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未經授權不允許轉載)
或許你已經知道防曬很重要,但并非人人都了解防曬的真相,各種各樣的說法讓人犯迷糊,比如是否要在日光燈下防曬、電腦前是否要防曬等等。楓楓老師意圖通過近期粗淺的測試和分析,以及自身的理解,揭示防曬的真相。
考慮到膚色、空氣質量、陽光強度等諸方面的因素,本文僅適合閱讀、實踐。
本文要點:
紫外線會造成多種皮膚問題,防曬對護膚來說非常重要;
防曬雖然重要,但也沒那么可怕,以室內工作為主的人,對著電腦、照著日光燈,都不需要涂防曬霜;我強烈地懷疑一些廠商為了擴大防曬的銷量而不斷制造“防曬恐怖”;
防曬霜能不涂就不涂,能少涂就少涂,為此需要采取綜合措施,帽子、傘、衣服等硬防護的安全性、有效性遠遠超過防曬霜;
一些防曬霜的問答,如:是否需要提前涂、是否需要補涂防曬霜、敏感肌膚如何防曬等。
一、紫外線的危害和防曬的重要性
陽光中的紫外線(UV)是皮膚所有外源性致衰老因素中,作用最大的、累積性最強的,因此,皮膚的外源性老化被稱為“光老化”。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傷害有如下四項:
損傷一:紅斑。屬急性光毒性反應,常常伴發褪皮、灼痛,也會導致色素沉著。防曬值SPF就是根據UV照射后出現紅斑的時間計算的。UVB主要引起表皮損傷,UVA引起真皮深層損傷,包括血管、各種細胞和膠原蛋白纖維的損傷。敏感肌表皮薄,更容易受到UV損傷。紫外線會加重炎癥反應,所以有痘、皮膚損傷、有痘印的人,曬后皮膚恢復得很慢。
損傷二:發黑。術語叫作黑化。黑色素細胞感受到紫外線后會加速分泌黑色素,再輸入到表皮細胞中,黑色素細胞自身體積也會變大,如此以來,皮膚就會發黑。有的人會即時曬黑,有的人是遲發性曬黑。黑色素的作用是吸收和屏蔽紫外線,所以黑化本質上是皮膚天然的自我保護機制。不注意防曬的人,美白會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難,原理如下:
損傷三:皮膚老化。紫外線導致膠原和彈性蛋白分解變性,年輕的皮膚中膠原蛋白纖維粗壯,條理清晰,年老了就變成一團糟,彈性下降、水分流失、自由基傷害更嚴重,粗糙黯淡起皺……。因為紫外線是導致皮膚老化的最大因素,所以外源性皮膚老化又被稱為“光老化”。如圖:
損傷四:光敏性反應。本質上這是因部分人對紫外線敏感度高,接觸后發生急性反應(但正常人不會),若攝食大量光敏性食物,其中的光敏成分與細胞中受體結合,會致嚴重的光毒性反應。
紫外線輻射在日光中占比大約是7%,其中的95%是UVA,5%是UVB。UVB相對容易阻隔,一層玻璃就可以,但UVA的穿透性很強,薄的衣料、玻璃都不足以阻止它,而它造成的傷害較深,故成為防護的重點。
一年四季中,UVB的輻射變化比較大,冬天會比較弱而夏季較強,但UVA的變化輻射比較小,即使在冬季也有可觀的輻射量,多云天的UVA輻射量大約是晴天的一半,應采取和晴天相同的防護等級;陰天,UVA輻射量是晴天的15%左右,仍應適度防護。雨天的UVA輻射量較低,加之會打傘,可不考慮涂防曬霜。
除了紫外線之外,日光中還含有大量的熱量,如果接受熱輻射過多,還會導致“熱老化”。據權威雜志Personal Care Magazine 報道,夏天陽光直接照射15~20分鐘,皮膚的溫度可提高到40℃以上。與紫外線作用相似,這種熱可以誘導基質金屬蛋白酶而降解真皮細胞外基質,改變真皮的蛋白結構、誘導皮膚的血管形成和炎癥細胞浸潤,使皮膚過早老化。
由上不難看出:做不好防曬的人,想要擁有美麗肌膚,幾乎是癡人說夢。
二、防曬恐怖
正是由于防曬的極端重要性,使得許多品牌和商家嗅到了商機,鼓勵、誘導,甚至是通過謠言來促使消費者不恰當地使用防曬霜,或者單純依賴防曬霜,一切以促進防曬霜產品的銷售為目的,這被楓楓老師稱之為“防曬恐怖”。以下的真相沒有要大家不用防曬霜的意思,而是請大家根據情況恰當地使用。
(一)從不告訴消費者,涂防曬霜不是防曬的唯一內容。
真相是:帽子、傘、衣服的硬護防作用比任何防曬霜都更強、更安全。這些方法被稱為硬防曬。防曬霜作為除了阻隔、吸收紫外線之外,沒有任何作用,它是一種非必需的護膚品(想想,當沒有紫外線時,你會覺得有必要涂防曬霜嗎?不會。但你會涂保濕、補水等)。
楓楓老師測試了13種防曬霜對UVA的過濾能力,發現其中最強的防曬霜也只能過濾73%,但一頂合適的帽子就可以阻擋掉面部所受UVA的90%。(參見《選擇防曬帽之楓楓老師攻略——讓防曬不止于防曬霜》點擊查看)
在生活中,應當采取合理措施,盡量減少防曬霜或其它防曬功能護膚品的使用,因為它的成分不是人體必須的營養物,是一類非必要的外來物質,而且有的成分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致敏性甚至光毒性,有些成分已經被確認會影響人體激素平衡。而我一貫主張:人體本身并不需要的東西應當盡量避免使用。
一味追求高指數、持久性強的防曬霜,另一個風險是因頻繁卸妝而帶來的皮膚損傷。卸妝是強力的清潔過程,除了會帶走皮膚必須的脂類之外,卸妝棉的定向排列纖維會損傷角質層,對敏感性、干性皮膚來說,尤其如此。
一些不受歡迎的消息也顯示了硬防曬的的必要性:可見光和紅外線也會導致色素沉著、自由基和光老化(防曬霜對可見光、紅外線是無能為力的,只有硬防曬才能起到效果)。
可見光波長在400-760nm,其輻射量占太陽對地面光線的50%(5%是紫外線,45%是紅外線)。皮膚中的β-胡蘿卜素、光卟啉IX、黑色素、水、核黃素、膽紅素、血紅蛋白可吸收可見光,其中有一部分也會吸收紫外線并發生光反應?,F有研究證實可見光也可導致紅斑、色素沉著和ROS自由基。
紅外線可獨立誘導產生數種老化介質及熱效應,紅外線與可見光結合作用,可增加MMPs(MatrixMetalloproteinases,基質金屬蛋白酶,主要負責分解膠原蛋白)、減少膠原蛋白原的表達,從而導致結締組織損傷。它們還造成巨噬細胞進入皮膚,誘導皮下血管增生,以及炎性細胞浸潤。肥大細胞可在紫外線作用進入皮膚,紅外線亦有此作用,皮下血管增生至少部分歸咎于紅外線導致的皮膚溫度升高。
(二)通過謠言來促使消費者不必要地使用防曬霜:例如告訴消費者:在室內也一定要防曬、在日光燈下要防曬、在電腦屏幕前要防曬、在鹵素燈下要防曬、下雨天要防曬……
真相是:在辦公室、學校、家中室內環境,日光燈、鹵素燈、電腦屏下,根本不需要防曬。這些光源輻射的紫外線強度基本可被忽略,而且各種光源輻射的紫外線強度基本相同,并不存在鹵素燈UV輻射量更高的問題,液晶電腦屏幕、液晶電視輻射的紫外線更是低至0。除非是商場、賓館這種用了極多燈的地方,根本不需要考慮防曬。
在室內活動、工作為主的人,僅坐在窗戶邊一定距離以內的人需要用低指數防曬霜。楓楓老師建議低層房子(1樓~3樓)1.5米、高層3米作為室內防曬的安全距離,即超過這個距離就是安全的。如果窗戶有百葉窗、窗簾、深色玻璃、鍍膜玻璃,則安全距離可以立即縮小2倍甚至完全無須防曬霜。數據如下:
(三)強調補涂防曬霜,但從不強調什么情況不需要補涂:經常有文章和達人老師要求消費者每2小時補涂一次防曬霜。人人都要這樣嗎?
真相是:并非人人都需要不斷補涂防曬霜。
為何要補涂防曬霜?是因為1)化學防曬劑在吸收一定的紫外線后,會光降解,效力減弱;2)防曬產品會在體表形成一層膜,人出汗、紙巾擦拭都會導致膜被破壞,減弱防護能力。由此推斷,下列情況并不需要補涂:
★你一直處在紫外線較弱環境中,比如室內;
★不怎么出汗、不運動、不是經常用紙巾等擦拭的情況下;
★防曬霜具有一定防水性,而你又符合情況2。
一般上班族,也就是早晨上班時會受到較多紫外線輻射,需要注意防護;中午外出時如果不采用傘、帽子防護,則需要補涂一次。在上海,下班多在6點鐘,紫外線很弱并且會繼續迅速減弱至可忽略的程度,根本不需要再補涂一次防曬霜去防這點紫外線。
三、關于防曬的典型問題:
(1)蔣雅敏:光打傘不擦防曬夠不夠?
楓楓老師答:如果傘夠大,不透光,內部是黑色涂層,傘打得低能使天空和太陽的光照不到臉上,能保證傘不離手,所處的環境綠化比較好,地面不是淺色的水泥或花崗石(這兩種材料在正午陽光下反射的紫外線達到一百多微瓦/平方厘米,長時間還是需要注意的),夠了。如果能戴一副大墨鏡就更好了。
(2)余敏:臉防曬了身體怎么辦?
楓楓老師答:可以打傘、結合防曬霜。不曬太陽是最好的防曬,但做不到這點時,應當適時使用防曬霜。
(3)荊紫:BB霜已經帶防曬系數SPF30了,但戶外活動需要更高保護,比如50,那么能直接涂抹在BB后么?
楓楓老師答:一般人裸皮15分鐘曬紅的話,SPF30可提供450分鐘的曬紅保護,7.5個小時,我認為這已經足夠了。如果你是想臨時性加個保險,可以抹在BB之后。為了避免消費者盲目追求高指數,SFDA僅允許標識SPF至30+,也就是說,看起來是30但有可能提供大于SPF的保護。由于即使高達SPF55/PA+++的防曬霜,都不能完全過濾掉UVA,因此,如果是持續數小時高強度日曬,單純依靠防曬霜,曬黑仍然很難避免。
(4)楊Shiloh:夏天在熱帶要怎么防曬?
楓楓老師答:與在哪個帶沒有關系,原理都是一樣的,參見這篇文章的內容吧:)只是熱帶氣溫高,更易流汗,應該選擇防水性更強一點的產品,硬防護的優點、作用也更加明顯,因為防水性更強,意味著封閉毛孔的可能性更大。
(5)魚骨骨骨骨骨骨骨:spf 50 +++的契爾氏是不是要卸妝?用洗面奶就OK?
楓楓老師答:若它是非防水型的防曬霜,用洗面奶就可以的。
(6)陶大瓜:如果臉上正長著幾顆豆,還用防曬霜嗎?會不會悶住痘痘呢?
楓楓老師答:痘痘肌要很注意防曬,紫外線會顯著使炎癥加重??梢杂靡匝趸\為主要防曬原料的防曬霜,清爽型更佳。氧化鋅對炎癥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如果能用硬防護就更好了。
(7)靜安Ritsuka:防曬產品的有效時間是怎么計算的?一直在戶外活動的話要多久補涂一次?補涂的量跟第一次涂的一樣多嗎?
楓楓老師答:不同的配方、出汗程度、抗水能力在皮膚上持續的有效時間是不同的,無法一概而論,一般建議這種情況使用防水型防曬霜,通??稍诖罅砍龊沟那闆r下提供40到80分鐘的保護。補涂的量可以少一點。
(8)向花:不含防曬指數的傘是一點效果都沒有的?
楓楓老師答:NO,只要是傘,都會有效果。盡量選不透光的傘、傘內側是涂成黑色的,這樣防紫外線的效果是最好的。所謂的防UV傘防曬能力未必比一把黑色不透光的布傘能阻擋更多紫外線。
(9)牛夢c:防曬霜到底要涂多少才夠?隔離、粉底、BB霜等帶有防曬功能靠譜不?是否足以應對日常辦公室防曬?
楓楓老師答:我作過測算,人的頭部裸露皮膚面積約為350平方厘米,照此應涂0.7克左右。如下:
其它產品若標示有SPF值,應已作過防曬測試,故可認為是靠譜的。若其SPF>8即為中度防曬產品,均可應付日常辦公族的防曬需要。
(10)梨花下猥瑣的咱:防曬霜是不是等用了眼霜后可以直接涂到眼部,適用臉部的能用在眼部么 ,卸妝一定要用卸妝油么?能用潔面乳么?
楓楓老師答:可以涂在眼部。卸妝亦可用卸妝乳,并不一定是卸妝油。潔面乳亦可,具體可參見問題(6)。
(11)鏡月楓眠:夏天涂防曬霜(每天還要卸霜、清潔)和不做任何防曬,哪種傷害更大?哪些人群,哪些情況必須要涂防曬?真的是一年四季都要防曬嗎?紫外線在季節下沒有變化嗎?
楓楓老師答:顯然是不作任何防曬的傷害更大。只要是在戶外有活動、有機會較長時間接觸到陽光的正常人都有必要防曬。防曬是一年四季都需要進行的。紫外線會隨著季節而有所變化,UVB的變化更大,UVA的變化幅度小一些。但即使變化到比較低的輻射水平,不注意適當防護,仍然會造成損傷和黑化。
(12)不同的人應當用什么樣的防曬策略?
楓楓老師答:如下圖
總地來說,防曬的ABC原則適合于任何人:
A:Avoid,避免曬;
B:Block,遮擋,防止被曬到
C:Cream,防曬霜。只有在AB不能滿足防曬需求的時候,再采用C。
(13)能通過吃東西提升防曬能力嗎?
楓楓老師答:西紅柿、胡蘿卜、綠茶、亞麻油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都能夠提升皮膚的抗曬能力,防止曬傷,并一定程度減少曬黑。
結語:
防曬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每一個人一年四季都應當給予高度重視。然而,必須認識到防曬不僅僅限于涂抹防曬霜??紤]到當前防曬霜中各種成分的潛在影響,應當采用衣帽、傘、環境等綜合措施,防止過強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傷害,減少使用防曬霜,尤其是擺脫對高指數防曬霜的單純依賴,以及頻繁卸妝對肌膚造成的二次傷害。
了解不同環境、天氣、光源下的紫外線情況,對采取正確的防護措施有重要幫助。在戶外活動、海灘、軍訓、登山等特殊環境中,紫外線強烈,而又不可避免,此時使用防曬霜有重大意義。
防曬重要但不至于讓人感到恐懼,而且接受適當的紫外線照片,有助于人體健康,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而維生素D又與鈣的吸收、代謝密切相關,這點對處于成長中的兒童、中老年人、產后的媽媽,都至關重要。
恰當使用防曬霜,讓它成為肌膚的福音,而不是過度使用防曬霜,讓它成為肌膚的負擔。楓楓老師?愿你能正確防曬,擁有傲人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