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塔木德——猶太人的經商智慧與處世圣經》縐文豪譯
第10-12輯? P125-157
信箋:
第10輯? 生存的哲學
這一輯主要講了猶太人生存的哲學:忍耐、現實主義、相信自己,以利驅人、精明、示人以弱。
1.能忍別人所不能忍的,才能為人所不能為的事。
司馬遷被捕入獄之后遭受到了酷刑拷打。李陵投降匈奴的罪名被“坐實”之后,司馬遷也因此受到了牽連,受到了宮刑的處罰。
在身體和精神都受到重大的創傷之后,司馬遷忍辱負重,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寫《史記》之上,完成《史記》也成為了司馬遷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前后十四年,司馬遷最終完成這部傳世的巨著,司馬遷寫《史記》的故事,也被人們所傳誦。
2.讓利益出面要比空口白舌的說教有力量得多
上個月的村干部選舉之前,有的人挨家挨戶說請只為求得一票。而在最后關頭,某人以一票一千塊的價格買下了大多數票,最終獲選。
第11輯? 生活之道
猶太人講究全心工作和休息、家庭和事業、孝悌之禮、幽默、超越痛苦和自強。
我們古人說先成家后立業,也許是有了家庭便有了壓力與動力吧!但是猶太人卻認為事業與家庭沒有誰先誰后的問題,它們是并列的關系,需要同時經營。如果經營得當就能夠自由地穿梭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就能夠在平衡中感受到人生的無限幸福。我現在就是既能兼顧家庭也能夠兼顧我的事業。每天上兩節課,不用坐班,剩下的時間充實自己以及帶孩子。我很享受這種的生活。當然,我要感謝我的家婆忙碌一日三餐還要在我工作時間帶娃!
在這一輯中還提到自強問題。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個物質富裕的年代,優越的生活條件已經使他們不知道什么是貧窮與艱難。過分溺愛自己的孩子是今天不少父母的通病,也是今天的父母所面臨一個真正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的問題。但是在發達的市場經濟還是要求每一個社會成員必須具備自理能力力和吃苦精神,只有具備這種能力才能出人頭地。那么,我們現在應該怎么樣做來使孩子具備自強的品質呢?這值得我們思考。
在以色列有一所“鯨魚學校”,這所學校就是讓孩子們乘上帆船在一年之內橫渡大西洋兩次,游遍三個島,這期間除了經受住大風大浪,還要忍受挨餓。這所學校的孩子必須學會駕船、捕魚、做飯,還要完成考察,讀書、討論課程。同時他們還要與當地人打交道,熟悉當地風土人情,孩子們經過這樣一番磨練,大都可以磨練成一個具有剛強個性的孩子。這種課程很值得借鑒!
第12輯? 信仰的力量
一個人的信仰很重要,它能夠決定一個人未來的方向。看了這一輯,我想到了《動物莊園》里的Boxer。他一生信仰就是“拿破侖永遠是正確的!我要更加努力工作!”所以他到最后,即使被拿破侖所利用,被他賣了他也心甘情愿。一個人的思維被別人牽著走,是多么的可怕!
書簽:
1.P123
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信念的。
2.P129
不要輕易設餌,而要多多的去想法奪餌,這實在是正宗猶太人的一大生意經。
3.137
會享受生活的人才能夠更好的去創造生活。
4.P149
拉比規定,遇到地震、驚雷、風暴和閃電時,應該這樣禱告:“贊美您,主啊,我們的上帝,宇宙的主宰。您的力量充盈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