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我從雜志編輯轉型去做品牌策劃。也因此,開始與許多不同行業的人接觸,也遇到了許多從前不曾遇到過的人和狀況。
前段時間,我所在的公司策劃了一個活動,主辦方是一家外企,因為現場的大部分嘉賓都是外國人,所以活動現場需要用到翻譯。
當時,一家翻譯機構推薦了他們那里的一個姑娘來。活動之前,我們把主持人的串詞和活動中需要用到的一些資料給到了翻譯姑娘,希望她能先發一份翻譯稿過來。
主要是考慮到活動中會設計到許多專業術語,她事先發一份翻譯稿過來,可以讓主辦方先看一下,有不準確或不確定的,可以事先敲定。
沒想到翻譯姑娘一口拒絕,說她是現場翻譯,不會在活動之前,先專門發一份翻譯稿過來。考慮到她的推薦人是那家翻譯機構的校長,水平應該不至于太差,大家也就沒有堅持讓她先發翻譯稿。
活動當天,其他一切都很完美,唯獨翻譯這塊,差點釀成重大事故。
2
活動開始沒多久,還在主持人串詞部分,翻譯姑娘就開始有些磕磕絆絆了。第一次出現卡殼的時候,大家還想也許她是因為剛開始緊張,所以才會這樣。
沒想到,很快她就出現了第二次卡殼。而那個稿件,是起碼一周之前就發給她的。只要事先稍微做一點準備,就不會這樣。
最要命的是,這姑娘的臨場反應也很差,卡殼的時候,她就真的一臉糾結地站在臺上,活像回答不出老師問題的小學生。這下,大家都有點慌了。
等到當天最重要的一位嘉賓,主辦方總部的CEO上臺講話時,最尷尬的時刻來了。CEO還沒講幾句,姑娘就徹底懵了,一臉愁苦地站在臺上。
對方講了一大堆,她只能結結巴巴地翻譯兩句。以至于CEO也只能一臉茫然和無奈地望著臺下。
所幸臨時找了主辦方的一位工作人員救場,來救場的姑娘簡直帥爆了,英語不是一般的棒,臺風也特別好,分分鐘可以轉行去做同聲傳譯。整場活動才繼續順利又歡樂地繼續下去。
最后的結果,有驚無險,除了翻譯,其他方面都很完美,主辦方也并未追究“翻譯事件”。但嚴格說起來,這其實是一次非常嚴重的事故。
設想一下,如果當時沒有可以來救場的人,場面會是怎樣一場災難。毫無疑問,那家翻譯機構我們以后絕對不會再合作。
3
工作這么些年,對于這樣的事情,我還是很意外,這說到底已經不只是能力的問題。更是一個態度和責任心的問題。
如果翻譯姑娘事先愿意多做一點點準備,或者更配合合作方一點,也不會如此狼狽。
同時也更說明,當能力不夠的時候,靠譜是最基本的要求,態度也要更謙虛一點。耍大牌也是要有資本的。
記得很多年前我在給雜志寫稿子的時候,有前輩說過這樣一個觀點,大意是,一個作者,稿子寫得好態度好最優,活兒好態度差點也罷了,稿子寫得一般但態度好的,也會有機會。但稿子不好態度又不好,甚至連最基本的按時交稿都做不到的,那就沒有編輯愿意跟你合作。
后來我做了編輯之后,對這點也深有體會。有些人明明說好的哪天交稿,到了時間你卻連人都找不到。有時候,可能就約了這么一個稿子,若是被放鴿子,就只能開天窗了。這樣的,以后還怎么合作下去?
反而是那些知名度很高的大咖作者,稿子質量高而且非常守時,甚至很多態度也出乎意料的好。但也許,這正是人家可以成為大咖的原因所在。
能力的提高可能不是一夕之功,但在能力達到優秀之前,我們起碼要做個態度端正的、靠譜的人。
?5????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