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傾城 · 主播 | 安東尼
十點讀書邀約作者
浣碧一生有兩大夢想。
一是能讓凄涼逝去的母親堂堂正正地入甄氏祠堂。
二是能嫁給她一見傾心的果郡王。
但對她來說,實現這兩個夢想比登天跨海都難,而她,偏偏都實現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她性格里的隱忍。
有句話說:
學會隱忍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引而不發并不是不發,而是積蓄力量,尋找機會
自古以來,隱忍的男人都能成就大事,建立霸業。
比如:勾踐臥薪嘗膽兩年,忍辱負重麻痹了吳王,終獲機歸國,韜光養晦、翻身吞吳。孫臏裝瘋賣傻金蟬脫殼,終設計報龐涓毀身辱志之仇……
懂得隱忍對男人建功立業都有如此大的威力,可想而知,知隱忍的女人更能借此成就自己。
在甄家,浣碧明面兒上是甄嬛的貼身丫鬟,其實她是甄父與罪臣之女的婚外私生女。
但在甄家,她必須扮演一個機靈俏皮、手腳麻利的小丫鬟。唯有這樣,才能生存。
而能正常生存,對于一個“罪臣之后”和“私生女”雙重身份的小姑娘而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她的這兩個身份,任何一個都可能致她于死地??上攵?,一個從小沒有母親疼愛的小姑娘,卻還要在親生父親家里寄人籬下討生活,做各種活計、看主子臉色,其中,一定多有凄涼。
她心有委屈嗎?肯定有,還有很多。她沒想過逼甄父相認,給她錦衣玉食嗎?肯定也想過。
只是,委屈說出來,事實人盡皆知之后,甄父的官職、顏面,甄府的老少性命、錦繡榮華可能都保不住。
玉碎之后瓦難全,傾巢之下無完卵,她知道事情的輕重,也知道目前的境遇對掩飾她的身份來說已是最好不過。
雖為丫鬟,但幸得小姐垂憐和喜愛,還能時時看見父親,且甄父慈悲,暗地里對她多有關照,浣碧退而求其次,暫且隱藏著內心的第一個大夢想。
夢想越大,越需要考慮周全,謀劃得當,方能不出紕漏,步步為營。
若不是甄嬛被選入宮,浣碧要入宮當陪嫁丫鬟,兩個女兒都將“一入宮門深似?!?,甄父斷不會輕易告知甄嬛真相。
而心本善良、識大體有謀略的甄嬛,自此對浣碧愈加照拂。浣碧的數十年委屈和隱忍保全了甄父甄府,更保全了自己。
知隱忍是對浣碧人生初始的淬煉,小小年紀便知此懂此,還能不著痕跡地做好,以后的路還何愁不能攀至高峰。
菀嬪封妃,本是大喜事,但卻因皇后設計,菀嬪誤穿純元皇后故衣,致使龍顏大怒。菀嬪不僅封妃夢斷,還被禁足碎玉軒。
本對皇上的寵愛抱有無限遐想的菀嬪遭此一擊,身心均受重創,萬念俱灰,加之懷有身孕,一時氣血上涌暈了過去。
此時,菀嬪最需要的就是太醫診治。但院門深鎖,護衛嚴守,別說出去請太醫,就是傳話給太醫都難上加難。
宮中爬高踩低的奴才比比皆是,主子高升,都烏烏泱泱前來揩油,主子失寵,都緊趕慢趕過來踩幾腳。
碎玉軒剛臨時失勢,送進來的就都成了剩飯餿粥,管你什么主子生不生病,反正想出去肯定沒門。
心直口快忠心耿耿的流朱只知主子病重,憂心如焚,靠著一腔孤勇,撲身于侍衛刀鋒,用一條性命才為主子拼了個驚動皇上,求來了太醫診治。
是浣碧對主子不忠心嗎?是她沒有拼死的勇氣嗎?應該都不是。她只是得主子悉心調教,性格里冷靜不沖動的念頭占了上風。
難道真沒有別的法子可以想了嗎?雖急需太醫,但不差大家短時間的謀劃相商,況且還有槿汐在,沒有什么解決不了的難題。
此前,碎玉軒恩寵不斷,肯定私藏了不少皇上的賞賜,也定是貴重之物。那幫護衛即使得了皇后示意嚴防死守,但“有錢能使鬼推磨”,金錢的驅使定會為請來太醫打開一條路。
流朱對主子一腔赤誠、護主心切,本應能得個好前程,但可惜一時莽撞沖動,早早赴了黃泉。
浣碧和流朱同為貼身丫鬟,自幼情同姐妹,但天生性格使然,外加自身境遇的不同,致使浣碧除了機靈,更比流朱多了心機和長遠的眼光。
遇事當退則退,不盲目較勁,不莽撞沖動,凡成事者必備此性。
所以,“得忍且要忍,得耐且要耐”,再心不甘情不愿,現實也會逼我們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隱忍的女人,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目標堅定,絕不屈就。
浣碧想要的,無非就是甄家的身份和果郡王的愛,明知果郡王鐘情于自己的親姐姐,看上去不爭不搶不在意,但內心卻從沒放棄。
果郡王的小侍從阿晉一直喜歡浣碧,果郡王和甄嬛都看在眼里。甄嬛在甘露寺修行的時日,本已對回宮不存奢望,重獲恩寵的心愿已死,但考慮到浣碧,如果能嫁給阿晉,也算給自己的妹妹尋一良配,覓一托付。
但一提起這個話題,浣碧就堅決地拒絕了。她愛的是風流倜儻的果郡王,又怎能屈就于他的一個貼身小侍呢。
事實和時間證明,浣碧的選擇何等明智。假如她答應了指婚嫁給阿晉,后來又如何能覓得時機嫁給果郡王,實現本沒有可能的大夢想。
有時候,人生際遇就是陰差陽錯,堅守的夢想總會出其不意給你驚喜。
命運多跌宕,人生多起伏,只要心存堅定,夢想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角落開出絢爛的花,結出清甜的果。
在歡迎果郡王回朝的中秋宴上,受了情傷心灰意冷的果郡王心意難平,在眾人的嬉笑聲中喝到酒醉,不慎失落袖中珍藏的甄嬛小相。
皇上本對甄嬛和果郡王心存懷疑,再加上眾人的議論,情況已顯危及。此時,盛裝打扮的浣碧旁觀眾人反應,伺機而動,出面圓場,謊稱那是自己的小相,且表明自己早就中意果郡王。
蘇培盛臨時加戲,把果郡王當日病重,浣碧前往果郡王府貼心伺候的事公之于眾。
看到和聽到這些,皇上再有猜疑,但相對于他對甄嬛才情的憐惜和內心的喜愛,也算給了皇上一個臺階下。
浣碧一腔愛意,果郡王未婚,雖身份地位懸殊,果郡王也有所推卻,但這些都不是問題。皇上賜婚令下,浣碧的夢想實現了。
這一仗,浣碧打得非常漂亮。打的是忠心救主的旗號,贏的是自己的終生大夢想。
可以說,經此一役,浣碧的兩大人生夢想水到渠成,次第實現,可謂是一舉多得。
成功攀得果郡王,浣碧的身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認祖歸宗,光耀門庭,為母求得身后名分,自己飛上枝頭成鳳凰。
這個心高氣傲不服輸,處處使小心機、愛表現,曾背叛過甄嬛,又對甄嬛死心塌地的姑娘,終于靠著性格里的會隱忍,改寫了自己的人生劇本。
當年明月說:
隱忍和沉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必將爆發在最后一刻。
為了實現夢想,再長時間的隱忍和沉寂都值得,只因夢想綻放時那些耀眼的煙火。
雖最后結局凄慘,撞棺而亡,但那是權勢斗爭的必然,也是為人臣子的無奈。以死銘愛,浣碧的剛烈也可見一斑。
如果沒有隱忍,浣碧的母親也將如世間一粒塵埃,輕飄飄到無人知曉她曾經的存在。
如果沒有夢想,屈居人下的浣碧也將繼續為人奴仆,不會實現人生質的飛躍。
但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如果不心存執念,嫁于果郡王,浣碧的人生也許會在甄嬛的庇佑下如槿汐一般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