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屬于有效溝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其主體者是訴說者,傾聽者作為真摯的朋友或者輔導(dǎo)者,要虛心、耐心、誠心和善意為訴說者排憂解難。所以,我們傾聽孩子,應(yīng)該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不執(zhí)著于自己的觀點,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和想法。
很多父母的“傾聽”,就是邊聽孩子說話,邊尋找線索,好插空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孩子知道ta是錯的,自己是對的,讓孩子聽自己的。他們常錯誤的認為,孩子想怎樣就怎樣,還不得寸進尺啊?他們對孩子不信任,事事都想從孩子那里獲得掌控權(quán)。
父母為什么需要掌控權(quán)?這本質(zhì)上是父母自己對未來缺乏信心、缺乏安全感,他們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期望通過孩子聽話來緩解自己內(nèi)心的不安。
沒有信任就談不上接納,沒有接納的聽就不能算是傾聽。父母要先信任自己(堅信自己這樣做是對的),才能夠信任孩子。要學(xué)會傾聽,父母的自身修煉和成長就尤為重要。
成長不是一蹴而就,在日常生活里父母需要時時覺察自己,不斷進行三個練習(xí):1.放棄掌控權(quán),無條件接納孩子? 2.與孩子溝通時保證語氣溫和,真實的表達? 3.及時分享自己的學(xué)習(xí)成長獲得導(dǎo)師指導(dǎo)?
TIP:當(dāng)孩子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就算你之前說過,孩子沒有聽,你也不要去評判/證明自己是對的。父母們要知道,孩子需要在錯誤中成長,如果你不允許ta做決定,ta就可能會選擇背著你做錯誤決定。那時,你就失去了ta對你的信任,也失去了幫助ta進行調(diào)整的機會。
當(dāng)孩子確定有錯誤需要糾正時,父母首先應(yīng)該保護孩子的心,照顧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充滿慈愛地詢問原因、傾聽孩子心聲,給予共情和理解,最后才在孩子愿意聽的時候講講道理。(具體操作參看情緒四步處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