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男孩的故事
一個人心里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
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怨他就有多少苦
一天吃好晚飯,平平媽媽讓平平把碗送進廚房水槽里。平平磨蹭著沒動,奶奶走過來把碗接了過去。
平平媽媽有點看不慣,對平平說:“這是你的事情,要謝謝奶奶?!?/p>
沒想到平平回了一句:“這是你們應該做的!”
“怎么算是我們應該做的?”平平媽媽不答應了,“平時大人照顧你,做家務,你要懂得感恩??!”
平平媽媽聯想到,前幾天放學接平平的時候,同學反映平平對班主任老師出言不遜,就對平平說:“上次你對老師不尊重,為什么要這么說呢?班主任老師平時對你多上心啊!每周五都要和爸爸談談你一周的情況,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你反倒好,對老師亂說話,讓老師傷心!”
“什么是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奶奶接過了話,“別人對你的好,你要牢牢記住。一個人心里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怨,他就有多少苦?!?/p>
如果一個人總覺得大家都欠他的,把別人為他做的事情認為是理所應當的,終究別人也會遠離他。
晚上睡覺的時候,媽媽陪平平躺在床上,繼續晚飯時的話題。
“爸爸媽媽生你養你,老師每天教你知識,教導你成長,同學每天陪你度過學校的快樂時光……你都要感謝他們呀!”
平平沒有說話,但是明顯看出來聽了進去,小眼睛眨巴眨巴的。
“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有幸福生活,因為他會覺得周圍的人都很喜歡他,都給了他恩惠。如果這個人總覺得大家都欠的,把別人為他做的事情認為是理所應當的,別人也會會遠離他,他就會很孤單。”
“你上次對老師說不好的話,媽媽聽了都很羞愧,沒有教育好你。你尊重老師,認真聽老師講課,這樣才會取得好成績;老師對你的指導和付出又沒有報酬,都是無私的,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能教你好好成長,不尊重老師,怎么可能會學習好?”
“時刻不忘老師的教導之恩,內心充滿對老師的敬愛之情,這是媽媽對你的要求?!?/p>
“平平,你覺得都需要感謝誰?”
“感謝爸爸媽媽,感謝老師?!?/p>
“還要感謝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照顧你,照顧爸爸媽媽;還要感謝同學,他們和你一起長大;還要感謝祖國,讓你生活這么幸福!你再想想,還要感謝誰?”
“每個人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用感恩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人,感謝祖國,長大為國爭光;感謝父母,孝敬長輩;感謝老師,聽老師的話;感謝同學,和同學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生活會更加陽光、健康
媽媽在進步告訴平平媽媽,給孩子一顆感恩的心,是非常重要的。讓孩子對世界感恩,孩子會生活得更加陽光、健康。一個心態越平和、越懂得感恩的人,越會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孩子生活中不僅會遇到幫助的人,如果受到挫折怎么辦?我們應該告訴孩子,要學會忘記不愉快,心中多裝真善美,從不好中找到好的一面。
有段文字,大家共勉,可以讓孩子牢牢記住:
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
感激中傷你的人,因為他砥礪了你的人格;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激發了你的斗志;
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提醒了你的缺點;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你該獨立;
感激一切使你成長的人!
平平的故事還再繼續。如果您想一起探討兒童教育的問題,請關注“媽媽在進步”。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本質是
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p>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只有媽媽做得好,孩子才會成長得優秀。
原創文章,教師、家長經驗實錄
分享兒童教育的經驗,關注媽媽自身成長
轉載請注明出處“媽媽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