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的城市,一顆心無處去停泊,不知道希望希望藏在哪一個角落,不知道方向在哪,看著車水馬龍的城市,人來人往的人群,都按照各自的方向走著,而我卻在擁擠的人群里不知所措。每當夜幕降臨,看著這個城市,居民樓房的窗戶一間一間的亮起,我走在大街上,看著那些居民樓的燈火,多么希望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現在過著今天過完不知道明天會在哪里的日子,那種迷茫、孤獨、無助,惶恐,不安的心情恐怕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畢業后,那些艱難和心酸是真實的存在。
01
因為沒考上公務員,在選擇人生道路的時候,諸多不順,走的很艱難……
回到家鄉,面對親戚鄰居的問候,我只能以一種慚愧的口氣來答復。但是反過來又想,在我成長的路上又有多少人幫助過我呢?或許是我太在乎,帶著失敗者的情緒,過著鄉村生活。雨水沖刷過的山色,清秀亮麗,剛種下稻苗的田園風光,煥發生機,但自己所有面對的一切感覺都不好,空氣沉悶,人和物都沒有生氣。
親戚家里,那些閑聊的話題絲毫沒能引起我的興趣,今天青菜蘿卜綠豆湯,明天雞肉豬肉白清酒,那些農閑碎語,那些家長里短,那些無聊,對于自己生活和工作中毫無意義,因為我們不是來領空餉過日子。他們最關心的還是我的就業問題,說起這個話題,便會把所有能涉及的話題說一統,誰誰誰考到哪里去了,誰誰誰考的怎么樣,現在的公務員選拔制度怎么樣……并會用他們所謂的經驗知識給你的未來做一個評判標準,你做這種好,做那種不好。在他們眼里,只在乎錢,無論什么工作,能賺錢就是好工作。我和他們不在一個層面,知識水平,思維方式都不一樣,會有無法回避而又要參與話題討論的無奈。
步入社會,你所要面對的第一問題就是你可能被同質化。一些復雜的人際關系,一些繁瑣的事情,時常打亂自己的生活節奏。哪天,又有親朋好友約你喝酒,在觥籌交錯中玩著社會的套路,逐漸的把你拉向他們的隊伍,拉向平庸。在這個社會上,人來到世界的目的都各有不同,對于人生,有人的開心就好,有的人活著就好,有的人能賺錢就好,有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追求生命的意義。但愿你能做些有意義的事,保持本心,精神獨立,向上生長,不被世俗的眼光所羈絆,永遠不要成為小時候你最痛恨的那種成年人。
經常在朋友圈看到他們的生活,有人考上了研究生,有人考上了公務員,有人當上了警察,有人在家鄉找到了工作,有人依舊像我一樣在農村山河里感嘆著他們的無奈。每當有人問我未來的規劃和打算的時候,我都一下子答不上來。
那些日子,一直在思考,哪一種人生更適合我,哪一條路能走得通,走到哪一步才算成功,我這一生究竟適合做什么,做什么才能讓我的人生發揮最大價值,這一生到底該如何度過,我想不出來。
可能警校畢業的都認為當警察才是最佳的選擇,而我現在失敗了,但還好我在大學里培養了興趣愛好,并把它成為一種技能——新聞采寫、自媒體創作。擺在我面前的似乎只有兩個選擇,一條是去當一名輔警,畢竟這與我所學的專業有關;另一條是從事媒體行業,新聞是你一直追求和熱愛的。還有一條是在家鄉自主創業,這一天起點低成本大風險高,也沒有什么好的發展路子,不太現實,不到萬不得已才會做出選擇。其中由一點是肯定的——在家鄉離家最近的地方工作。
上過大學的人,如果還向祖輩父輩一樣,回家耕耘那一畝三分地,必定會被人恥笑。回到家鄉,我似乎扮演者三種角色,一種是農業勞作的農民,畢竟在家里要為母親分擔點農務;一種是堅持熱愛,民族文化素材取之于家鄉,有時間就多拍多問多寫點;還有一種是求職者,這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做前兩種的同時,尋找并擔憂著自己的未來。
02
人總要向前看,往前走,也要走出困境和迷茫。捫心自問,心的方向指向了媒體行業、文化部門。我問過文化站的,但杳無音信,問過電視臺的,宣傳部的,新聞網的,報社的,縣級市級的媒體單位,但都沒招人的意向,即使是臨時工。無路可走,只能去當一名輔警,恰好那幾天邊防專職輔警也在招聘,工資待遇還算可以,一個月4700,一般的工作根本找不到這么高的工作,一般只是一兩千左右。走入社會,除了自己的吃飯問題,還得考慮家庭的溫飽問題,希望自己走入社會后可以多賺點錢,能為家庭減輕點經濟負擔。選擇當一名輔警吧,雖然名字不好聽,身份地位也比較低,但是能賺錢啊。
考慮再三后,就到縣公安局報了名,之后一路選拔,體側、面試、培訓、考核……
但我始終對這個職業的信念不怎么堅定,只是先穩穩腳,找一個工作先干著,再考試,再謀發展。
8月19日至29日,參加10天的專職輔警集中培訓,軍事化管理,封閉式培訓。發放輔警制服的那天,一套作訓服,拿到的臂章是“輔警”牌的。在警校里穿的都是“警察”牌的,接過那枚臂章,如此的討厭,如此的刺眼,我不想把它戴在肩臂上,“警察”變為“輔警”,這個轉變實在有些難以接受,警校畢業,成了一名輔警。想起,我曾經是怎樣輸掉比賽的,你的對手已經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并且已經上班,坐在辦公室,拿著優厚的工資待遇,做著體面的工作,而你確如此落魄,這或許是命運對你不努力的懲罰,或許是命運對你安排,你想要的人生,不會讓你輕而易舉就得到。
來到這里的,參訓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有許多云南高校畢業生的本科生,專科生,有和我一樣云南警官學院畢業的,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畢業的,也有退伍軍人,有高中生……都有各自的理由和故事,是因為熱愛,向往公安事業,因為生活壓力,被逼無奈的選擇。總之,就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才選擇了這份職業。而我,實在說不清到底是為什么來這里,也因為對制服有著特殊的感情,因為邊防輔警工資待遇比編外的高,要努力賺錢,為家里減輕經濟負擔,養活自己,但似乎都不是自己真實的想法。
枯燥無味的培訓內容,理論課草率的應付,場外軍事課也沒有認真的教學。不久后,邊防武警即將面臨改革,脫掉軍裝,轉入人民警察序列,也有的面臨失業。理論和實戰課程,其實在警校里都已經學習過,只是把時間過完,希望早點結束。
03
培訓考核結束后,我被分配到比較偏遠的邊防檢查站工作,距離縣城近70公里左右,從縣城都沒有直達的車。到檢查站那天,還好有兩位哥開著車把我送到里工作單位。他們也不太喜歡這樣的工作,管理嚴格,不自由,離家也遠。
當天下午,到達單位,經過站長、班長的安排了解,已經對這個陌生的地方產生厭倦。晚上,在晚點名時,班長大致說了一些這里的管理規定,都是硬性要求,紀律嚴明,不講條件,晚上十點準時熄燈睡覺,不準搞其他的事情,平時下班后不得外出,日常生活點點滴滴都在管理之內。我打報告,問:晚上想看書怎么辦?他草率的回復:以后幫你想想辦法……
由于邊防檢查站是由部隊管理,全軍事化管理不向警隊警務化管理。嚴格的很,排隊打飯,搞內務搞衛生……占據了自己的大把時間,還有時間搞民族文化,哪里還有時間看書學習,哪里還有時間提升自己,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考各類試,幾乎很難考上,考不上還不是老老實實呆著。不如,早出去好好奮斗,即使考不上也無悔……
當然,現在輔警體制也在改革中,輔警的工資待遇,政治待遇都很高,有些輔警還可以轉變為人民警察,擔任警官職務。但是,全國推行的輔警體制改革要等到猴年馬月,什么時候才能輪到保山地區。我只知道,不要坐等機會,不要等著政策改革來提升自己的優越性,優質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努力創造。憑借自己警校的鍛煉和自身的刻苦努力,在這群參差不齊的隊伍里出類拔萃并不成問題,我相信憑借我的上進心,在任何單位單位都能發光發熱,關鍵工作是不是你想要的。那時,我才明白過來,人不能活得太物質,不能因為想賺錢就忽視了提升自身價值的本質。
在這里拿著一個基礎工資,這么熬著過日子,我看不到自己未來在哪里,不利于自身的發展,也沒有什么太多的可能,沒有什么發展性可言。限制了自己提升和發展的空間,呆在一個格子里等死,看不到成長和發展的空間,等于自毀前程。我不想過那種一眼就看到死的那種人生,平平淡淡的,安安分分的生活里提煉不出人生的精彩。
所以,第一天報到,第二天就果斷辭職了,沒有和任何親人商量。人生每一步我都小心謹慎,但是這一次必須要這么沖動!這是個多么勇敢和瘋狂的舉動,當初經過層層選拔,報名,還記得凌晨六點從家淋著雨到縣城體測,面試,還有10天的培訓,還有哥哥們義不容辭70多公里開車送我到分配點,在沒和親人商量,自己自作主張就辭職了。辭職了,也就失業了,心里惶恐不安,但為這次的決定感到高興和痛快。
04
9月3日辭職后,我拎著沉甸甸的行李到運站坐客車,準備去保山,再到昆明。因為恰好這幾天要到昆明現場報名確認“記者編輯從業資格證”考試。起初,本打算邊工作邊看書學習,行李箱里帶了許多書,一個背包,一個手頭包,一個被子包,共四件,挺沉重的,地處偏遠地區,附近打不到出租車和滴滴,加之天氣炎熱,走一會兒就流了許多汗,那是一個怎樣復雜的心情。走了一節后,還好遇到了一位開三輪車的好心大爺,拉著行李送我到車站,那一刻感到無限的溫暖與感激。
4號,從保山來到昆明報名,不想在回鄉去了,先在昆明找一份工作。十月份還要在昆明參加自學考試,資格證考試等考試,往返昆明也不容易。其實,我最想留在的地方是昆明,因為昆明有更多的人脈、資源,能接觸到更多的信息,省城城市更能催人奮進,提升一個人的格局;因為我們龍陵阿昌族人在昆明定居的,史無前例,我想成為第一個,為不甘平凡的自己,為一個人,先留著在昆明發展一段時間吧!
有人知道我的情況,向我推薦了一份大學保安的工作,因為安保工作量不大,有大把時間看書學習,而且學校學習氛圍也濃厚,可以選擇考慮。警校畢業到當輔警,再到當保安,這是一路打壓,一路降級呀!當然社會上也有許多保安考上北京大學,許多成功勵志的例子數不勝數。我一路來都在與社會底層人物抗爭,我來自基層人民,不想在回到那種生活狀態,當保安我難以接受。
來到昆明,不敢亂花錢,能省則省,精打細算過日子,住最便宜的賓館,吃最便宜的飯,一兩公里走路,遠一點的坐公交,騎共享單車。晚上,找個便宜的賓館住下,向母親坦白了這件事,我讓他不用擔心,我有辦法找到工作。或許是來的太突然,母親只是說他不懂,叫我自己拿好注意。第二天早上,他又打電話給我,說我是不是糊涂了,說我做的決定太倉促,說是現在找工作就是要能賺錢,說不是政府機關單位不好,不利于自身的發展……那時,感到無比寒酸,眼睛是濕潤的,為什么在我人生這么艱難的時候,最親的人都來否定我,都得不到支持和理解。自己的人生為什么走的這么艱難……
因為家庭因素,母親一直希望我不要走得太遠,她希望我留著縣城工作,她希望節假日一定要回一趟家,幫她干干體力重活。甚至,曾在一個夜晚對我說:如果考幾年,考不上的話,趕快來家幫我干活。我感謝她這幾年供我讀書,供我上大學,但是這句話,讓我對她很失望。對她來說,我就在家里當一個農民,這或許是對她最大孝順,因為這可以為她減輕多少農活負擔。但我也能理解,因為平庸和愚昧,或多或少會羈絆我們追求更美好人生的腳步。但是我不想妥協,是否就因為要孝敬父母要阻礙了自己發展的腳步呢,是否還可以換一種孝敬的方式?
我具有一顆為家鄉為民族獻身的赤誠忠心,我民族情感濃重,留在離家鄉工作,訪問調查,文化采寫,會比較容易,能更好的挖掘原始素材、探索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可否認,家鄉是我最理想的工作地,但縣級媒體、市級媒體都問過,沒有找人意向,無奈,命運如此安排,我不想在沒有工作就來談理想了。
成年人有四面八方的壓力,結婚生子贍養父母,成年人有無法分享的無奈,接受自己可能不被喜歡不被認可,接受自己奮斗幾年依舊平凡,成年人有說不出口的心酸,奔波勞碌的速度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喪失了不顧一切表達喜歡的勇氣。
05
幸運的是,到昆明第二天(9月5日)早上在賓館醒來,看到了云南經濟日報的招聘公告,看到了一線希望,沉痛的心情突然激動起來,如太陽鉆出烏云的那一瞬間,立刻把簡歷投了過去。并為了在面試的時候,能更好的展示自己,我把我在學校、在社會寫的所有新聞作品和文學作品,收集匯總,共有兩百余篇,打印成書《石祖清個人新聞作品》。
之后的日子,似乎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今天才發布的公告,那什么時候通知面試呢?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這幾天怎么辦?不能天天住賓館啊,我堅信這份工作我能應聘上的,所以,我當天就來到云南日報報業集團門口,看著單位門牌和里面高高聳立的工作樓,堅信的認為:我會在這里上班。所以在接下來的這幾天里,就圍著這個這個單位附近找房租。
在昆明也有許多師兄師姐,許多同族同胞,但是這一次,我不想再靠任何人,純憑自己的努力。因為如果尋找別人的幫助非常容易,但這無疑是向別人訴說自己的艱辛和不易,現在已經不能再矯情了,遇到事自己扛起,脆弱的人才會四處游說自己的不幸,堅強的人只會不動聲色的越加強大。你所要經歷的和所要面臨的過程才是你最大的收獲。
一邊在擔心工作,希望面試時間能夠快些到來,一邊在找房租,沒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角落,心里總是不安穩。因為自己缺乏經驗,一開始在網上找58同城,安居客,都找遍了,附近又近又便宜的幾乎沒有。5號、6號連續兩天還是沒有找到。
在繁華的城市,一顆心無處去停泊,不知道希望希望藏在哪一個角落,不知道方向在哪,看著車水馬龍的城市,人來人往的人群,都按照各自的方向走著,而我卻在擁擠的人群里不知所措。每當夜幕降臨,看著這個城市的樓房的窗戶一間一間的亮起,我走在大街上,看著那些居民樓的燈火,多么希望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現在過著今天過完不知道明天會在哪里的日子,那種迷茫、孤獨、無助,惶恐,不安的心情恐怕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畢業后,那些艱難和心酸是真實的存在。
6號收到了7號到報社面試的通知,心里隱隱期盼的日子終于到來了,還好,沒讓我等太久。
7號中午,收到了龍陵縣委宣傳部向我伸出的橄欖枝,前幾天我問他們是否招人,把自己的簡歷微信上給了他們,但是一直沒回復,中午說是常務領導挺感興趣的,要我的幾率很大。要是這個信息在前幾天能回復我就好了,下午就要面試,中午收到信息后一直處于糾結狀態,該回鄉工作,還是留在昆明,在我走進面試場前我還是拿不定注意。不管了,先面好這次試再說吧。下午面試,看材料寫新聞,面試,自我感覺不錯,向面試官介紹了自己,并把自己的新聞作品集給他們看,當說到求職目的和經歷的時候,似乎又回憶了一遍這些天的種種艱辛,但是忍住了情緒,眼睛沒有濕潤。和他們有感情的交流,也看得出對我有意向,面試結果下周一通知。面試結束后,就回拒了縣委宣傳部的邀請,
當天下午,在打摩的時與師傅交談,委托他幫我介紹附近比較近而便宜的房租,幸好,師傅也能理解剛畢業學生的難處,他看了房租,離單位1公里,還算滿意,價格也能承受。當天晚上就買來被褥住下了。終于安頓好了,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窩,會在這個無依無靠的大城市里感到一絲寬慰。現在只坐等后天的通知了,但愿有好運。
06
找房子租住下后,交了首月房租費,買了一床被子,身上僅僅剩下400多塊,擔心接下來一個月該如何度過。等待面試結果的每一天都是煎熬的,沒有百分之百的確定就自己是否聘上,就在單位附近的租房子,萬一要是聘不上,那我又該怎么辦?根據我這么多年的新聞之路和當天的面試表現,去確信自己能面上,但未等到最終結果,心里總有些不安,因為這是我唯一的希望了。
周六,周日,終于等到周一,上午,下午,可還是沒有等到通知,有些焦躁。后來想辦法加了云南經濟日報郭林記者的微信,郭林記者曾經在報紙上報道過我們參加的活動——梁河縣小龍塘村養殖專業合作社掛牌成立,并跟我寫的稿子有異曲同工之處。我問他什么時候通知?他說單位現在辦事節奏有點慢,本周末會通知大家。他發來給我當天的面試材料題,上面寫的評語還好:“行文規范,邏輯清晰,無明顯錯誤,是一篇在標準的新聞信息”。之后,心里終于舒坦了些。
每天上午,下午,我都會守候在手機旁,等待著電話響起。可周二也沒等到,一天天的等著,已經失去了等待中的焦躁不安。成年人的世界,早應該把情緒戒掉。不應該因外物而擾亂內心的安定,保持一顆平常心,淡然處之,該來的總會來,要做的就是讓當下的艱難生活過得踏實有趣。
不要被動的過日子,不管成功有沒有來臨,都應該認真過好平凡的每一天,不要閑置自己,不過心情怎么復雜,都應該自律的忙碌起來充實自己。
周三下午,一個雷雨天氣,電話響起,終嘗所愿,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感謝上蒼眷顧,你好,云南經濟日報!
所有的夢想都值得被尊重,所有的堅持都值得被期待,那些所經歷的艱難和心酸會讓你一步步看清生活的真相,找到人生的方向,努力的人會越來越好!
小小感悟,在此分享,堅持輸入輸出兼備,期盼交流,愿有更多有趣的靈魂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