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禁止轉。
文/北十三思
在終點,我們最終還是會失去所有,所以我們現在更加要好好珍惜擁有。
時代在改變,到底是我們改變了時代,還是時代改變了我們。而我們又將在這個當下所處的時代如何身處并自如。
一個人選擇被動還是主動接受自己生活的模式,坦然從容地說:“一切皆是最好的安排。
江嵐,讓我們走近你的故事,那娓娓道來優美的語音,婉轉訴說著對故土溫柔浪漫的依戀。
首先我聽到的是飛機起飛前在跑道滑翔的聲音,還有你離開祖國時依依不舍的心跳聲。接著,我在各種海外雄偉的建筑里,紅色玫瑰花的香氣里,空氣中彌漫著的異國情調里,金色灑滿黃昏的海灘上,盛放茶葉的茶罐瓷器里……在無邊的思念里,我感受到了你心里的那一抺抹不去的濃濃的鄉愁。當我匆匆放下手中的拿鐵咖啡,你卻起身浸泡了一盞淡淡的香茶,風隨心動,咖啡的香氣和茶香緩緩交融。多年的海外生活,東西方國度讓你身上充滿了混合多元化的文化、精致的審美。
而文學就是那一把鄉愁的門鑰匙,你的手上烙上文學的印記,像是你此生無法逃脫的宿命。你的心將文字化作一條曲曲彎彎的河流一直在靜靜地向著東流淌。那河流漫過心底,漫過海洋,終有一天,水到渠成。
你說的語音,我重復地聽,你聲音的余韻,就這樣輕輕地而又強烈地暈散開來,仿佛清晨的一縷陽光讓我的房間每一處角落都清晰可見,每分每秒都在朝著合適的方位和角度照耀。
關于你講述的生活,工作學習的忙碌、嘈雜的周遭,一程又一程的奔波,我都可以想象到你當時的模樣,特別是無人可說的情懷。明明是熱鬧而擁擠的人群,整個世界卻有著過于喧囂的孤獨。
當我在圖書室低頭聞著舊書的味道,你卻忽然推開一扇大門,牛人堂如夢的門,這扇文學如火焰的門。我們終于見到彼此,我看到你臉上展開了明媚的笑容。文字更多的傳遞就是如此吧,可以讓一個人清楚看見另一個陌生的人的內心,在此之前,我們完全素昧平生。
你講的文學涉及著對寫作與閱讀的探討,你謙虛地說你不是專業作家,你希望它是一個在你的心里的空間,完成你對自身的超越。屬于你的寫作方式則更是一種源自靈魂的對話,如像天空對大地的對話,飛鳥對魚的對話。在這種創作的過程中,心靈可以更自由,獲得養份。
今天的文學過分強調故事情節線、矛盾沖突、文學堆砌、呈現本體,軟文爆文,講究變現,更多則淡化了思考與主題的意義,并沒有承擔起反映社會時
代的重大事件、內部矛盾的責任,以及人與人之間、與自然之間的相處進行記錄并思考。
文學敘事如果不是為了體現人的內心和現實意識,文學是否有其更大的意義?我一直希望更深刻地觀察了解生活,咀嚼文字的意義,而你讓我更加相信文學是擁有一種特殊魅力和深厚力量的。一個人的創作也是分階段的,相信你一定可以寫成一部長篇經典、史詩般的浩繁大著。
時下時節正是四月間谷雨,我的桌案上擺放著明日將要朗讀的楊絳先生的《我們仨》。窗外夾道上,櫻花絢爛盛開,落櫻在風雨里紛紛揚揚,不知不覺讓人悄然迷醉,我自然而然地又想起你來。時代變遷,人都會隨著環境和情境而作出更改,而有些東西,永遠不會改變,比如,喜歡寫作,喜歡閱讀,文學已是你我永遠無法逃脫的宿命。
祝友安好!
北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