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家好,我是小志,無房無車無存款的三無偽奮斗單身狗一枚。雖然一無所有,但依然懷揣夢想獨自堅守在異鄉。
? ? ? 對小志哥來說,一份輕松工作的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這份工作不需要花太多力氣,不加班,工作沒壓力,輕輕松松可以把工作完成。
一
我有一位朋友,大學畢業后找了一份員工檔案管理工作,他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整理員工檔案,入檔出檔,登記。工作中大部分時間他都是在玩手機,手機玩累了就瞅瞅電腦,伸個懶腰然后又繼續玩手機……
對我來說,正常情況下,如果沒有到60歲以后,我是絕不會接受這樣的工作的。或者,哪怕60歲以后,我也不會輕易接受這樣的工作。因為這樣的工作多無聊啊!
然而,我的這位發小一干就是七年。
七年中,他從一名初級員工檔案管理專員,變成一名資深員工檔案管理專員。倒也沒失業,而且工資也比較穩定的是,從一開始的3000,變成了3300,漲了10%。
你說,當一個人活到全身上下所有的“籌碼”只剩下的時間的時候,生活還有什么意思呢?
倒不是說出賣時間是多么可恥的一件事情。
哪一個初入職場的娃兒們不是在出賣自己的時間呢?但是,別人出賣時間是為了以后可以出賣才華,而你出賣時間僅只是出賣時間,個中意味就大不相同了。
二
你的老板雇用你,也就意味著他買斷了你每天工作的8小時。在這個時間段內,不管是花費體力還是腦力,你所創造的一切價值都是屬于他的,這對于你的老板而言,是可以量化的。
但是對于你來說,除了那份早已確定的月薪相對確定,一份工作真正帶給你的價值到底有多少呢?那些讓你引(自)以(我)為(麻)傲(痹)的“資源”“人脈”“機會”……你真的抓到手了嗎?
對那些以掙死工資為生的人,這些恐怕是可望而不可及。
比如說資源,如果你不是在現在的公司、現在的職位,還有多少公司愿意為你提供幫助?比如說人脈,工作了那么多年,你加了那么多的同事客戶合作伙伴為好友,除了在朋友圈為你點贊外,又有多少人心甘情愿賣你的面子?
不一而足。
現實的情況是,在北上廣深打拼十年八年依然買不起一個廁所的人大有人在。你難道會傻傻地以為這只是薪水的差距?
三 、一份“輕松”的爛工作能給你帶來什么?
1成長損耗
對于一個人來說,最寶貴的就是自己的青春,但是在職場中,最廉價的就是青春。初入職場,有多少人立刻就能拿到高工資呢?大家的起點差距其實沒有那么大。但是,你用最寶貴的時間,去做最雞肋的工作,收獲最微薄的薪水,這才是對自己最殘忍的!
但你還是接受了這樣的工作,并且每天自我安慰:“錢不是最重要的,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學東西。”那么,問題就來了,捫心自問:畢業的這幾年,你到底學到了什么東西?
如果沒有學到什么東西,那么,這就意味著你白白浪費了一段自我學習成長的寶貴時間。
要知道,在你浪費的這段時間內,你的那些同齡人很可能正在以百米賽跑的速度將你甩開。未來的幾年,你可能要花數倍的時間和汗水,也不一定可以追趕上他們。
不客氣的說,當你發現身邊所有的人都比你混的好的時候,你的心里肯定不會太好受的。
2心靈損耗
平時這些瑣碎的工作就已經夠讓人反胃的了,時不時你還得受一受老板的氣,背一背領導的鍋,忍一忍同事的懟……心情恐怕好不到哪里吧?
我的一位做設計的朋友曾對我吐槽說:“工作本身倒不辛苦,就是受不了‘一改二調三重做最終還用第一版’,太心累。”老實說,換我也受不了。
就像我們這些寫稿的人最煩的就是改稿,尤其神煩的外行人要求改稿。有時真心覺得對方是不是腦子進水:“得有多弱智才會提出這樣的修改意見啊?”但你還只能照做。
只要你稍一解釋,就會被解讀為“不懂事”“太年輕”“不知變通”……
長期在處于這樣的狀態下,只要是個正常人都會憋出毛病的。
3健康損耗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高危職業。“高危職業”,簡單來說就是:你做了這份工作,有可能會死。正因為如此,個別高危職業工資也比較高。比如有“城市蜘蛛人”之稱的空中清潔工,據說月入過萬。
然而,還有一些高危職業工資卻很低。比如采煤工人,時刻把命系在腰帶上,卻承受著非人的壓榨。你知道每年很多人死于礦難對吧?事實上,死于塵肺病的采煤工人比死于礦難的還要多。
但是對于一個沒文化沒資歷沒資源沒關系沒背景的底層青年來說,想要賺錢來養家糊口,想要跳出自己所在的階級,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4意志損耗
一份“輕松”的爛工作,是可以吧一個人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的。
這個過程可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溫水煮青蛙”。
當你喪失了學習的動力,深陷于無窮無盡的重復勞動,從初一到十五都在等著那份固定的薪水,那么,此時此刻,作為一名雇員,你的職業生涯很可能已經結束了。
有朋友給我留言說:“我脾氣不好能力不行才華不夠啥特長也沒有,我應該怎么辦?”我也不知道怎么辦,一個對自己的缺點了如指掌的人,會不知道怎么辦嗎?我可以叫醒一個睡著的人,卻沒有辦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缺乏自制力的人,外人提再多建議也枉然。
四、
一份“輕松”的爛工作意味著,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對抗無聊、對抗無用功、對抗內心的抵觸。
當花在“對抗”上的時間比花在“做事”上的時間還多的時候,那就值得注意了:興許你正一步一步滑下深淵。
30歲以前,換工作僅僅是換工作而已;30歲以后,換工作就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換工作了——換工作就是換事業,就是換人生的方向。而換事業、換方向,可沒那么容易。
對很多人來說,一旦跨過30歲,可能找工作都成問題。不信你去招聘網站看看,是不是很多崗位都明晃晃地寫著“年齡限30歲以前”?
活到30歲的份兒,混得好的人早已是總監、副總了、CEO了,混的一般的也是公司的小領導了,屬于中層干部,而握著小幾千的你好意思舔著臉去跟一堆95后、00后去爭一個專員崗?
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氣?
五
記得有人說過:誰的成功都不是隨隨便便走了幾步就抵達的,同樣,一個人的困局,也不是捋捋袖子就能逆轉的。
人生中的很多事,十年前動手的時候你就該想到后果;有些路,十年前提腳開始走的的時候你就該料到盡頭;而有些工作,十年前入行的時候你就應望見前景。
當你意識到自己深陷泥潭的時候才開始驚慌,不客氣地說,已經太晚了。
別人用十年的時間向上走,你用十年的時間向下走,現在要從人生的低谷中走出,不花個三年、五年可能嗎?
前提是,你還拼命自救。
而現在,你剛發現自己搖搖欲墜就受不了了?省省吧。攢點眼淚以后好刷盤子。
曾在某網站看到一條留言,說:“哭著吃過飯的人,是能夠走下去的。”令人眼前一亮。
沒帶傘的孩子們,生活不都是這樣的么?誰沒有在深夜里哭過?誰沒有被雨水打濕過?
對于混得不好的90前中老年盆友,邊哭邊吃邊走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而對于前途無量的90后青年人,只想提醒你們一句:
千萬別讓自己淪為,一只行走的酒囊飯袋。
世界是屬于青年人的,也是屬于中老年人的,但最終還是屬于少年兒童的。但是不管是屬于誰的,希望我們都可以擁有一席之地。