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今何在的《悟空傳》小說的時候,大概讀大一或大二,拿起來便舍不得放下,那時候,脆弱的小心心里還裝著一個現在我只當他是死了的人,迫不及待的做能夠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希望能在人家的拳頭大小的心里戳出個小窟窿,留下點位置。順便在這丫的世界里喊一句:
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戰斗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局。
現在回憶起來,當年那小丫頭,太他媽傻了,但傻得可真他媽可愛啊。
就在前幾天的深夜,去看了電影版的《悟空傳》。對著身邊的男朋友問:“你覺得電影怎么樣?”“阿月很仙,余文樂演的不錯,我覺得我可能看了本假書”那個在我身邊已經陪伴了三年的王先生回答。
我從和王先生在一起,就再也不是那個仿佛和全世界作對的孫悟空了,吵架裝逼打牙祭,放屁打嗝不卸妝。平平淡淡,卻也自得其樂。
想當初我和王先生戀愛開始的時候,還特意逼著不愛看小說的王先生看了小說,讓這丫抄了《悟空傳》里他覺得好的句子呢。現在我的地位大幅度下降,今非昔比了,再也指使不動王先生了。
言歸正傳。
當聽到今何在是電影的編劇的時候,我是懵逼的;這壓根就不像是今何在的風格好么?!他明明應該是個敢于表達自我、反叛、自我的人,為什么拍出來的《悟空傳》是這樣的?!
而后我釋然了,就像是我也成為了那個帶著金箍一路西行打怪升級的悟空,他大概也不是10年前那個還沒有走進社會,懵懵懂懂的臭猴子吧?
電影為了契合大眾口味,對電影進行了很多的改編,當然,《悟空傳》的場景本來有些跳,而且經典的地方太多,完全無法在2小時的時間中呈現出來。所以,即使電影再怎么不契合我的口味,我選擇原諒。
整部電影其實有很多的鏡頭仿了《西游降魔篇》,比如孫悟空的丑,比如孫悟空打天兵的姿勢。其實仿的比較失敗,因為毫無突破,而且彭于晏還是嫩了點,沒有黃渤的猴子演的精,也沒有舒淇打妖精的動作灑脫。
阿紫其實算的上集中了小說里楊嬋和紫霞兩個人的戲份。叛逆滿點,但是不溫柔也滿點。電影里的阿紫的形象要比小說里豐滿了很多。畢竟小說里,紫霞只是作為一個類似寄托出現的。大概當時《大話西游》里紫霞仙子一眨眼,把我對紫霞的要求提高了,總覺得,倪妮演的,那是一個鄰家刁蠻姐姐,卻不是那個可愛中帶點小刁蠻的紫霞。果然,有經典角色在前,后來者很難突破啊。
大概每一代的演員都被比較過吧?
倒是阿月和豬八戒的戲份讓人感覺很多時候眼前一熱。“天蓬,你可知罪?”“知道,因為我扶起了我最愛的人?!?/b>鄭爽飾演的阿月一襲美衣真的是很美膩啊。
王先生說:“整部戲就感覺二郎神演的有感覺。”余文樂算的上是里邊的演技擔當了,演技很細膩。情緒的掙扎表現的很好。
電影里的楊戩并沒有像小說里一樣徹底忘了自己,這也算是一個好些的結局吧?
啊,對了,還有卷簾,電影里的卷簾,與小說中的悲情相比,也是好了太多,感謝今何在愿意給卷簾一個帶點悲壯感的結局,而不是像小說中那樣終其一生追求不突破,卻也終其一生在痛苦。
電影的感想到這里也就結束了。諸多不滿意,我依舊愿意給電影打滿分。
誰讓今何在曾經讓我“燃”過呢?誰讓今何在也戴上了金箍,為了他的未來而選擇放棄了自己身上的一些東西呢?越長大,越知道現實無奈,必須選擇,越理解大家身上每個人都背著不同的東西。
最后想用我看到的網友的一句話作為結語:“我們都取著自己的經,念著自己的咒,帶著自己的緊箍,忍著自己給自己帶來的疼,向那個或是自己或是種種原因而設定的叫做西方的目的地,一步步的挨過去?!?/b>
《悟空傳》,你若想看,管他好不好,改沒改,去就成了。大不了茶余飯后吐槽兩句,今何在變了呢。
今何在,而今何在?
我是疏璃
愿你我最終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