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姐弟墜亡案”歷經420天,終于迎來了最終判決:
親手將自己兒女從15樓拋下去的父親張波,和他的新女友葉誠塵,雙雙被判處死刑!
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官,在判決書上這樣寫道:
“二被告人的行為突破了法律底線、道德底線、人倫底線,作案動機特別卑劣,主觀惡性極深,作案手段特別殘忍,犯罪情節、后果和罪行極其嚴重,社會影響極其惡劣,依法應當嚴懲。”
網友看完后,大快人心:
“死刑判得好!人渣一個都不要放過!”
然而,這并不是該事件最終的消息。
“重慶姐弟墜亡案”判處死刑后,張波與葉城塵1.7萬條聊天記錄被曝光,網友們更加氣憤了!
從2020年2月-11月,9個月的聊天記錄里,葉誠塵和張波多次見面與微信聊天,都是為了謀劃一件事:
如何傷害兩名幼年的孩子。
而傷害他們的理由僅僅是:
“有娃兒在我們不會幸福,你馬上把娃兒解決了,就能證明你愛不愛我呀”
在葉誠塵眼里,讓兩個小孩消失,只是想要證明張波更愛她,還是更愛孩子。
結果看來,孩子輸了,葉城塵贏了。
為此,引發不少網友的熱議。
在葉誠塵反復催促下,張波起了三次殺心。
2020年10月25日,張波把女兒騙到家中,因前妻在場,殺人未遂。
2020年11月1日,張波再次帶女兒回家,因自己母親在場,殺人未遂。
2020年11月2日,張波趁前妻和母親離家,毫不猶豫地把兩個孩子從15樓扔出窗戶,作案成功。
諷刺的是,當姐弟倆離世后,張波穿著一身睡衣,坐在地上捶胸頓足,嚎啕大哭撞墻的樣子,讓不少目擊者為他心疼。
因為他說:“孩子是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的”
可害死自己兒女的人,就是他。
他是誰?
在同事眼中,他是一個上進、肯干、精美的人;
在同村人眼中,他是一個體面的上班族;
在小鎮朋友眼中,他是一個做高端生意的老板。
是什么原因,讓一位既有錢又體面的父親,親手將2歲半的女兒和1歲半的兒子雙雙扔出窗外?
我在張波、葉城塵、陳美霖三個人的故事中發現了線索。
NO.1 一個想去大城市逆襲的農村小伙
1994年,張波出生于重慶長壽區一戶農村家庭中,他老家的屋子幾乎是全村最破舊的一棟。
自命不凡的他,16歲便從初中輟學外出打工,只有小學學歷的他不甘心淪為“打工族”。
在他眼里,在工廠、超市、工地的工作都稱為“打工”,只有在寫字樓里工作才能稱為“工作”。
如果能夠穿著西裝皮鞋進入寫字樓上班,他才算得在老家人眼里做了一份“高端”工作。
于是他來到大城市,找到了一份小額貸款的工作,這完全符合他低學歷、高提成、高檔寫字樓的需求,并滿足了他賺大錢的欲望。
同事評價他:“可以不去唱歌、打牌,但只要有單子,連午飯都顧不上吃,拎著包就去了。”
但真正讓他在大城市里站穩頭腳的并不是拼命工作,而是娶了陳美霖。
可對于陳美霖而言,這正是她一生中的噩夢。
NO.2 迎娶老婆,成為成功人士
陳美霖是一個乖巧、溫柔的城市女孩,從小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
大專畢業后,她去了一家幼兒園做幼兒老師,工資雖然不高,但因為自己喜歡小孩子,也就在這兒呆了幾年。
后來,轉型到一家小額貸款公司,入職的崗位正好是接替張波的崗位,張波則跳槽到另一家公司。
在轉型之前,陳美霖的生活順風順水,沒有遇到過太多挫折,可就在之后,她的人生將截然不同。
陳美霖對這個行業一概不知,張波則熱心地為她提供幫助。
甚至每天在新公司打卡下班后,立馬跑回舊公司教她如何操作業務、如何聯系客戶、審核資料。
盡管張波騰出大量時間教導陳美霖,可他的業績仍然保持良好,還時常在下班后繼續跑客戶,忙到深夜。
陳美霖評價他:“上進、踏實”
兩人交往后,張波每天堅持接送陳美霖上下班,并主動上交工資卡。
在短短戀愛三個月后,陳美霖意外懷孕了。
公司領導暗示她:“如果你要生孩子,最好主動離職”
當時陳美霖深陷情緒低落中,一回家就哭,因為她這輩子從來沒有經受過那么多的壓力。
張波安慰她:“別怕,你想要孩子就生下來,我會負責的”
陳美霖回憶道:“我很信任他,他的眼里只有我”
于是,兩個人結婚了。
結婚時,張波僅拿出1000元作為彩禮,而戒指、婚宴,包括婚車奔馳等費用都是陳美霖家里出。
結婚后,張波開著奔馳豪車、穿戴奢侈品、與朋友合伙創業,每天晚上應酬不斷,搖身一變,成為一名成功人士。
陳美霖回憶道:“他好像非常向往有錢人的生活”
張波常常在陳美霖面前描述高檔酒店的模樣,在應酬中喝高檔酒,談論各種奢侈品,還給自己買了一條近5000元的名牌皮帶。
對陳美霖而言,生活并非一帆風順,而張波也不甘于現狀。
NO.3 為了金錢,背叛妻子
在陳美霖二胎時,張波出軌了另一位千金小姐:葉誠塵。
2019年4月,為了不讓陳美霖與孩子拖累自己,在妻子二胎生下后3個月,他毅然向陳美霖提出離婚。
陳美霖不同意,因為她希望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甚至為此,給張波跪下了3次!
張波則毫不掩飾地說出自己的野心:
“我倆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就跟兩條平行線一樣。你要的是平平淡淡的生活,我要的是大富大貴的日子。”
陳美霖已無法滿足他對于金錢的追求與地位的滿足,而葉誠塵可以。
葉誠塵的父親以建筑工程企業,已經發展出一個商業版圖。
入股了一家食品公司,還擔任某礦業公司的股東,在張波眼中這是他理想中的成功人士。
為了走進自己想要的生活圈子,張波便開始結識新女友葉誠塵,并與她成為男女朋友關系。
可與陳美霖相比,葉誠塵就顯得難以招架了。
NO.4 一個控制欲極強的女人
葉城塵是一位控制欲極強的人,在張波還未離婚時,就用張波的微信號發了一條朋友圈,主動挑釁陳美霖:
“陳美霖,你們現在已經沒有關系了,張波最愛的人是我”
起初,在兩個人確定關系時,張波想要像當初對待陳美霖那樣交出工資卡,換取葉城塵的信任。
可他并沒有由此換來葉城塵的信任,反而他還開始多次向他人開口借錢,因為他的收入根本無法滿足女友的開銷。
當時對葉城塵而言,要取得自己的信任,就需要張波立即跟陳美霖離婚,拿到那張離婚證才能證明張波的忠誠。
張波也想急切地想離婚,以示自己對女友的忠誠。
終于,2020年2月,張波與陳美霖簽訂了離婚儀式,約定女兒由陳美霖撫養,兒子由張波撫養至6歲后交給陳美霖撫養,并支付陳美霖80萬作為離婚補償,并在8年還清。
明明婚姻已經結束了,張波和葉城塵也應該過上自己的生活了,可為什么最后還會引發兒女雙亡的慘案呢?
恰恰就在于張波撫養兒子這件事上。
葉城塵明確提出,自己和家人都不能接受張波有孩子,否則將停止這段關系。
一個人渴望用財富與地位,證明自己的價值。
一個人渴望用他人的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
當兩個內心匱乏的人碰在一起,就猶如彗星撞地球,一發不可收拾。
NO.5 犯罪過程
當葉城塵第一次提出殺害自己兒女的想法時,被張波拒絕了,他說:
“要干你自己干,我可不干”
在這正義凜然的說辭下,其實暗指“傷害孩子的事,你來干,我無所謂”,但這也意味著他動搖了。
起初,他們曾謀劃過制作車輛意外落水的方法來傷害孩子,可因為車子沒買保險,便放棄了。
葉城塵多次催促張波趕緊解決這倆孩子,見張波遲遲沒有動靜,2020年6月,兩人分手了。
9月,張波主動聯系葉城塵和好,并通過面談和微信聊天的方式,共同策劃本次的謀殺案件。
據第一次庭審時,張波表示,在作案當天,張波與葉城塵正在進行視頻聊天,在視頻中葉城塵為張波選擇了最隱蔽的臥室窗戶作為動手的地方。
隨后,葉城塵以自殘(割手腕)的方式逼自己動手,進退兩難的張波只好硬著頭皮將姐弟扔出窗外。
葉城塵以傷害孩子的方式,試探張波到底愛不愛自己。
張波以傷害孩子的方式,尋求葉城塵的信任。
這種極其扭曲的心理,實在是令人氣憤不已。
在心理學上分析,葉城塵屬于自戀型人格,她極度渴望在親密關系中獲取自己的價值感,來證明自己在別人心里的重要性,這樣導致的后果就是控制欲極強、自高自大。
用平常話來說,就是“公主病”。
而張波的自卑情結極其嚴重,他渴望通過金錢實現自我價值走向成功,讓自己走出貧窮,同時不讓別人高看他。
在《自卑與超越》中講道:對什么東西越缺乏,往往對此越渴望。
越窮的人,越渴望金錢。
越渴望金錢,越沒有邊界,因為欲望已經占據了他的心智。
在愛情中,張波也是自卑的,遇上又強勢又有錢的葉城塵,張波自然是招架不住,敗給了自己的自卑。
兩個人的內心都同樣匱乏,因為只有內心匱乏的人,才會不斷向外界證明自己的重要性。
張波是用金錢,葉城塵是用愛情,而唯獨沒有人去尋求內在的自我價值。
造成這樣的事件,我感到非常悲痛。
我認為,最無辜的人是兩個小孩,而最悲慘的人是陳美霖。
她原本只是一個想安安穩穩過日子的女孩,卻遇上了一輩子的噩夢“張波”。
事后,在與記者的談話中,陳美霖說:“我不想去看心理醫生,我不想和陌生人聊起弟弟妹妹,然后忘記他們”
張波和葉城塵是被判了死刑,可陳美霖的生活還在繼續,很難想象她往后的生活要怎么生活下去。
可她還得活,帶著弟弟妹妹的信念一起活......
木霖大叔:一個溫暖、有趣、三觀極正的大叔,陪伴你度過所有不開心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