所以寫作中的“引用”,不是一種技法,而是為了追求經驗思想的完善。
既然是選擇用“寫”的方法記錄下來的,那就得注意物化寫作的表達技巧,讓需要的人看得懂,容易明白。
每一篇文章,都是以往的積累加上眼前的定型的結合。我們在某個時刻,對某件事突然有了想法,有了觀點,有了寫作的欲望,那我們就需要梳理思路,列提綱,去找資料,補充素材。但是這篇文章本身重要的經驗是源自于以往的積累。
比如當前你想要寫的這個主題,重要的例子和金句是你平時就積累的,你思考這個主題的深度,分析這個問題的思路都是平時的沉淀,只是到了當下的這個時機,剛好你要“物化”出來,那就要用你的寫作表達能力定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