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同事們出去聚會了,火鍋、唱k,一直到凌晨時分。
這大概就是尋常日子的一段尋常時光。但我卻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變化。
誠然一直以來我給人的印象都是開朗的,活潑的,好像從來都活得沒心沒肺的樣子。然而,其實這么多年來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內心有多“閉關鎖國”,有多被“繁文縟節”所束縛。
以前參加這樣的聚會活動,其實我都不會真的有多開心,往往只是感覺到累和困。盡管我有一個熱愛音樂的心,每天早上起來,或者晚上刷牙、洗澡的時候都會隨身用手機播著歌,然而我也從小就五音不全。去唱k,往往淪為了陪坐或者陪玩,一晚下來自己也甚覺無趣。但是現在我會少了很多顧忌,我會覺得既然大家出來玩就是為了開心、為了盡興的,我會毫無顧忌地跟著大家一起唱或者自己唱,不管唱得怎樣,反正自己是唱爽了,而氣氛也往往會很熱烈——畢竟大家都參與了,而不是有人淪為觀眾那么掃興。
范湉湉有句名言叫“釋放你的天性!”,這兩年我也時常反問自己為什么要活得那么拘束,為什么不能活得真實些、自在些。大抵是從我有這樣的想法和因此而引發的一系列行動開始。我似乎從一個毫無性格和特點的老好人,開始蛻變成有點性格、有點特點,但依然好相處的好人。這個過程其實比較緩慢,緩慢到有點不著痕跡,仿佛現在在大家的印象中我一直就是這樣的人。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漸漸地明白到:如果我自己不是發自內心地感受到快樂,那么我也沒辦法真正地把快樂帶給他人。從此,我的世界不再以他人為中心,我也開始學著取悅自己。從此,我不在那么在乎所謂的面子和形象,我開始慢慢打開自己的心,會把不那么光彩的一面與值得的人分享。
從前我不明白為什么女孩普通如我,既沒有美貌,也不懂打扮,更是沒有氣質可言。就是一個整天嘻嘻哈哈毫不矜持的假小子,為什么總讓走得近的男生覺得我很不吃人間煙火。那時候我以為他們是好意的安慰或刻意的恭維,然而,細想起來,可能只是因為我把自己包裹得太嚴實,從來都不會透露自己的心聲,也幾乎從來都沒有麻煩到他們,甚至從來都只展現自己相對美好的方方面面,還似乎占據了道德的高地,看起來盡管樸實無華,卻也沒有一點人的鮮活。那時候的我,盡管朋友無數,但到底交心的真的極少,極少。而在這極少的部分里,他們也是各自相對地了解到我其中的一些面,也不是一個全然的、立體的我。
我想,這大抵就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吧——雖然這樣說,可能所有認識我的人都不會認同。是的,無論從成長背景還是人生經歷方面來看,還有從實際的性格來看,我似乎都不可能和“沒有安全感”沾邊。然而,可能還是有一些我不愿意面對,或者在我的潛意識里,確實存在這個問題。只是現在,當我更在乎自己多一點之后,我更愿意全然地接納自己之后,我反而變得更有安全感些了,也愿意慢慢打開自己的心。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認識的新朋友們(很多最后成為了我真正的好友),對我起到了表率的作用。也許她們的生活并不耀眼,她們性格并不完美,但是她們各自身上的閃光點卻帶給了我很多的啟發——一個真誠、直爽、善良的人會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活得輕松些,也親密些。
我的心在慢慢打開,我的世界也在越變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