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今日頭條)
作為地方方言的粵語,其中的某些說法有時就連我等土生土長的,也未必能分三別兩。語言應達情指物,但粵語里偏偏就有自相矛盾,或是根本就不知其出處的。
以廣府人為例,久未相見的兩人,某天忽然遇見,最常見的一句話是: “呢個世界真係細”(這個世界真的小)。原意是感嘆這世界也太小了,在這都能相遇!
這句話總感覺哪里不對勁。若世界真的小,兩個人應該哪哪都能相見,上班路上、出門辦事、電影院里、咖啡館內、買菜途中……,咋就多年以后才會碰著?不是正好說明世界太大才對嗎?
粵語中“老坑”(老頭)一詞,有認為最初是褒義詞,是由“老客”轉化而來,本意是對老人的一種尊稱。但翻查資料卻發現查無出處。并且,“客”字變成“坑”字,無論是粵語發音還是字面意思,其實都相去甚遠。
以“老坑”代指老人,明顯帶有貶義。但是,究竟是如何由褒變貶,至今也是莫衷一是,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