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戒學堂日更第三天】
常看到家長們在群里吐槽:“孩子每天作業要盯著,否則就不做”,“放學回來寫到晚上8.9點”,“效率低,速度慢,邊做邊玩,……”。
這是現在家長們的真實寫照,除了上班燒飯洗衣及各種家務,好不容易有點私人時間,還得像個全職老師一樣輔導孩子,偶爾有點疏忽,還要被老師談話。
其中,最主要問題還是孩子沒有找準適合自己節奏,也就是自覺自律的學習習慣與態度。
? ? ? ? ? ? ? ? ? 01
今天早上,我就收到語文老師發來的信息:“孩子昨天的預習作業又沒寫,整個都沒寫,你要天天查她的作業,不要再漏了。”
這已經是開學一周以來的第2次找我了。第1次是開學后的第2天,說女兒的課文預習沒做,女兒卻說沒有預習作業,原來老師只是隨口說的,并沒有讓孩子們記在作業本上,二年級的孩子,一玩起來就不記得有這回事了。
每次上新課前一天,老師都會布置課文預習作業,包括讀課文5遍或背誦、標重點字詞句、部首、拼音、讀字卡、組詞及課后練習等等,總之就是要求把這篇新課文要講的所有知識點全部來一遍,預習一篇課文最少需要用到40分鐘到1個小時。
為防止其中的環節漏掉以及孩子“投機取巧”,我特意把這些寫在一張紙條上,讓她每次按部就班的完成即可。最后,需要讓她把整個預習流程在我這里再過一遍,我簽字才算完成。
大多數時候,她都能完成得很好。這次應該是剛度過了寒假,才開學,還沒有完全收心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
? ? ? ? ? ? ? ? ? 02
現在的孩子,雖有減負之說,作業并不見少,幼兒園開始要求家長陪同做各種手工作業,一年級開始老師強調孩子寫作業時,家長要陪在身邊盯著,做完后再一項項去檢查。
想起我們上學時,父母每天的農活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陪著做作業、檢查?學習和作業從不需要他們操心,還能帶回一張張獎狀,帶給他們在親戚朋友前面足足的“面子”。
我一直在思考:我們那時能做好,為什么現在的孩子就做不好呢?究其原因,無非是家長們不敢“放手”,擔心一放手就拽不回來了。
我認為,孩子在家庭作業這件事情上的習慣與態度,適當的時候還是需要逐步放手,讓其養成主動自律的習慣,對于孩子來說是件長期受益的事情,對于大人來說,可以適當“解放”自己,擁有更多的私人時間,也不用經歷每次檢查作業就“雞飛狗跳”的場景。
所以,從二年級上學期末開始,我不再像以前那樣每天盯她做作業并且逐項去檢查,只是會每天提醒她務必把每項作業完成不要漏掉,讓她逐步建立起學習的責任心及養成自覺自律的習慣。
事實上,女兒現在在這方面一直做得不錯,每天放學回來,就會自己在房間里專心的做作業,完成后才會考慮玩的事情。
? ? ? ? ? ? ? ? ? 03
孩子完成作業的習慣與態度,就是其學習習慣與態度的縮影,作為家長,我們不能忽視以下幾點:
一、孩子的專注力的培養。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比如在寫作業、閱讀、畫畫、自己玩游戲的時候,不要去打擾他,更不能動不動叫她吃這個吃那個,不要輕易在它周邊走來走去或者發出聲音,給他一個可以專心思考的世界,杜絕邊玩邊做行為。
二、在孩子心情放松及愉悅的時候,一起談談心,尤其可以聊聊學習上的榜樣人物以及名人們的學習習慣及自律的故事,建立影響力,讓孩子在感受與體會中學習,對自己做出要求。
三、引導孩子一起制定適合且高效的學習計劃書,讓孩子建立學習上的時間節奏與條理性。前期需要督促完成,等孩子逐漸適應節奏后家長可逐漸放手。讓孩子按照計劃書執行,可以有效提高學習與作業的效率。
四、閱讀習慣的培養。家長們應該時刻以身作則,適時放下手機,叫上孩子一起坐下來安靜的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
真心希望所有的家長們,在孩子的學習上,都能得到更多的“解脫”,擁有更多的屬于自己的私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