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 【成功日記 + To do list(關鍵解決度 矩陣 + 番茄時間)? WOOP分析(高價值任務) + 每晚主題任務】
本月堅持寫“成功日記”,即使休病假在家期間也有寫,棒。而且每天這樣簡短的記錄,就好像每天都是一個濃縮,把當天印象深刻的事情和話都記錄下來,給自己注入了不少能量。
#? 輸入:晨到的半小時閱讀
1)“再輸出-分享” / 2)可以結合自身去進行實踐的部分 + 可以嘗試的具體行動
總有一段頹喪的時間,不想看書,什么都不想做,在七月,我曾深刻地體會過。書就翻好在自己面前,看到卻不愿意去閱讀一個字。七月最后一周(突然某次被表揚閱讀了),發現,早晨早到公司的半個小時是一個頭腦清醒并愿意閱讀的時刻,于是每早倒完水,回到工位,靜下片刻,翻上幾頁《日常的設計》。恩,給自己定一個小錨定,它讓我的行動更簡單了些。
#? 情緒? “回到中心”,冥想練習(午休時)
覺察:可能就是因為自己敏感,能夠嗅到別人的情緒,會容易感受到或被影響到【區分他人和自己的情緒】,所以自己會克制自己的一些情緒表達,因為覺得把這種情緒表達出來去影響別人是不好的,讓別人背負我的情緒是不好的。可是自己不去表達這種情緒,別人就不知道你的邊界,你沒有表達、沒有給別人信號,別人自然就還按照自己的方式繼續行事,而我自己則必須讓自己繼續積壓。【及時表達】
七月的功課是“覺察情緒”,我發現自己其實有很多情緒的,比如反復跟催一個同事而不得回復的時候那種著急地要跳腳;wei總是讓我等,或是等一下的時候那種不耐煩;還有一個人病假在家的那種百無聊賴;為了看想看的電視劇而激動不已。如果用顏色去描繪,那每一時間都是不會色彩的畫啊,想想還是挺美妙的。不管是明亮的顏色、灰暗的顏色,這些都是我的畫的一部分嘛。
#? 運動-【晨-健身房 / 晚-瑜伽 / 周末-羽毛球】 + 周五/周末游泳
因為小腿軟組織挫傷,只能在家靜養的時候練習KEEP瑜伽,所以七月在運動上的進步在于8次瑜伽,刻意運動5天。也算是見到自己刻意運動的萌芽了,而且真的是從大學開始到現在,瑜伽是最讓我能夠專注和放松的運動了,繼續瑜伽吧。
# 【Home 法則】一起干活,一起休息
本月因為讓一方過度在家務上付出,因而引發了一次大討論。A覺得B要求太高,自己達不到,還要被B處處“指導”,而打擊了自身的積極性;B則覺得A在看電影,而不及時回應、協助,這樣的行為讓人生氣。雙方激烈地討論,“看電影不可以被打斷”;“做不好就要按做得好的要求來”;“一方在流汗干活,另一方在享受卻不協助”……最終達成共識:雙方一起干活,一起休息;一方做主力辛苦勞動時,另一方需要及時協助,或在一旁陪著聊天,也是甚好。
WEEK
#? 新土壤嘗試:
本月嘗試投了簡歷,通過電話面試,更了解了期待進入的少兒教育領域,1)在工作時間上是無法保障周末休息的,至少前2年;2)需要在教學的同時兼顧維護與家長的關系,也就是部分兼銷售的職責;3)需要面對試用三個月只有不到4K的薪資——如果需要轉行的話,這些我能接受嗎?
我也是鼓了勇氣才投的簡歷,而當比較輕松地和HR聊完的時候,突然發現其實有一個新的開始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難。這背后其實是我在追尋更好的機會、更多的成長,要不是在現公司轉崗到期待的崗位;要不就是重新尋找一個新的領域的開始。“去面試”是一個好方式,它會讓你再審視下當下自己的狀態,抉擇哪些對你更重要。
#? 畫畫,每周一畫(喜歡的畫:https://dribbble.com/urancd)
在家病假的7天里,完成一個涂色,但還是沒有畫一幅畫,似乎畫一幅畫不是畫畫對我而言的意義。涂色是我的一種解壓方式,簡單的簡筆卡通畫似乎是我喜歡的,用簡單的線條去將一個故事或情緒傳達出來。希望自己八月開始每周一畫,慢慢錘煉下自己畫畫的技能,不練那么就沒有成長哇。
MONTH
7/3? 公交車事故;7/3-7/11,在家休養;
7/15? 開始一點點SOP復盤;
# 關系? 【約一個朋友來家里做客】
# 理財-每月現金流登記+開支調整
梳理了7月開支,發現彈性支出嚴重透支,嚴格把控彈性支出,加油。已經將彈性支出經費放在不同賬戶作為區分,每次彈性開支的時候,就從該賬戶支出,確保能夠時刻看到這部分開支的變化,從而意識到彈性支出有限、不透支。
# 好物;#餐廳;#劇&電影
1-查餐廳:查餐廳(永新坊店)玫瑰豉油雞 / 炸全翅 / 干炒牛河
終于吃到啦,很滿意,很地道的港式餐廳,一進店里就是濃濃的港片片段的場景,一大摞的紅色飲料筐,很排擋的簡易餐桌布置。餐點的美味,值得多次拔草,bingo
2-BBC 地平線:我們需要談談死亡: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2859277/
精華詞句: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547427233/#title-anchor
醫院照料臨終者的挑戰是:醫院本質上是要治療可逆性疾病,因此要接受或承認某人正在死去就不太合適了,大多臨終安養院的服務重點在于:人們剩下的生命,他們將要失去的生命,將要放手的生命,將要繼續走完的生命。
如果你將臨床護理的重點,從各種指標數值,以及掃描結果的改變,轉移到那些讓明天過得更好或者是值得留戀的東西上,那么你就突然轉動了萬花筒,你將恐怖的碎玻璃圖案,轉變成非常美妙的圖景。這么一說,姑息治療,更多是為了活著,而不是為了死亡。
人生的每一秒都很重要,人們有機會尋求更安詳的方式離世,也有機會將生命的余暉,綻放至最后一刻。
3-TED
1)-找到自己的獨特優勢(什么事是你每天睜開眼睛就想去做的?不管能否從中獲得報酬,而且是對別人也有益處的);2)-弄清讓我們做出決定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對人類/家庭/健康的關心,還是因為成就感/成功這樣的東西?弄清自己的各種決定背后真正的原因);3)-經驗【什么工作是你非做不可的】https://liveyourlegend.net
4-韓劇《沒關系,是愛情啊》
感覺整個片子都在講如何和自己和解,沒有和自己內心和解的人們因為少了那份自我溝通,對于恐懼/害怕等等不好情緒的壓抑,最終讓自己出現各種奇怪的癥狀,甚至是精神分裂。當然劇中的愛情觀也是我所喜歡的:【兩個人都有各自的事業,愛情最好的狀態就是兩個人不在一起時,各忙各的,在一起時就好好的享受在一起的時光,正如劇中男主所說要愛的從容。兩個人是戀人也是朋友,可以探討嚴肅深刻的話題,可以傾聽彼此心中的傷痕,也可以輕輕松松的說說笑笑。賭書消得潑茶香,兩個合拍的人價值觀相同的人在一起才會有如此溫馨的日常。兩人的愛情給我的感覺是很輕松很純粹的,完全只是因為吸引在一起,沒有復雜的附加條件。】
5-電影《綠皮書》
【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做到極致。上班就認真工作,笑就盡情大笑。吃東西時,就像最后一餐那樣享受】
整個七月,經歷了病假賦閑在家,一個人煩悶不知所措的日記。也通過恢復了工作,找回了那種相對規律的生活狀態:工作的意義或許有部分是給人們一個軌跡或規律吧。而我也發現,我在一次次復盤中,看到自己真正喜歡哪些,不喜歡的部分也慢慢從復盤的list里面去掉,我們都是這樣一點點給自己的生活加入新的規律,找到最舒適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