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英語課,老師給我們播放了一部電影《Lost in translation》中文翻譯為《迷失東京》。影片主要講述了過氣電視明星鮑勃·哈里斯(比爾·默瑞 Bill Murray 飾)和已為人妻的夏洛特(斯嘉麗·約翰遜 Scarlett Johansson 飾)在東京發生的故事。在這個陌生城市里,他們在豪華旅館邂逅,不約而同的失眠,互相陪伴,生活一方面仿佛變的繽紛起來,另一面卻逐漸走向迷失。
鮑勃是一個過氣的電影明星,面臨著中年危機,生活索然無味,來東京拍無聊的廣告,他的妻子給他打電話談論的也是諸如“選什么顏色地毯”、“孩子什么時候跳舞”這樣的瑣事。打開電視頻道,播放的是無聊的節目,臉上看不到一絲光彩。
夏洛特是一個剛步入婚姻兩年的哲學系女孩,她跟隨攝影師丈夫來到東京,但是他的丈夫整天忙于工作,常常留她一個人在酒店。她常常感到孤單,一個人聽磁帶、一個人逛寺廟、一個人去游泳……日子過得百無聊賴。
一個是面臨中年危機的過氣演員,一個是被丈夫忽視的年輕女孩。而且又在異國他鄉,語言不同、文化不同,那種孤寂感能把人殺死。同樣失眠的兩個人,在酒吧遇到了。于是別樣的生活開始打開,兩個人一起去派對瘋玩、一起唱歌、一起感受這個陌生城市帶來的新鮮和刺激。最后,鮑勃離開了,回歸自己的家庭。影片的最后夏洛特還是一個人,也許她會離婚、也許她仍舊這樣維持自己的婚姻,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部電影的導演拍完這部影片之后就離婚了。
整部影片充斥著滿滿的孤寂,尤其是女主,常常一個人,一個人聽磁帶、一個人去寺廟、一個人在陌生的街道漫步……所以,當一個和自己有著同樣膚色、同樣語言文化、相聊甚歡的人出現的時候,那種驚喜,周圍黑暗的環境突然有了色彩。
這部影片讓我重新理解了“翻譯”。
翻譯,是指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把一種語言信息轉變成另一種語言信息的活動。這個過程從邏輯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首先,必須從源語言中譯碼含義,然后把信息重新編碼成目標語言。所有的這兩步都要求對語言語義學的知識以及對語言使用者文化的了解。除了要保留原有的意思外,一個好的翻譯,對于目標語言的使用者來說,應該要能像是以母語使用者說或寫得那般流暢,并要符合譯入語的習慣。
不僅僅是專業的翻譯官要學會翻譯,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都在使用翻譯。我們要把我們的語言信息轉化為別人能理解的語言信息,在此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對方的文化程度、成長環境、接受程度、理解能力、地域文化差異等等因素。如此,才能讓溝通更順暢,才能讓關系更持久。
選擇愛人的時候,要選擇“聊得來、吃得來、睡得來”的人。其中,“聊得來”尤為重要。兩個人價值觀形同,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各種聊天,你們兩個就跟說相聲一樣,一個是捧哏,一個是逗哏,在一起打情罵俏,忘卻了時間、忘卻了一切。時間久了,激情散去,難免被生活瑣事淹沒,越是在這個時候,溝通尤為重要、翻譯尤為重要,要了解對方最需要什么,自己最渴望什么,然后求同存異、達成一致。索然無味的日子過久了,偶爾瘋狂一次又如何,把孩子交給爸媽,去享受一次二人世界,游山玩水,去外面重新找回生活的激情,回來繼續更好的生活。總比一直百無聊賴好!
在跟老人交流的時候也需要良好的翻譯能力。每代人的生活環境不同、經歷不同、觀念不一樣。他說的你能理解,但你說的他可能根本就沒概念。你要站在他的角度,以他能理解的語言告訴他,那個是什么。當我們玩微信、QQ的時候,我奶奶就在那好奇的眨巴眼睛,然后問我們在說什么?我們竟然沒想跟他解釋清楚。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做到,因為會覺得老人們問的問題好奇怪,你要理解他們的奇怪,因為當你老了,你也會變成那個老人。
當你跟小孩溝通的時候,也需要良好的翻譯能力。因為小孩兒的世界是簡單的,他們腦子里沒有那么多概念,你要以他們能理解的方式告訴他們這個東西是什么。而在這個過程中,耐心很重要。
所以,生活中你是個好翻譯嗎?你能把你理解的世界清晰準確的傳達給他人嗎?你能準確理解他人所闡述的世界嗎?你愿意把時間和注意力花費在這件事上嗎?
我們應該嘗試著去做做,也許,會發現原本灰暗的世界突然變得繽紛多彩了。多做一點,就少一個孤寂落寞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