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古青丘,山海尋經。四合八荒,各安倫常。唯有青丘山下青丘國青丘城,人、神、狐族同生共居,三生三世,其情未了。有狐九尾,衍生子孫萬千,滄海桑田,各安其劫。或成神,或為仙,或托生做人,墮入輪回;或代代是狐,蔭及子孫。然既為遠古遺種,經此千秋萬代,散入大屋深宅,曠野密林,不復辨識矣!
卻說青丘高家,有兄妹二人,經青丘靈氣濡染,有點兒微末道行。可在山中時久,難免不知年月,日子得過且過,哥哥自嘲為差不多先生,妹妹自謙曰差不離姑娘。后來見世人以訛傳訛,不僅對狐貍多加貶諷,稱之為狐媚、狐臭、狐騷、狐疑、狐朋、狐貍精等惡名,就連青丘一謂,冠之何山,也爭來爭去,公說公理,婆論婆道,莫衷一是。兄妹二人既屬青丘一脈,自然會心有不平,腹生非議,便欲入世,尋找那能語能書之人,為古青丘、青丘狐匡聲名,正視聽。
兄妹倆跋山涉水,穿越古今,上城下鄉,走街串巷,見世上或高古博學之人,或治世行商之輩,皆莫得其閑;坊間青丘著述頗豐,雖引經據典,實各持一詞,亦不稱其心。后來偶然逛至東鎮鄉沂山莊,遇見夜語可書先生,長隱于汶水旁斷橋邊,勤于著述。便上前與其攀談,殊料三言兩語之間,足慰平生故事。只是差不離姑娘仍對這位著書人心存好奇,乃笑語幾分:
“汝既夜語,亦復可書?”
夜語可書略無凝滯,慨然答應:“古今往來,汗牛充棟,焉知有多少典籍,不是夜語夢話;又有多少個癡人說夢,可書而成一段風流佳話?”
差不多先生和差不離姑娘聽了,不覺釋然。于是由差不離姑娘口述大綱,轉引資料,差不多先生添油加醋,佐以旁枝末節,備述上古青丘,兼及穆陵,九尾飛升,眾狐轉世經過。其中金狐展顏,銀狐喜朵,赤狐橋橋,紫狐小娜,青狐小五,藍狐妖姬,玉狐鐘離,香狐有毒,雪狐小七,雪狼花神,彼岸九妹,兩生一花,楓情葉狐等一干癡男怨女,三生聚散,三世離殤之事,皆和盤托出。先由夜語可書謄抄,再經夜語有所增刪,然后輯錄可書之言,刊行于世。
這兄妹二人說完,即便游山玩水去了。而這夜語可書,也果然不負所望,歷經寒暑,幾易其稿,草成三世斷橋之青丘鏡殤、三世斷橋之白浪夢迷、三世斷橋之穆陵情影,待兄妹回轉,與之驗看。
這差不多先生見夜語三卷大綱已得,分別稱之為青丘帖、白浪帖和穆陵帖,可只有第一卷殺青,第二卷正在收尾,第三卷尚需時日,方可出籠,知道是小說家言,也就沒有多說什么。可差不離姑娘見夜語既以三世分卷,又冠以斷橋之名,還是對題目不甚了解,又向夜語求教個中真意,沒想到可書之言,卻讓她大吃一驚:
“這鏡殤、夢迷、情影,無非是道破一個空字。就像那水中月,鏡中花,俱成幻象,當迷則迷,又何必較真,何勞捕捉呢?”
? ? ? ?這差不離姑娘聽了,亦不由啞然失笑,于是與其兄飄然而去,不知所之。在道上偶過那山中古寺,聽到那漁樵耕讀之流,正鏗鏘作歌云:
? ? ? ?誰保萬世享太平,
? ? ? ?一劫一劫起刀兵。
? ? ? ?青丘白浪尋不得,
? ? ? ?穆陵三生成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