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二年級孩子來說,比寫出一段話本身更重要的是仔細的觀察,豐富的想象。
? ? ? 上一周孩子們完成一篇看圖學話,原本以為很簡單的一次作業,但沒想到收上作業進行批改時發現了問題,很多孩子并沒有仔細去觀察清楚圖上的內容,缺少了合理的想象和推想。于是今天星期一的第一節課,我和孩子們一起走進了這幅圖。
? ? ? “孩子們,當我們看到看圖寫話這樣的題目時,首先要做什么呢?”
? ? 詩晗第一個舉起了手:“首先要看看圖旁邊的這段話,然后再來看圖。”真好,首先要有針對性地看圖,于是我們一起把右邊的這一段話讀了一遍,在詩晗的發言中,我們梳理了這次寫話必須要有幾個要素:
①寫清都有誰;②在哪里;③發生了什么事情
? ? ? ? ? ? (一)坑里的是誰?
? ? ? 接著,我們開始仔細觀察圖畫,看看都有誰?
? ? ? 錦源起立回答:“猴子。”
? ? ? “還有誰可以完整地說一說都有誰?”弋恒舉起了手:“圖上有小鳥、猴子、大象、小鴨和小熊。”
? ? ? “我喜歡你這樣把話說完整。只是余老師有個問題,上周寫話的時候不少孩子覺得坑里的是小鳥,還有孩子覺得是小雞。你們覺得對嗎?”孩子們議論紛紛,“那誰來說說理由?”
? ? 好多孩子都異口同聲地說道:“小鳥是會飛的,掉進坑里飛出來就好了。”? ? ?
? ? ? 婭菲迫不及待:“你們仔細看,天上就有一只小鳥,小鳥和小雞的嘴是尖尖的,而坑里的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
? ? “還有,你們看小熊提著水桶來了,如果是小鳥或者小雞,那小熊為什么要提著水桶來。他們不是要被淹死嗎?”
? ? “對呀,估計就是落湯雞了。”孩子們開始放聲大笑,估計也有對自己之前怎么就犯了這樣低級的錯誤而笑吧。
? ? 孩子的觀察力也是智力中很重要的部分。
? ? ? (二)故事發生在哪里?
? ? ? “清楚了圖上有哪些小動物,這時我們要觀察他們在哪里呢?要把理由說清楚。”
? ? ? 子懿:“我覺得是在山里。”
? ? ? “有可能,圖上是有山。”
? ? ? 瀟楊也急著舉手:“我覺得是在森林里,因為小猴是掛在一棵樹上的。”還有孩子在補充:“而且,可能是獵人挖了一個坑。”
? ? 真好,學著從圖上找根據,發揮合理的想象。
? ? ? ? ? (三)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
? ? ? ? “在森林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讓小動物們都來了呢?”我繼續啟發著孩子們。
? ? ? 佳寧今天上課特別的積極,高高舉起了手,“我覺得是小鴨子跑著跑著不小心就掉進了坑里。”
? ? ? “余老師覺得你這個跑著跑著用得特別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 ? ? “小鴨子肯定很開心,一直跑著才會看不到坑,掉進去。”送掌聲,“畫面沒有的,我們可以根據圖畫進行想象,這可是一項本領。”
? ? “小鴨子掉進肯定,可能會做什么呢?可以把你自己想象成小鴨子。”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去想,孩子更容易寫出來。
? ? ? “我覺得小鴨子肯定會著急地喊救命呀。”佳寧今天發言特別積極,看得出她的思維緊緊地跟著我,跟著圖畫。
? ? “只喊一遍,你受傷的時候,只會說好痛呀,還是會說好痛呀,好痛呀……” 我一邊啟發,孩子們繼續地笑,一邊笑一邊說:“救命呀,救命呀……”?
? ? 是的,孩子們,圖上沒有的,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圖上有的發揮合理的想象。? ?
? ? (四)接著可能會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 ? “小鴨子掉進了坑里,圖上這么多小動物,你們觀察一下誰會第一個發現呢?”
? ? ? 宇凡今天發言也很積極:“我覺得肯定是小鳥,小鳥最先發現,它就飛出去找其他小動物幫忙。”
? ? ? “那猜猜小鳥可能會說什么呢?”佳寧又快速地舉起了手,今天這一桌同桌非常積極地發言,“小鳥可能揮動翅膀,說快來救救小鴨子吧!”
? ? “孩子們,你們觀察得真仔細,看看哪些小動物來了。”
? ? ? 瀟楊說:“小猴子來了,他倒掛在樹上,用一根樹枝想要救小鴨子,但是小鴨子沒有手,沒有救起來。”
? ? “于是,看看還有誰來了?”
? ? “大象和小熊。”
? ? “你們猜猜誰先來?”
? ? ? “我覺得是小熊,因為小熊提著水桶,想把水倒進坑里,讓小鴨子能夠浮起來。”
? ? “有道理,小熊可能在哪里打來的水呢?”
? ? “可能旁邊就有一條小溪。”
? ? “有道理,小熊想到了辦法,那大象呢?”宇凡今天特別愛舉手,“大象肯定覺得小熊提水太慢了,他用鼻子一吸就會有很多水。小鴨子就會浮起來,得救了。”
? ? ? ? ? ? ? ? ? ? (五)尾聲
? ? ? “孩子們太厲害了,你們仔細觀察圖畫,還有這么精彩合理的想象,寫出了故事。我們把這幅圖上的故事的發生,經過,結果看明白說清楚,看圖寫話就簡單了。有信心寫好嗎?”
? ? ? “有。”今天下來后我們就把這個故事好好的寫下來,明天我們一起分享。
? ? ? 今天看到有家長在家校本上留言,說到孩子學習的困難之處。其實每一堂課的學習才是重要的,傾聽和專注習慣的養成尤其重要,而不是下課后的補課。我喜歡這樣在課堂上思維地綻放,才是讓老師上的舒服,學生聽得愜意的舒服的課。
附: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的板書,只是孩子們說得快,我寫得有些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