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終于又想起了我的日記本。
昨天本來打算的是今天晚上寫日記的,結果被鬧騰了一天沒有一點心情了。
事情是這樣的,本來最近事情很多,今天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才怪),早上八點把自己扥起來強迫自己開始學習。吃早飯的時候被師弟微信問進度,互相了解了一下情況,商量了一下之后的工作,抱怨了一下腦殘的領導,然后九點鐘吃了早飯,工作了一會兒,我媽告訴我一會兒大姨要來,帶著她的寶貝外孫子也就是我侄子。這個人,熊孩子一個,這個暑假結束之后該上三年級了。其實已經很久沒來過我家了,因為之前小時候每次來都要把我家折騰個底兒掉,本以為這么大了應該會好一些了,大姨和他約法三章之后就來了。結果來了以后,第一件事兒脫了鞋上我爸媽的床上開蹦(因為是軟床),我在心里默默嘆了口氣……吃完了午飯,本來我是可以借學習的理由跑到自己屋里不理他們的,可是正好今天學校的網不知道出了什么問題,遠程控制軟件一直連不上實驗室的電腦,我就說算了,出于禮節,多陪陪客人,出于私心,我看著點這孩子別讓他鬧得太過分。結果這孩子今天似乎就是抱著要把我弄生氣的目的來的,因為之前教訓過他(當然是沒有上手打,因為他太欠招被我一把按床上,說了兩句也就過去了),估計帶著報復心理來的。把腳往我身上伸,吃完的葡萄皮往我這拽就都算了,大不了我躲著點就是了。蹦床什么的有我媽和大姨管他我也就不多說啥了。吃完晚飯他偏要拿我家的空調遙控器瞎按,我媽怕把空調弄壞說了他兩句(沒有很過分的,就是“你別按了一會兒弄壞了”之類的),熊孩子開始上手打人,我媽指著他說“不許打人,要不然一會兒大舅舅生氣打你了”,這孩子開始掄起胳膊打。不得已出手把他倆胳膊鎖住,也是不敢使勁,看他一邊笑哈哈一邊說著“對不起”真想給他一巴掌。一放開立刻就開始跟我來勁,隔著兩米對著我出拳,我真是沒眼看了。好不容易送走了,也就什么都不想干了,玩了會兒游戲,就到這個點了。
說說這將近一年的事情吧,其實上一篇日記寫完了也就快要期末考試了,考完試放假都沒什么可說的。之后的事情吧,這個學期感覺都沒怎么仔細體驗就過去了,前半個學期的主要內容大概在我之前寫的長篇愛情史(個屁)里都寫的差不多了,我也就不想再打一遍了。
之后的話每天過的都差不多其實,所以基本沒什么印象,宿舍、實驗室、健身房一個三角形來回跑,期末考個試,考完開個會,開完團個“已經和周圍朋友吐槽了多少次劇情都能背下來”的建。這個學期也就算過去了,區別就是上個假期可以好好過,這個假期每個人都布置了一堆的任務,比上學的時候還豐富,于是假期也是每天忙忙碌碌地吧嗒吧嗒鍵盤。
所以說這一年過得真的很無聊啊,真的沒什么太多發生的事情,沒什么太多可寫的事情。(其實事情也發生了不少,不過大多數都是煩心事兒,也基本都和朋友吐槽過了,真的是不想再在這里留下來了)。唯一一件還比較值得說的,算是開心的事情大概就是工作上找到了小團體,一起吐槽腦殘領導吧。還偷偷組織了兩次活動,第一次是旅游回來,五個人分別回宿舍洗澡收拾,然后出來約了個飯聊聊天。第二次是第二天去酒吧喝酒聊天,然后我就又作死了,仗著有人能把我扛回去干了半杯烈酒,果斷斷了片,嘖嘖……
今天網易突然出了一個性格測試,由于某一種組合的推薦曲目,我之前將近一年攢了700多個贊的評論,在短短一天中突破了900,有點小開心,大概是自出生以來得到的認同最多的一次了吧,也有點小難受,因為感覺自己找到的小角落被發現了?!按蟾盼沂且粋€可以承受孤獨的人吧”,有時候我會這么想。
有一件小事兒沒有和別人說過,就是之前一段時間有一個舍友每天都在寢室復習考試,我則基本每天都是下午三點回到宿舍換衣服去健身房,每次都會和他聊幾句天。之前也沒覺得什么,但是那天正巧,和我一起去的人都沒去(其實也不是很巧,隔三差五就會碰到周圍人都犯懶的時候),這個舍友好像當天去了實驗室,于是我回宿舍的時候空無一人。
第一反應:咦?居然沒人?
第二反應:所以接下來幾個小時都是自己一個人行動咯?
按照以前自己的感覺,第三反應應該是有點失落有點孤單,但是我自己都沒想到的是,接下來我突然覺得好開心,可以享受起碼三個小時的自己一個人的小世界,好開心,不用和任何人交流,好開心。
然后精分現場:
你到底怎么想的?難道不是應該和朋友一起去健身,一邊鍛煉一邊聊聊天會更開心嗎?
可是……雖然我承認那樣也很開心,可是這種誰也不用考慮的感覺超棒??!
那你自己一個人不覺得難受嗎?不覺得被拋棄了嗎?
不難受啊,喵了個咪的全世界都把我拋棄了才舒服,我想干什么干什么才最爽了。
我靠你說的好像很有道理。
然后我倆達成了共識開開心心去鍛煉了……
怎么說呢,大概就是我從小被關在家里,和我交流的只有那些代溝很大的家人,我媽從來不放心我出去野,當時樓下總有很多小朋友,互相都認識,玩的可開心了,然而我在奶奶家,二樓,小屋的窗戶邊,看他們玩半個小時,自己拿繩吊個小東西,從窗戶放下去,看著它被風吹啊吹,又能看半個小時,回到大屋,拿起玩具又能玩兩個小時,奶奶在旁邊一邊打著麻將,一邊夸這孩子好管,自己就能玩。
四歲半才上幼兒園確實有些晚了,內向的性格已經養成了,大概就是四五歲的年紀,一次爸爸媽媽帶我去吃麥當勞。本來我正吃得開心,突然來了一個大姐姐,身后帶了一堆小朋友,比我大的比我小的都有,說是正在做活動吧,帶著小朋友們一起跳跳舞,其實就是跟在后邊做些簡單的動作什么的(大概吧,這個實在記得不清晰了)。反正就是只要看到有小朋友就會叫過來一起玩,爸媽看到之后當然覺得挺好的,讓我去一起玩玩,我搖頭。大姐姐也一直在勸我,我搖頭。大姐姐說“這個小朋友有點內向,大家給他鼓勵一下吧”,帶著大家一起鼓掌,我搖頭。我恐懼,恐懼融入到一群陌生的人中,我會不知所措;我想不通,為什么他們都那么自然,都那么開心地在人群中玩耍;我做不到。
大概是隨著慢慢長大,認識的朋友越來越多,才慢慢好了一些吧。其實一直到大學還在被人說靦腆,我也很無奈。還記得大一的時候和兩個剛認識的姑娘一起做政治課作業,之后其中一個和我交接后續的任務,在微信上提到,覺得我比較內向,我當時還在辯解
“我其實已經改了很多了”
“天啊那你以前啥樣啊”
“唉你都無法想象(咱就別提這茬了)”
“好吧(好吧)”
(括號中是我單方面表達&理解的意思)
回過頭看看現在的自己,哎……真是無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