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有不少人覺得自己朋友很少,不熱鬧。而又有不少人覺得自己身邊朋友一大把,天天左右逢源。
那么這兩類人,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呢?
舉個小A的例子。
小A失戀那天,很難過,給我打電話聊了很久。
后來說,除了我,就沒有能讓他說這些掏心話的朋友了,他還打算一個人渡過剩余的大學,蠻心酸的。
不過,他說要一個人渡過剩余的大學我并不相信。我了解小A,他愛交際,對他來說,朋友就是能開心相處的人,并沒有太高的門檻。而在這種心態下,他怎么可能把自己孤立起來。
不出所料,幾天后,他給我發了張照片,里面的他開開心心的,和一堆人在一起玩耍。
我看完照片問他,你不是要一個人渡過大學嗎。
他說,雖然都是朋友,但沒有一個可以交心交底的。
我笑笑,的確是這樣。
那么,如果把小A分類,他是算“朋友少”這一類呢,還是算“朋友一大把”這一類呢?
其實這就歸結到了,對于“朋友”的定義和認知上了。小A的確朋友一大把,但是這些朋友并不能交心交底,對小A來說是朋友,但如果換做另一個人,交際門檻高,那就不同了。
這就是為什么會有人覺得自己朋友少,而有人卻覺得自己朋友很多。就在于這兩個“朋友”說的并不是一個含義。
交心交底的朋友自然少,即便對于那些有著一堆朋友的人來說,交心交底的朋友同樣少得可憐,甚至沒有。
而朋友少的人,在我看來是幸運的,量少質精,這樣說有些奇怪,但的確是這個理。朋友一堆,你在手足無措的時候卻無人可尋,人際關系的確熱鬧,打開,里面卻是最孤獨的自己。這樣的“朋友一堆”難道真的是好事?
文章寫到一半的時候,我問舍友,“你覺得你朋友多嗎?”
他直接問我:“什么樣的朋友。”
的確,什么樣的朋友,這應該是判斷自己朋友多少前最應該搞清楚問題。朋友多并不一定就是好事,而朋友少,也并不一定就是壞事。不必去追求所謂的熱鬧,也不必去追求左右逢源的所謂交際。
因為擁有真正的朋友,擁有交心交底的朋友,才是最重要的。
201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