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蘇吉兒
我喜歡春天,春天象是我的戀人。每到冬天我就開始盼著春天,雖然看似那么遙遠,我常常掐指企盼,春日野穹里的一片碧綠和天的蔚藍,也盼望著那到處充滿生機勃勃的嫩綠遍布在眼前……。春花若雪鋪滿天,春雨如酒柳如煙,春水碧綠與天映,春風拂過萬物鮮。
轉眼已經是三月底四月初的季節,白天與黑夜時長一樣的春分節氣剛過,二月梅花三弄園過后,就迫不及待地迎來了迎春花、玉蘭花、桃花、杏花、山茶花等,有如春雨般鋪天蓋地,瞬間用五顏六色蠟染了世界,尤其是長江以南的濕熱地帶。春日野穹,天氣回暖,萬物復蘇,北方的溫度逐漸升高,冰雪融化,江開燕來,冰凍三尺的地面也開始變暖,泥土里的小草也開始蠢蠢欲動地鉆出來,露出嫩綠的微笑。而南方,經過一個冬天的墨綠老葉此時也進入了休整期,在枝丫頂端重新吐出新綠,天空也早已飄起了連綿不絕的毛毛細雨,剛冒出的嫩芽,枝上的繁花緊簇,被細雨不斷的濕潤,仿佛在溫泉里沐浴過一般,清新自然,妙趣橫生枝節,別有一番迷人的意境。
蘇州城,處處美景留情,讓人流連忘返,沉浸其中,古城粉墻黛瓦,屋角飛檐,雕花木樓,小街小巷,小河流水枕上人家,那斑駁陸離的墻面與厚厚的青苔昭示著古老蒼桑的歲月,繁花嫩葉掛滿枝頭,香氣撲鼻,隨處可見本地人休閑愜意,絡繹不絕的外來游客們眉宇間的驚詫、嘖嘖稱奇和戀戀不舍的身影。
古有唐代詩人杜荀鶴的《送人游吳》“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白居易的《正月三日閑行》“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 也有宋代范成大的《橫塘》所述“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太多詩句來形容姑蘇的春日美景近在眼前,隨手即可掬一口碧水,攜一縷輕柔之風,隨處入眼千垂柳條萬絲絳,低墜小河對魚聊,隨意瞥見春意盎然多芬芳,隨時可聞彌漫在空氣中濃濃的花香完全可以讓你靜心其中,忘我是誰,清流風渡塵的我來自何方。似有“一逕抱幽閣,人家皆枕河,古今城市美,水巷小橋多,吳儂軟語戲,品茶詩詞歌,上有天堂境,姑蘇樂生活。”
我到這里來對了,卻是太多到過此處的人絲毫不會吝嗇的一句話,再普通不過,卻飽含了游客的太多道不完的濃濃的情感。踏著陰雨綿綿里的小路,欣賞著柳絲千萬縷佇立在碧綠的水面旁邊,呈現出一幅“姑蘇美景三月天,桃紅柳綠又一春”的江南畫卷。人們攜伴同游,在雨中漫步打著傘,或乘坐護城河的小船順河而下,感受雨水滴落水面的聲音,把自己融入其中,眼中有景,景中有我的境地無外于此吧。
我喜歡春天,它象我的戀人,南方有時輕聲細語,小雨霏霏,枯草復蘇吐綠,花兒爭相競放;而北方冰河開化,南雁北歸,遠看山有色近看細無聲,雖然有時狂風大作,但是回暖的氣流讓一切都變得有愛和輕柔起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一切生機盎然,希望在春天,包括我的希望象春天一樣生機勃勃。
此時我又盼來了她,與她攜手同行,穿越未來,直到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