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大爆炸時代,獲取知識的速度和能力,決定了一個人提升的速度和成長的速度,一個一年讀幾本書的人和一年讀上百本書的人,存在天壤之別。
但是對于閱讀緩慢的人來說,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閱讀速度,實現一年讀幾百本書的夢想呢?
答案就是對書本進行該有的斷舍離,讀書并不是以記住全部內容為目的,而是要有所取舍,跳讀非重要的部分,閱讀效率自然提高了。
印南敦史在《快速閱讀術》提中到他曾經也是一位慢讀者,一頁紙內容大約看5分鐘,后來為了給網絡平臺撰寫書評,他在20-30分鐘之內快速閱讀一本書,2小時之內完成一篇書評,每個月給4個網站撰寫60篇書評。
他是怎么做到的?其中的秘訣就是采用“流水式閱讀”方法,他通過這種方式每年閱讀700本書,在10年間累積閱讀了7000本書。
作者提出,讀書并不是為了復制100%的內容,不在于記住書中的內容,而是邂逅1%的收獲,只要讀過便有意義。
而流水式閱讀,是通過跳讀的方式,對書本進行斷舍離,只讀對自己有用的部分,提高閱讀效率的同時又邂逅了1%的精華,是從慢讀者變成快讀者的一項重要的閱讀方法。
01什么是流水式閱讀
流水式閱讀指的是一種讀書方法,讓書籍內容從“心中”流過,只要“流過”便有意義,簡單來說,就是讀書以自我為中心,去讀對自己有用的部分,跳讀非重要的內容。
作者以前為了記住書上的內容,讀的非常慢,但是后來他開始寫書評,同時為多家出版社寫書評時,他發現仔細閱讀太慢了,后來采取了流水式閱讀的方式進行跳讀,每年撰寫的書評多達700余篇,讀書速度變快了,閱讀負擔也減輕了。
現實中很多人都喜歡買很多書囤起來,但是真正讀完的沒幾本,書架上的書形成了擺設,因此,想要閱讀大量書籍,提高讀書效率,可以運用“流水式閱讀”的方法,只讀對自己有用的部分。
三毛曾經說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云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總有些內容會留在記憶的某個角落,而這就是讀書的真正意義,不在于復制100%的內容,而在于“邂逅”那1%的內容,那1%的內容就是真正對我們帶來價值和有幫助的部分。
02為什么要用流水式閱讀
一般市面上的書籍一本8萬字到15萬字不等,但并不是所有的書籍內容都需要仔細研讀,比如一些論證觀點用到的經歷、渲染期待或者煽動情緒的夸張表達等等,這部分內容完全可以采用跳讀的形式,也不影響到閱讀效果。
學會對讀書進行斷舍離,掌握“跳讀”的技巧,是從慢讀者變成快讀者的一項重要的閱讀方法。
著名作家李敖曾說:所謂跳看,是每頁的重點讓它跳出來給你看,而不是逐字逐句地死讀,也不是所謂連讀。連讀的方法我看像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是騙人的。
學會區分哪些章節需要仔細閱讀,那個章節僅需快速瀏覽,作者提供3個標志來判斷如何選擇跳讀內容。
1. 作者自述部分
每本書都有作者自述,是為了區別與其他書籍的不同,特別是對于致用類書來說,會描寫作者的成長和成功經歷,除了滿足作者自己的表現欲外,就是吸引讀者購買這本書,但這部分內容與我們想要獲取的干貨知識并沒有什么關系,跳讀也不會影響閱讀效果。
2. 論證觀點時所用的實例、經歷
在致用類書中,作者為了論證觀點都會結合實例來說明,一般會采用理論-實例-(理論)總結的方式,遇到作者在講述案例或自己的故事時,可以大膽的跳過去,只需讀開頭的理論和結尾的總結部分,這樣也不會影響到對內容的理解。
3. 渲染期待或煽動情緒的夸張表達
書籍中某些部分總是會給讀者灌雞湯,期待讀者受到啟發或思考,內容上往往會采用夸張的表達方式,告誡人們采取行動才會發生改變。所以,對讀者來說,這種高談闊論,快速瀏覽即可。
對書籍進行斷舍離,有助于我們快速抓住書籍的重點內容。
03如何用流水式閱讀法來進行閱讀
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書畫家,他主張讀書不必求“全”,主張“學一半,撇一半”,所謂“十分學七要拋三,各自靈苗各自探”,倡導讀書須掌握重點、分清主次、為我所用。
那么如何用流水式閱讀來進行快速閱讀呢?
步驟一:仔細閱讀序言和目錄
眾所周知,序言是一本書的導入部分,一般會寫明書籍的撰寫目的、概要等,對了解一本書的文體、寫作意圖,把握全貌,閱讀序言至關重要。
看序言有利我們對閱書籍的內容進行抉擇、取舍,并在短時間內讓自己拼然心動的要點進行讀。
正如讀者會在書店里翻閱書籍,序言部分如果吸引人,就會激發和提升讀者的購買欲。
步驟二:僅讀開頭和結尾的5行
為什么僅需5行就能對內容心知肚明?
首先,人類的大腦擁有不可思議的能力,能夠自動補全遺漏的片斷,在讀到“A→C”這樣的字幕序列時,我們的大腦就會自動推斷“其間是B”。
商務類書籍、時下一些暢銷類書籍的解釋說明性內容,一般多采用以下結構:
1. 開局:提出主題或觀點
2. 中局:舉例展開說明主題,用論據論證觀點
3. 結局:基于事例及論據,再次確認主題或觀點
通過確認開局和結局各5行的內容,我們就能理解和消化大部分內容,還節省我們的閱讀時間。
步驟三:確定了關鍵詞之后再閱讀
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想從書籍中收獲什么,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理由與期待的。
讀書的時候,不要對那份隱約的期待置之不理,而是要將其明確,考慮清楚“我究竟想獲得什么”。
比如想知道流水式閱讀的理念及做法,我們只需要閱讀《快速閱讀術》的第4章的內容即可。
步驟四:使用多種閱讀節奏閱讀
要找到自己在讀書時最舒服的、容易讀下去的閱讀節奏。
不僅要有仔細閱讀時的基本閱讀節奏,還要有1.5倍速的中速閱讀節奏,2倍速的高速閱讀節奏,以及5倍速的流水式閱讀節奏等,設計出多層級的閱讀節奏以備隨時調用。
在閱讀同一本書時,有些章節適合快速閱讀,有些章節理解有難度,我們就可以放慢閱讀速度進行閱讀,根據不同章節的情況選擇不同的節奏進行閱讀,人也不會顯得疲憊。
這是一個去粗取精的過程,掌握了流水式閱讀方法,就像我們在超市挑水果一樣,只挑出自己想吃的那幾個水果就行。
“流水式閱讀”的4個步驟是幫助我們解決閱讀緩慢最實用的技巧,適當對書籍進行斷舍離,有助于我們提供閱讀效率,掌握最核心的1%,是從慢讀者變成快讀者的一項重要的閱讀方法。
如果你想要仔細了解這種閱讀方法,就去看看《快速閱讀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