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可能是中國最容易“招黑”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只要網絡上出現滴滴的消息,下面總是很容易看到一些負面的評論。對于滴滴的公關部門來說,工作量肯定是非常的大。因為,不斷要處理網上的負面言論。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這么多司機都不喜歡滴滴呢?滴滴不是給他們發錢嗎?下面為大家分析一下:
出租車司機覺得滴滴跟他們搶生意
滴滴是從出租車開始起步的,大家應該都沒有忘記,當年滴滴給出租車補貼的日子。那幾年真的很爽,坐出租車就跟不要似的。剛開始,出租車司機特別高興,感謝滴滴給他們送錢。后來,事情發生了變化,滴滴開始孵化快車。這個時候,出租車司機感覺不對了。原本,出租車行業的高額份子錢和超長工作時間,就讓出租車司機感覺到很難受了。在這種工作強度下,出租車司機的收入并不高。而且,由于長期坐著開車,導致了很多的疾病。滴滴的快車、順風車出來以后,出租車司機的生意必定會受到影響,畢竟一個城市的客流只有那么多。你說出租車司機能喜歡滴滴嗎?
快車司機覺得滴滴抽成太狠
快車是滴滴主要的業務板塊和收入來源,因此快車司機也是跟滴滴最緊密的人。但是這些司機往往也是對滴滴意見最大的人。簡單算一個賬:正常情況下,一個司機一月工資最低也要5000吧。如果司機自己買車和保險,車輛還成為營運車,八年時間報廢,還要擔著風險。很多司機覺得開滴滴就是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如果能有點有油水,比如運營獎勵之類的,這也是滴滴公司施舍的。司機一天辛苦跑下來,其實賺不到什么錢,都在為滴滴打工。而且人還累的要死,車可能也跑不了幾年就要壞了,這是司機“痛恨”滴滴平臺的主要原因。現在這種情況下,司機們都不太愿意跑滴滴,就希望有一個新的平臺出現,能夠給他們更多的補貼。
這里面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當滴滴在中國市場一家獨大以后,對用戶的補貼基本上沒有了,而對司機的抽成卻加大了很多。按照網絡媒體報道的情況來看,滴滴平臺從快車司機訂單中的抽成超過20%,甚至是更多。在很多人的眼中,滴滴已經變成了一個壟斷平臺,開始“欺負”快車司機了。
順風車司機覺得賺不到錢
今年滴滴發生了不少事,或多或少都跟順風車有關。這樣一來,順風車就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在媒體和公眾的壓力之下,滴滴也被迫去整改順風車。一方面,滴滴對順風車提出更多的要求。另一方面,公眾對順風車失去了信任。這樣一來,愿意坐順風車的人明顯減少了,司機的日子就更難過了。如果順風車司機覺得賺不到錢了,那么也沒有多少人繼續去提供順風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