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時候停下來審視自己。
昨天,老師的一封郵件打亂了平和的暑期,像一顆炸彈炸亂了雀躍的心。內容無非是針對期末作業的失望,建議重寫。收到這個郵件的時候,整個人心慌加氣憤,覺得老師肯定是對我有意見,一直無法平息內心的焦慮。不過,平靜下來地時候,發現完全就是自己的小孩兒心理在作祟。很多時候,找借口實在比勇敢面對,審視自己容易太多,所以習慣待在舒適區的我們明知找借口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但還是義無反顧地投入借口的懷抱。
當我冷靜下來的時候,仔細考慮這一年來的學習,如果用兩個字總結的話,應該就是湊活。課我也去聽,書我也去看,作業我也去做,但是我不會真正投入到里面,淺嘗輒止,但還是覺得自己認真學習了。
《我們這一代人的困惑》里邊有這樣一段話:“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過是愚蠢導致的。什么熬夜看書到天亮,連續幾天只睡幾小時,多久沒放假了,如果這些東西也值得夸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線上任何一個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難免天生有自憐的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而價值在哪里?!被蛟S這一年我都在自己感動
自己,覺得自己能保持學習很不容易,然而我所付出的努力卻根本不值一提。
這件事的發生給我敲了一個警鐘,也許是時候停下來審視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勵志的小說或文章,一瞬間就被當事人的努力所打動,恨不得馬上就熬夜看書,認真努力,但是往往三分鐘熱度。這種體驗我經歷過很多次,多半是在深夜,看了勵志的文章,無心睡眠,內心的激動無法平息,總感覺要做點什么才可以,所以就出現半夜起來讀書或背單詞的情景,這種情況往往不會堅持一小時,但是內心得到了安慰,我做出了努力,邁出了第一步,然后困意來襲,又一覺睡到天亮。到第二天,那股沖動卻歸于平靜。
我們一直希望勇敢往前走,卻從不停下腳步看看來時走過的路。
是時候停下腳步認識一下自己,我們羨慕別人的勵志,自責自己的懶惰,但是卻不知這懶惰為何。也許你應該準備一個記錄本,認真描述一下自己,明白自己的長短板,寫下自己的夢想、興趣、挑戰、改變,認真了解一下自己,然后根據自身的程度制定合理的規劃。勵志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長期合理規劃,對未來有一定的把控,而不是懵懂往前沖。很多情況下走了很長時間還是原地打轉,為何不抬頭看下前方的路,計算人生,一步一步走下去。
勵志最可貴的是堅持,而這堅持不是盲目,不是直接搬運,而是在了解自己之后,清晰規劃,勇往直前。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人生這場戰爭,失去了自己,無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