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圈子里面有句話說,練的累都不對。然后王通(互聯網SEO第一人)把他發展為,干的累都不對。
最初我也不是很理解,只當是一句張揚個性的口號。直到學習了關于怎么休息才是真正休息的知識,才相信的確是干的累都不對。
原來,有的人休息采用喝杯咖啡,打開手機刷刷朋友圈,看看新聞,小視頻啥的,這種休息方式是得不到真正休息的。原因就是這同樣是在消耗你的意志品質,每個人的注意力是有固定量的,同一時間的注意力也是有帶寬的,如果你原來就在做一件很耗費注意的事情,然后你休息又做另一件耗費注意力的事情,那么其實你并沒有真正的休息,這是換了一個備胎在跑。
完全不累是啥感覺哪?就是越做越快樂,陷入到一種陶醉的狀態,有人管這個叫心流狀態。
很多人都有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態的特殊方式,有的人是唱歌、有的人是走路,有的人是跳舞,也有人是喝酒。
如果一個人所從事的事業是自己的興趣愛好,那么他的工作就能使他常常進入到心流狀態。而人處于這樣狀態的時候,是基本不消耗意志品質的,此刻的注意力是自然而然的全情投入的。
所以,我說如果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就是他的興趣愛好的話,那么這個人簡直是太幸福了。
昨天,看了一篇梁冬拜師臺灣漫畫大師蔡志忠,其中就講到蔡大師做人做學問的狀態,就完全是一種隨著興趣發展的狀態,其中舉了一個例子,說蔡大師30歲的時候突然對物理產生了興趣,然后請物理學教授給開出了10個關于物理方面的難題,然后蔡大師到圖書館,到書店買回來400本相關書籍,還為此自學了英語。
接下來用了10年的時間,連續的研究學習物理學,10年以后,他已經是臺灣量子物理學頂尖的大師之一了,而且因為蔡大師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功底,又能夠講量子物理與佛教,與儒家文化做很好的結合,真是一代大師風范。
蔡大師沒有電話、沒有手機,也很少看電視,他就是全情投入到學問的研究當中。整日都處于心流狀態,所以在外人看來那么艱難的事情,對他而言其實是一種完全不消耗意志品質的,非常享受的,頂級邏輯思維的盛宴。
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只有羨慕的份兒了。
不過,我們也還是要想想自己的興趣點究竟在哪里,爭取能夠做到絕地反擊。
另外,我們一定要仔細觀察,耐心培養我們孩子的興趣愛好,幫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天賦。因為大部分人的天賦興趣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被掩埋,被抹殺的。
很少有人,能夠一直保持興趣愛好的持續發展,而能夠為孩子提供這樣環境,其實是每一個科學育兒的新手家長的責任!
想知道怎么挖掘孩子的興趣愛好,你可以去前面搜搜咱們科學育兒海默專欄的文章,我之前也多次談過這個問題。
今天是因為又接觸到這些知識就又想起來了,所以就給大家再從另外的角度聊聊這個事兒。
這樣聊天式的寫東西,你喜歡嗎?
本文版權歸胡海默所有,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謝謝!
作者:胡海默 ?科學育兒傳播第一人,寶媽經濟獨立教練!
【加微信970286和老胡聊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