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旅行原本去上海是奔著哆啦A夢展去的,卻在與朋友聊天的過程中得知上海最近還有一場埃及展,于是馬上小紅書上尋找埃及展的攻略,提前做一些埃及人文歷史的了解。
在這之前我對埃及的了解除了歷史課本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之外,還曾在畢淑敏寫得《世界如錦心如梭》這本書上了解過埃及的莎草紙。
但是我尤其好奇的確實圖坦卡蒙法老的詛咒,對埃及這種古老神秘的文明我好奇的更多是神秘而非所謂自以為是的認證科學。仰觀宇宙之大,我一直存有敬畏之心,所謂我們人類普及而來的科學也不過是人類認知的邊界而已,人類未知的領域還很廣袤,我們后世的探索也只不過是某種相對合理的可能性。不敢理直氣壯的認為這些就是事實。
青島到江浙滬有一趟非常友好的火車,D181這班車晚上出發,次日便可到達,可以買臥鋪車票,下班趕車,剛剛好,青島北和青島西都有發車。
我原本想提前學習一下埃及的歷史人文,b站搜了些視頻,卻還沒看完就被里面的諸神各法老搞的是暈頭又轉向,不過為了觀展順利,我還是提前從小紅書上找了一個據說曾在埃及有過多年帶團經驗的導游,加上人家微信,然后做了提前的咨詢和博物館預約。
第一天
火車抵達上海松江站還不太到八點,我選擇的是二等座的上鋪,原以為上鋪安靜,中途有下車的乘客不被打擾,結果帶我抬頭仰望那上鋪的高度,瞬間感覺有點后悔了,上鋪很高,身高167公分的我,沒辦法吧旅行包舉到床上,背著那個背包和水壺,手腳并用的好歹上床,然后就又發現新的問題,上鋪離車頂太近,我坐在床上,頭抬不起來,只好躺好才把充電器插好。因為第二天要一直在外面看展,提前把充電寶一并也充好電。上鋪除了成年人抬不起頭來,還有一個問題上空調出口在上面不過做了遮擋處理,坐起來能感受到冷風颼颼。臥鋪車廂乘務員會根據每個人下車時間,去把人叫起來,所以不用擔心會坐過站,周末去江浙一帶,可以放心大膽選擇這班臥鋪動車。總體上來說還是比較舒適的。
上海預計是早上7點57分到站,我提前下床做了簡單的梳洗,然后坐在靠窗的位置看了會書,乘務員過來提醒我們下車的時候,我以為車要提前到站,把書放到背包里,開始劃拉手機,發現并沒有非得要回復的信息,于是我開始梳理我此次出行的目的,想放空?想自由?想隨心所欲?那我為啥要被困在手機里呢?
于是我把手機扣在桌子上開始托著腮幫子望向窗外的風景,遼闊的農田,時而穿插著不算寬闊的河流,時而穿插著不算車多的小路,在我不看手機的最后這段火車旅途中,我看到了麥田,看到了釣魚的人,看到了修路的工人,看到了匆忙趕路的行人。大概旅行的意義也就是如此,睜開眼睛去看自己不曾生活的地方,去看人,看路,看風景,看人們的生活狀態。忘掉自己還沒干完的事情,忘掉還沒做好的學習計劃,忘掉非得假模假樣非得要應對的人際關系,忘掉自己還是妻子媽媽女兒的身份,此時此刻我只是我自己,想要暫停歇歇的我自己。
本來想從火車站找個順風車一塊兒進城找到酒店安頓,轉念一想,我此次的行程并不趕那么通過公共交通慢慢進入到一個城市,可能會與這個城市銜接的更絲滑與自然,于是我就慢悠悠的吃了幾口早飯,慢悠悠的找到到我酒店的地鐵線,晃悠了一個半小時才到酒店,中間經歷了看錯車站提前下車,在老城區菜市場中間穿梭,姨媽期不適的身體反應,我都心態淡然,接受一切不太可控的因素發生,然后逐個去調整時間線并解決問題。
哆啦展花費的時間并不多,不過是當了大人太久,極度希望找個宣泄口切換成童年視角歇歇,即便如此,當我看到童年陪伴我的卡通形象千姿百態的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依然還是熱了眼眶,或許沒有人理解我怎會為一個藍胖子,從青島竄到了上海,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來看的不是藍胖子,而是想從自己各種角色里掙脫出來幾天,好好隨心性的做一下自己。
看完多啦展,無意之間看到毛澤東上海故居,也進去看了幾眼,由于爸爸說毛粉,認認真真的拍了些照片發到家庭群里,原計劃要坐公共交通去上海博物館,在我看到滿大街的小藍車小黃車之后,決定騎行前往,這樣便能慢節奏的去感受這個城市的氣息。
不過掃到第一輛車,我就遇到了一個新的問題,我不認路,要看導航手機怎么辦?后來我把水壺放在前面車筐內,把手機立在水壺旁邊,音量調整到最大,每到一個等待紅綠燈的時候,看看預計在哪條道路轉彎,就這么磕磕絆絆的騎到了上海博物館,與導游預約的時間提前了一個小時,還有時間轉轉其他展館。看了一下明清景泰藍展館。
我覺得我很喜歡逛博物館很大的一方面原因是因為,我喜歡看這些精致的生活用品,曾經穿插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那時候的人為了一面鏡子,一個首飾盒,一個酒杯都能傾其設計想法和工匠精度將這一個個實物流傳于世,這一件件被我們后人稱為藝術品的實物在當時不過是他們日常家居用品的其中一個,所以令我感動羨慕的是當時的人們對待生活的認真態度,不匆忙,不將就,不糊弄。
與導游碰頭之后是三個小時的埃及展講解和45分鐘“消失的法老”的VR 體驗。對自己短時間不能很快掌握的埃及知識,這仨小時明顯讓我受益匪淺,入門的上下埃及地圖導游足足講了四十分鐘,把埃及的地理各種神廟以及去埃及旅游建議要看的內容都囊括了。
通過導游的講解,也大致了解了古埃及各個王朝之間的關聯,對標中國的歷史朝代,大致也有個時間的脈絡,所以感覺去博物館找個專業的講解是有必要的,就像我跟孩子分享的,既然花了時間成本去專心做一件事,一定是要將就時間的投入產出比的,這個時間的投入,要么獲得更多的知識要么獲得更多的快樂,總之應該是要有正向的收獲與反饋吧。
三個小時的講解,我感覺我需要回來消化一個月,第一次感覺在博物館拍不拍照并不重要,只是不希望錯過導游講解的每一個字,接下來,打算看看導游梳理的埃及知識鏈接,形成自己腦子里的知識框架。如果將來還有機會,那就真的去一趟埃及,近距離感受一下那震驚世界的金字塔,那震撼人心的神廟。
拉美西斯(愛吹牛逼的法老)
黃金鏤空項鏈
幾千年前的面包
這個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展品是埃及一級國寶之一,因為原料用的是埃及境內并不多見的木頭,更重要的是這款展品距離當下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據說是運到上海時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愿意為其投保。
伊西斯懷抱荷魯斯(圣母瑪利亞懷抱耶酥的前身靈感)
奧賽里斯(伊西斯老公,荷魯斯的爸爸)
珍貴的蒂芙尼藍
圖坦卡蒙爸爸,變法達人
圖坦卡蒙的黃金面具
圖坦卡蒙與爸爸兩兩相望在上海埃及展廳
拉美西斯木乃伊的護照
198元的“消失的法老”體驗感還是不錯的,升空俯瞰的感覺都很真實,有點緊張但不害怕。
總之下午到晚上這幾個小時,給腦子填充了不少東西,然后便騎行去外灘,看了一下夜景,遺憾的是沉浸在法老的世界里太久,耽誤了乘船的時間,就在外灘漫步了一下看了看夜景。
儂回來啦~
(我是因為這句話進的這家店,也是因為這句話拍的這個照片)
生長在粗獷北方的我著實被這兩大排調料給震驚住了,光辣就分5檔,不過我最好奇的是不辣里面裝的什么?
這個整齊的餐具,是我在青島韓式餐廳里才能看到的。
盛餛飩的小匣子是我比較驚奇的,精致且不燙人。
皮蛋肉餡兒
臭豆腐餡兒
講真,臭豆腐餡兒一入口的味道還是挺酸爽的,我不怎么吃臭豆腐,不抵觸但也不會主動去吃。但是這口餛飩吃到最后能感受到余香,不過下次我還是不會主動吃臭豆腐,皮蛋餡兒可以二次選擇。
尋找書店的路上發現了這么一個古董,就是不知道還能不能用。
這個車前小筐很給力,可以安頓下我的大號旅行背包。
我這個看導航能力當真是欠缺,本想走著找到蔦屋書店,因為走錯了路,考慮到時間問題又掃碼了自行車,終于找到蔦屋書店所在的商場,但是依然沒有找到書店,那個商場明顯荒涼,三樓實體店營業狀態的不多,一樓還算繁華,所以我看到了一個很有格調的甜品屋,糾結了半天還是覺得減肥期間不進去了。
實在找不到蔦屋書店,我也就不糾結了開啟靜安寺路線。正當我在專注騎行的時候,靜安寺就這么突然出現在了我的面前。
靜安寺號稱上海最貴地價的寺廟,當真處在繁華深處,與百樂門隔著紅綠燈對角線排布,一頭繁華一頭寧謐,一頭紅塵滾滾一頭了卻俗世。
我對著靜安寺看了半天,感覺這是靜安寺的背面,于是騎行繞道靜安寺前面,經過靜安廣場,找到了網上說的那個拍攝靜安寺的黃金視角天橋。
不過橋下這條路不能騎行,我跟著高德地圖誤打誤撞的迎頭撞到了交警的關愛。
交警:女士,你有沒有覺得你在這里騎車顯得很格格不入?
我:啊?地圖導航過來的。
交警:這條路上沒有非機動車道,看見了沒有,前面那個路牌指示,這條路全程不能騎行,你是跟著高德地圖過來的吧。
我:是啊。
交警:(無奈嘆氣)哎~~~~先把車推上來吧,注意安全。
我估計這個交警每天上班要遇到無數個被高德地圖誤入歧途的外地游客,打不得罵不得,只能無奈嘆氣。于是我想手機上下載個百度地圖。
我這個街溜子的效率,拍完靜安寺這個照片,已經過完十二點了。跟我早上制定的計劃相去甚遠。
于是我又安慰自己,順其自然吧,走到哪算哪。
下一站上馬勒別墅,到了停好車,在過街天橋上看到一棟房子,說不上來,只是想拍下來,其實騎行過程中看到很多想拍的房子,要么是角度不好找,要么就是騎過去就錯過了,就像人生,有的時候生命里會遇到一些很美好事物,往往還沒來得及記錄,就一閃而過了,甚至或許不會在腦海里停留太長時間。但是即便是我們沒有記住,但是那些曾經出現過的美好事物一定也曾滋養過我們的靈魂。
馬勒別墅
看完馬勒別墅我導航繼續騎行至淮海中路,到了我不知道博主推薦走到這里逛什么,大概是那個商場吧,貌似是個奢侈品商場,由于我對逛街買東西無感,在這個環境非常好的商場吃了頓飯做了一下休整,吃了碗港式米線,77元,貴但好吃。
從商場出門我感覺時間是真的不夠逛兩條路線了,于是我鑒于從愚園路靜安寺過來,不需要再去愚園路,于是將兩條線合并,直接去武康路名人街,順便看看網紅武康大樓。
這段騎行路還是很美的,我覺得更完美的或許是約會不錯,兩個人手牽手一起漫步感覺應該很好。
因為上午沒有找到蔦屋書店,下午到思南公館附近聽說又個思南書局很好,可惜等我到了思南書局也關門了。于是找到一個格調還不錯的咖啡店點了點甜品和喝的,休息了一下,此時已經是下午六點了,屁股也因為一天的騎行有點疼。
晚上返程的火車上是九點二十七,我看了一下地圖,七點出發足夠,一個半小時便可以到達火車站。
雖然這次旅程我依然在規劃,依然有期待想看完自己想看的,依然遺憾沒有進到一個有格調的書店。但是我依然毫不猶豫的給這段自己的自由旅行打上100分,這段旅行里,我放任了自己的感覺,掙脫出來了半個計劃,接納了一些不可控的因素。
也許我回來還會繼續帶上面具,穿梭在自己活膩了的環境里,應對并不全是我喜歡的人和物。
可旅行之所以快樂就是因為這個經歷不常有,可能就像我們小時候逢年過節才能吃的一塊糖,因為沒吃夠,所以才會再期待,因為意猶未盡所以繼續期盼下一段旅行的來臨,就像一串省略號,可以繼續未知不可控不由自主的填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