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場名為《團圓》的身體建筑師的演出。
身體建筑師,一個挺奇怪的名字。
看完演出,我覺得本質上是一場舞劇,只是和普通的現代舞劇相比,去掉了更多繁復和高難度的舞蹈動作展現,只是用最簡單的,日常的簡單的原始的身體動作和聲音表現在不同的情境下,做為一個人的各個部分,但簡單中卻蘊含著巨大的真實的生命的力量。
我理解為什么叫身體建筑師,而不是叫舞者,因為在整個過程中,用身體去認知、去感受、去探索、去表達在客觀世界中,做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多個維度的內在世界,外在世界對一個人身心的沖擊與影響。
整個劇表達了一個歷史變遷的過程,四代人,四個女性,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中的求索,開場從中間指向天空的那個手指開始,臨近尾場那個指向天空的手指再次出現,而且不僅是一個人,而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向外指著的手指。
我猜那個最初的手指,只是想要活下來,在極度的物質的貧瘠里,那時為了活著,可以忍受一切,可以犧牲一切,人完全退化到了動物性的生存本能中,心靈傷痛和欲求的種子早已被深埋于大地。但“潛流不息中,每一片被雪掩蓋的土地里,都深埋著等待春天的種子”
于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女人成長起來之后,在一代又一代人為了物質的富裕而努力奮斗之后,“種子”終于發芽,我們想要做自己,我們想找與人真正的聯接,心靈交融的那份天然渴求從身體里噴涌而出。于是我理解了為何這出劇的名字叫《團圓》,我想不僅僅是與自己的親人團圓,更是和自己身體與心靈的團圓與整合。
可是我們早已被貧困嚇住,被別人的評價捆綁,我們也太習慣從物質世界抓取,我們學會戴上面具生活,習慣了在世人面前偽裝自己內心的苦悶和脆弱,我們只記得效率第一,只記得要功成名就,卻早已遺忘了我們內心深處的還有一份對愛和歸屬的渴求。
終于當我們可以不再為吃飽穿暖而愁,我們開始尋找母親,我們開始渴望大地的溫暖和懷抱,可悲傷的是,我們卻在平地而起的萬丈高樓里迷失了靈魂,曾經渴求求的萬丈高樓此時卻已變成我們身后的萬丈深淵,讓我們找不到那份來自靈魂的慰寄和溫度。只剩下空洞的心靈和向外抓取的手!
欣喜的是,劇中最后出現的那個黑衣人,她精靈般,用自己靈動又敏銳的身體,去覺察和聯接每個人,再用愛和溫柔幫助每個人放下一直高舉著向外抓取的手!那一刻,所有的哀傷變得有意義,那一刻我看到了希望,那一刻我知道了我們的未來將去向何方!
身體建筑師工作坊的建計者說:每個人都是自己身體的建造者。
我說,每個人又何止是自己身體的建造者,我們都是自己人生的建造者,我們在安放身體的同時,更需要安放的是我們的心靈。
演出過程不允許照像和錄相,只能在最后拍一張演職員的合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